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5 (1700-1725).djvu/3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善用人」者,若蚈之足眾而不相害,若脣之與齒堅柔

相摩而不相敗清。之美,始於耒耜,黼黻之美,在於 《杍柚》。布之新不如紵,紵之弊不如布。或善為新,或惡 為故。「在頰則好,在顙則醜。」繡以為裳則宜,以為 冠則譏。

「扶之與提,謝之與讓,故之與先,諾之與巳也,相去千 里,汙準而粉其顙。腐鼠在壇,燒薰於宮,入水而憎濡, 懷臭而求芳」,雖善者弗能為工。

《人間訓》

清靜恬愉,人之性也;儀表規矩,事之制也。「知人之性, 其自養不勃;知事之制,其舉錯不惑。」發一端,散無竟, 周八極,總一筦,謂之「心。」「見本而知末,觀指而睹歸,執 一而應萬,握要而治詳」,謂之術。「居知所為,行知所之, 事知所秉,動知所由」,謂之道。道者,置之前而不「錯 之後而不軒,內之尋常而不塞,布之天下而不窕。是 故使人高賢稱譽己者,心之力也;使人卑下誹謗己 者,心之罪也。夫言出於口者,不可止於人;行發於邇 者,不可禁於遠。事者難成而易敗也,名者難立而易 廢也。千里之隄,以螻螘之穴漏;百尋之屋,以突隙之 煙焚。」《堯戒》曰:「戰戰慄慄,日慎一日。人莫躓於山而躓 於垤。」是故人皆輕小害,易微事以多悔,患至而後憂 之,是猶病者已惓而索良醫也。雖有扁鵲俞跗之巧, 猶不能生也。夫禍之來也,人自生之;福之來也,人自 成之。禍與福同門,利與害為鄰,非神聖人莫之能分。 凡人之舉事,莫不先以其知,規慮揣度,而後敢以定 謀。其或利或害,此愚智之所以異也。曉自然以為智, 知存亡之樞機,禍福之門戶,舉而用之,陷溺於難者, 不可勝計也。使知所為是者,事必可行,則天下無不 達之塗矣。是故知慮者,禍福之門戶也;動靜者,利害 之樞機也。百事之變化,國家之治亂,待而後成。是故 不溺於難者成,是故不可不慎也。天下有三危:少德 而多寵,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無大功而有 厚祿,三危也。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何以知 其然也?昔者楚莊王既勝晉於河雍之間,歸而封孫 叔敖,辭而不受,病疽將死,謂其子曰:「吾則死矣。王必 封女,女必讓肥饒之地,而受沙石之間有寢丘者,其 地确石而名醜,荊人鬼,越人機人莫之利也。」孫叔敖 死,王果封其子以肥饒之地,其子辭而不受,請有寢 之丘。楚國之俗,功臣二世而爵祿惟孫叔敖獨存,此 所謂損之而益也。何謂「益之而損?」昔晉厲公南伐楚, 東伐齊,西伐秦,北伐燕,兵橫行天下而無所綣,威服 四方而無所詘,遂合諸侯於嘉陵,氣充志驕,淫侈無 度,暴虐萬民,內無輔拂之臣,外無諸侯之助,戮殺大 臣,親近導諛,明年,出遊匠驪氏,欒書、中行偃劫而幽 之,諸侯莫之救,百姓莫之哀,三月而死。夫戰勝攻取, 地廣而名尊,此天下之所願也,然而終于身死國亡, 此所謂益之而損者也。夫孫叔敖之請有寢之丘,沙 石之地,所以累世不奪也;晉厲公之合諸侯於嘉陵, 所以身死於匠驪氏也。「眾人皆知利,利而病病也;唯 聖人知病之為利,知利之為病也。夫再實之木根必 傷,掘藏之家必有殃。」以言大利而反為害也。張武教 智伯,奪韓魏之地而擒於晉陽;申叔時教莊王,封陳 氏之後而霸天下。孔子讀《易》至損益,未嘗不憤然而 歎曰:「益損者,其王者之事與?事或欲以利之,適足以 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禍福之門戶, 不可不察也。陽虎為亂于魯,魯君令人閉城門而捕 之,得者有重賞,失者有重罪。圍三匝,而陽虎將舉劍 而伯頤。門者止之曰:「天下探之不窮,我將出子。」陽虎 因赴圍而逐,揚劍提戈而走。門者出之,顧反取其出 之者,以戈推之,攘袪薄腋。出之者怨之曰:「我非故與 子反也,為之蒙死被罪,而乃反傷我,宜矣。其有此難 也。」魯君聞陽虎失,大怒,問所出之門,使有司拘之,以 為傷者受大賞,而不傷者被重責。此所謂害之而反 利者也。何謂欲利之而反害之?楚恭王與晉人戰於 鄢陵,戰酣,恭王傷而休,司馬子反渴而求飲,豎陽糓 奉酒而進之。子反之為人也,嗜酒而甘之,不能絕於 口,遂醉而臥。恭王欲復戰,使人召司馬子反,子反辭 以心痛。王駕而往視之,入幄中而聞酒臭。恭王大怒 曰:「今日之戰,不榖親傷所恃者司馬也,而司馬又若 此,是亡楚國之社稷而不率吾眾也,不榖無與復戰 矣。」於是罷師而去之,斬司馬子反為僇。故豎陽榖之 進酒也,非欲禍子反也,誠愛而欲快之也,而適足以 殺之,此所謂「欲利之而反害之」者也。夫病濕而強之 食,病暍而飲之寒,此眾人之所以為養也,而良醫之 所以為病也。快於目,悅於心,愚者之所利也,然而有 道者之所辟也。故聖人先忤而後合,眾人先合而後 忤。有功者,人臣之所務也;有罪者,人臣之所辟也。或 有功而見疑,或有罪而益信。何也?則有功者離恩義, 有罪者不敢失仁心也。魏將樂羊攻中山,其子執在 城中,縣其子以示樂羊,樂羊曰:「君臣之義,不得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