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5 (1700-1725).djvu/79

此页尚未校对

即氣之靈,氣即神之衛,一而二,二而一,與生俱生者 也。但有生以後,神隨氣以飛揚,凡靈明識知之運於 思慮者,皆識神用事,盡為耳目口體所役使,而神非 元神矣。故氣隨神以奔軼。凡氤氳充溢於四體者,皆 血氣運旋,咸徇聲色名利以經營,而氣亦非元氣焉。 旦晝牿亡幾盡,形雖存而實亡矣。抑豈欲氣神之雙 修乎?《孟子》曰:「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養 神即養氣也。曰:「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 人相近也者幾希。」又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 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乎天地之間。其為 氣也,配義與道。養氣非所以養其神乎?有志身心性 命者,真能因《姤復》之初交,使坎離之既濟,而復乎乾 坤之易簡。俾神一定則氣不妄動,氣太和則神愈清 明。乾知坤作,心正身修,乾統天,坤順承天,「《易》簡理得、 成位乎中」,豈不為天地間之完人哉。

《氣血總論》

「人受天地之氣以生。天之陽氣為氣,地之陰氣為血, 故氣常有餘,血常不足。」何以言之?天地為萬物父母。 天,大也,為陽而運於地之外;地居天之中,為陰,天之 大氣舉之。日,實也,亦屬陽,而運於月之外。月,缺也,屬 陰,稟日之光以為光者也。「人身之陰氣,其消長視月 之盈缺。故人之生也,男子十六歲而精通,女子十四」 歲而經行,是有形之後,猶有待於乳哺水穀以養,陰 氣始成,而可與陽氣為配,以能成人而為人之父母。 古人必近三十二十而後嫁娶,可見陰氣之難於成, 而古人之善於攝養也。《禮記》注曰:「惟五十然後養」,陰 者有以加。《內經》曰:「年至四十,陰氣自半而起居衰矣。」 又曰:「男子六十四歲而精絕,女子四」十九歲而經斷。 夫以陰陽之成,止供給得三十年之視聽言動,已先 虧矣。人之情慾無涯,此難成易虧之陰氣,若何而可 以縱欲也?《經》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 故陽道實,陰道虛。」非吾之過論也。或曰:「仰觀俯察乎 天地日月,既若是之不同,何寒暑溫涼之見於四時 者,又如此之相等而無降殺也。」曰:「動極復靜,靜極復 動,猶人之噓吸也。寒者吸之極,氣之沉也。熱者噓之 極,氣之浮也。溫者噓之微,氣之升也。涼者吸之微,氣 之降也。一噓一吸,所乘之機,有以使之,宜其相等而 無降殺。」此以流行之用而言,前以大小虛實言者,蓋 其對待之體也。或曰:「『遠取諸天地日月,近取諸男女 之身』。曰有餘,曰不足,吾知之矣。人在氣交之中,令欲 順陰陽之理,而為攝養之法,如何則可?」曰:「主閉藏者, 腎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臟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屬於 心,心,君也,為物所感,則易於動,心動則相火翕然而 隨,雖不交會,亦暗流而滲漏矣。所以聖賢只是教人 收心養性,其旨深矣。」

《相火論》

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陽動而變陰,靜而合而生 水火木金土,各一其性。惟火有二:曰君火,人火也;曰 相火,天火也。火內陰而外陽,主乎動者也。故凡動皆 屬火。以名而言,形氣相生,配於五行,故謂之君。以位 而言,生而虛無,守位稟命,因其動而可見,故謂之相。 天主生物,故恆於動。人有此生,亦恆於動。其所以恆 於動者,皆相火之為也。見於天者,出於龍雷,則木之 氣;出於海,則水之氣也。具於人者,寄於肝腎二部。肝 屬木而腎屬水也。膽者肝之腑。膀胱者腎之腑;心包 絡者,腎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腎之分,皆陰 而下者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 天之火雖出於木,而皆本乎地,故雷非伏,龍非蟄,海 非附於地,則不能鳴,不能飛,不能波也。鳴也飛也波 也,動而為火者也。肝腎之陰悉具相火,人而同乎天 也。或曰:相火天人之所同何東垣以為元氣之賊。又 曰: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然則如之何而可 以使無勝負也?曰:「周子曰:『神發知矣,五性感物而萬 事出』」,是有知之後,五者之性,為物所感,不能不動。謂 之動者,即《內經》五火也。相火易起五性,厥陽之火,相 煽則妄動矣。火起於妄,變化莫測,無時不有,煎熬真 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君火之氣,經以暑與溫言之; 相火之氣,經以火言之。蓋表其暴悍酷烈,有甚於君 火者也。故曰:「相火者,元氣之賊。」周子又曰:「聖人定之 以中」正仁義而主靜,朱子曰:「必使道心常為一身之 主,而人心每聽命焉。」此善處乎火者。人心聽命於道 心,而又能主之以靜。彼五火之動皆中節,相火惟有 補助造化,以為生生不息之運用耳,何賊之有?

《水火互根》

「水火之氣,一燥一濕,水濕極而生木,火燥極而生金。 人物始生,亦精與氣聚而為之耳。精濕而氣燥,精沉 而氣浮,故精為貌而氣為聲。精之盛者濕之極,故為 木為肝為視,氣之盛者燥之極,故為金為肺,為聽。」《大 扺》,「貌與視屬精,故精衰而目暗;言與聽屬氣,故氣塞 而耳聾。」陰陽交合之初,水火有互根之妙,善養德養 身者,常使其相交而不相離焉,斯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