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6 (1700-1725).djvu/49

此页尚未校对

腸手陽明之脈,入下齒中,是動則病齒痛頸腫,視盛 虛寒熱陷下取之。」又云:「足陽明脈入上齒,鍼灸齒痛, 陽谷取之。」

足內踝二尖,治上牙痛。灸之。

足三里二穴。在足陽明經膝下三寸。䯒骨外。大筋內 陷中。灸四十九壯。治上齒痛者。灸之愈。

「手三間二穴。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後,內側陷中。」手陽 明大腸經穴。灸七壯。治下齒痛者,灸之愈。

列缺二穴,一名「童元。」在手太陰肺經,與陽明經相連, 叉手取穴中手盡處,看其浮脈,手叉之間,灸七壯,痛 立止,永不再發。

合谷二穴,治齒齲痛,灸之。

《內庭》治齒下痛,鍼灸皆可。

陽谷治上牙。

《大淵》治風牙。

肩髃二穴。取法見「中風門。」灸七壯。隨左右灸之。 耳垂下盡骨上穴。灸三壯。痛即止。如神。

《一法》:「治一切牙痛。以草量手中指,至掌後橫紋止,將 折作四分,去二分,將一分於橫紋後量臂中,灸三壯, 隨左右痛灸之。」

《導引法》

一法:常向本命日,櫛髮之始,叩齒九通,陰咒曰:「大帝 散靈,五老反真,泥丸元華,保精長存,左迴拘月,右引 日根,六合清練,百疾愈因。」咽唾三過,常教行之,使齒 不痛,腦不痛,髮不白。

一法:「向東坐,不息四通,上下琢齒三十六,治齒痛。」 一法:「凡人覺脊背皆崛強,不問時節,縮咽髆,仰面努 髆,并向上頭左右兩向按之,左右二七一住」,待血行 氣動定,然始更用。初緩後急,不得先急後緩。若無病 人,常欲得旦起、午時、日沒三辰,用之三七遍,除寒熱 疾、脊腰頭項痛、風痺、口內生瘡、牙齒風、頭眩,終盡除 也。

《治案》

張子和治澤州李結之,忽犯牙痛,皺眉不語。一客見 之曰:「何不樂也?」曰:「牙痛。」客曰:「予曾聞戴人云,陽明經 邪熱有餘也,宜大下之。」乃付舟車丸七十粒,服畢,為 友留飲,藥為鹽酒所發,吐之吐畢而痛止。患者大服, 曰:「戴人神仙也。」不三日復痛,再服前藥百丸,下數行 遂愈,不復作。

《丹溪》治一婦人,年三十餘,病齒痛不可忍,口吸涼風 則暫止,閉口則復痛,此陽明濕熱為患也。用黃連、胡 桐淚苦寒,薄荷、荊芥辛涼,四味治濕熱為主;升麻苦 平,行陽明經為使,牙齒骨之餘,以羊䯒骨補之為佐, 麝香少許為引,用共為細末擦之,痛減半。又以調胃 承氣去硝加黃連治其本,下二三行而止,遂不復作。

齒部藝文

《落齒》
唐·韓愈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齒。俄然落六七,落勢殊未已。 餘存皆動搖,盡落應始止。憶初落一時,但念豁可恥。 及至落二三,始憂衰即死。每一將落時,懍懍恆在己。 叉牙妨食物,顛倒怯漱水。終焉捨我落,意與崩山比。 今來落既熟,見落空相似。餘存二十餘,次第知落矣。 儻常歲落一,自足支兩紀。如其落併空,與漸亦同指。」 人言齒之落,壽命理難恃。我言生有涯,長短俱死爾。 人言齒之豁,左右驚諦視。我言莊周云,「木鴈各有喜。 語訛默固好,嚼廢軟還美。因歌遂成詩,持用詫妻子。」

《齒落辭》并序
白居易

開成二年,予春秋六十六,瘠黑衰白,老狀具矣,而雙齒又墮。慨然感歎者久之,因為《齒落辭》以自廣。其辭曰:

「嗟嗟乎雙齒,自吾有之。爾俾爾嚼肉咀蔬,銜杯漱水。 豐吾膚革,滋吾血髓。從幼逮老,勤亦至矣。幸有輔車, 非無斷齶。胡然捨我,一旦雙落。齒雖無情,吾豈無情。 老與齒別,齒隨涕零。我老日來,爾去不迴。嗟嗟乎雙 齒!孰謂而來哉?孰謂而去哉?齒不能言,請以意宣。為 口中之物,忽乎六十餘年。昔君之壯也,血剛齒堅。今 君之老矣,血衰齒寒,輔車齗齶,日削月朘,上參差而 下卼臲,曾何足以少安噫!君其聽哉!」女長辭姥,臣老 辭主,髮衰辭頭,葉枯辭樹,物無細大,功成者去,君何 嗟嗟?獨不聞諸道經,「我身非我有也,蓋天地之委形, 君何嗟嗟?」又不聞諸佛說,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由 是而言,君何有焉?所宜委百骸而順萬化。胡為乎嗟 嗟於一牙一齒之間。吾應曰:「吾過矣。」爾之言然。

《齒落》
明·吳儼

「我年六十一,已落第三齒。若更活數年,所存知有幾。 剛風著脣吻,利與劍戟比。豈待入腹中,而後疾病起。 譬若建重門,一扉常自啟。外侮窺其間,孰禦而能止。 又若築長堰,隙穴不容蟻。今已決尋丈,不竭安肯已。 或言死與生,其機不在此。不見張相國,齒盡乃食乳。 髫齔若編貝,或有短折死。此雖釋吾憂,終焉非至理。」 齒落竟何悲,不落亦何喜。但願不腫痛,叫號動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