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5 (1700-1725).djvu/75

此页尚未校对

牛脹欲死,婦人陰毛草裹與食,即愈。外臺祕要

《人骨附方》

《代杖》燒過人骨為末,空心酒服三錢,受杖不腫不作 瘡,久服皮膚亦厚也。醫林集要

接骨燒過童子骨一兩,乳香二錢,喜紅絹一方燒灰 為末,熱酒調服,先以桐木片札定,立效。醫林集要 臁瘡,「燒過人骨碎者,為末摻之。」壽域神方 折傷死。童子骨煆過香瓜子仁炒乾為末。好酒下。止 痛極速。扶壽精方

《圖書編》

《人身關要統會》

陰陽: 血為陰,氣為陽;腰已上屬陽,腰已下屬陰。背 為陽,腹為陰。臟為陰,腑為陽;表為陽,裏為陰。四肢外 側為陽,四肢內側為陰是也。

表裏: 表為陽,皮毛湊理經絡是也;裏為陰,腸腑骨 髓咽喉二便是也。

《榮衛》: 血為榮,氣為衛。

《三焦》: 胸為上焦。氣之源也;鬲為中焦。血之源也;腹 為下焦。水之源也。

《五臟 屬陰》。臟者藏也。心屬火、肝屬木、脾屬土。肺屬 金。腎屬水是也。

六腑 屬陽:腑者府也。膽屬土,又屬金。小腸屬少陽 火。大腸屬陽明金。三焦屬少陽火。膀胱屬太陽水。 《十二經》 手三陰、足三陰、手三陽、足三陽。

《奇經》八脈: 任脈上自人中,當咽直下神闕至陰,為 陰之奇脈;督脈自人中已上,當眉心,貫頂直至脊中, 至尾閭,為陽之奇脈。衝脈自內出於包,上循脊中至 咽喉,會任脈三脈並起而異行,帶脈周圍於季脅之 下,腰之上如圍帶之回環;陽蹻起足之外,跟踝直上 入風池。陰蹻起足之內跟,循腹直上咽喉。陽維起足 太陽經。則出踝旁金門穴。陰維發足少陰經,別行陰 脈築賓郗是也。

十二官: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 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 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 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 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 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氣化則能出矣。凡此十二者,不得相失也。

此乃一身之根本關節,百病總不外此。

《經絡考》

肝經之正,別跗上,上至毛際,合於少陽,與別俱行。 《絡》之別曰蠡溝,去內踝五寸,走少陽。別者,經脛,上睪, 結於莖。膽經之正,繞髀入毛際,合於厥陰,別入季脅 間,循胸裏,屬膽,散之,上肝,貫心,以上挾咽,出頤頷中, 散於面,繫目,合少陽於外眥。或以諸陰別者為正絡之別曰光 明,去踝五寸,別走厥陰,下絡足跗。《心經》之正,別入於 淵液兩肋之間,屬於心,上走喉嚨,出於面,合目內《眥 絡》之別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別而上行,循經入於心 中,繫舌本,屬目系。小腸經之正,指地,別於肩鮮,入腋 走《心繫絡》之別曰支正,上腕五寸,內注少陰。別者 上走肘,絡肩髃。《脾經》之正,上至髀,合於陽明,與別俱 行,上結於咽,貫舌中。絡之別曰公孫,去本節之後 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大絡曰大包,出淵 液下三寸,布胸脅胃經之正,上至髀,入于腹裏,屬胃, 散之脾,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上額。《還繫》目系 絡之別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別者,循脛骨外 廉,上絡頭頂,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三焦經》之正,指 天別於巔,入缺盆,下走三焦,散於胸中。《絡》之別曰內 關,去腕二寸,出於兩肋之間,循經以上,繫於心包,絡 心系。一云外繞臂注胸中《心包絡經》之正,手心主之別,下淵腋 三寸,入胸中,別屬三焦,出循喉嚨,出耳後,合少陽完 骨之下絡之別同前三焦曰內關。肺經之正,別入 淵腋少陰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陽,上出缺盆,循喉 嚨,復合陽明絡之別,曰列缺,起於腕上分間,並太 陰之經,直入掌中,散入魚際。《大腸經》之正,從手循膺 乳,別於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腸,屬肺,上循喉嚨,出缺 盆;《絡》之別曰偏歷,去腕三寸,別入太陰。別者,循臂 乘肩髃,上曲頰偏齒。別者,入耳。《腎經》之正,至膕中,別 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顧,出屬帶脈;直者,繫舌 本,復出於項,合於太陽;《絡》之別曰大鍾,當踝後繞 跟,別走太陽。別者,并經上走於心包,下外貫腰脊。《膀 胱經》之正,別入於胸中,其一道,一尻五寸,別入于肛, 屬於膀胱,散之腎,循膂當心入散;直者,從膂上出于 項,復屬太陽。絡之別曰飛揚,走踝七寸,別走少陰。 經有十二,絡有十五。餘三絡者,是何等絡也?然:有陽 絡,有陰絡,有脾之大絡。陽絡者,陽蹻之絡也;陰絡者, 陰蹻之絡也。故絡有十五焉。

徑而直者為經,支而橫者為絡。

經行氣,故見色常應於時;絡主血,故受邪則變而不 一。然經之常色,如心赤、肺白、肝青、腎黑、脾黃,陰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