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6 (1700-1725).djvu/61

此页尚未校对

《宛宛》中。舉臂取之。

手少陽脈氣所發:肩貞各一,肩貞下三寸,分間各一。

肩貞二穴,係手太陽小腸經,在曲胛兩骨解間,肩髃後陷中下三寸。謂肩髎、臑會、消鑠三穴。肩髎當缺盆上突起肉臑會,挾肩髎後大骨下,胛上廉陷中。消鑠:在肩下臂外間,腋對肘分下。

《氣交變論篇》

歲火太過,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中熱,肩背熱,甚 則脅支滿脅痛,膺背肩胛間痛。

「諸戊之歲,火運太過,火勝則剋金,故金肺受邪。」 肩背者,肺之俞也,若亢極則心火自傷,膺胸之內,心主之宮城也。背為陽,心為陽中之太陽,故胸中膺背肩胛間痛。手少陰心脈出脅下,循臑內,下肘中,循臂內後廉,是以脅支滿痛。

歲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肩背瞀重。

六乙之歲,金運不及,則所勝之火氣乃行,肺俞在肩背,故民病肩背。

《靈樞》

《經脈篇》

肺「手太陰之脈,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手少 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 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 合谷兩骨之間,上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 上肩,出髃骨之前廉。」 心「手少陰之脈,出腋下,循臑內後」廉。行手太陰心主 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 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 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臑 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循胸中,出脅,上抵腋,下循 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 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 其端。」

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 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 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起於腕上分間,並太陰之經, 直入掌中,散入於魚際。

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別而上行。循經 入於心中。

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二寸。出於兩筋之間。循 經以上。繫於心包絡。

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內注少陰;其別者, 上走肘,絡肩髃。 手陽明之別,名曰「遍歷」,去腕三寸,別入太陰;其別者, 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頰,遍齒。 手少陽之別,名曰「外關」,去腕二寸,外遶臂,注胸中,合 心主。

《經別篇》

手太陽之正,指地,列於肩解,入腋走心。

手少陰之正,別入於淵液兩筋之間,屬於心。

手少陽之正,指天,別於巔,入缺盆,下走三焦。

「手心主之正,別下淵液三寸,入胸中,別屬三焦。」 手陽明之正,從手循膺乳,別於肩髃,屬於肺。 「手太陰之正,別入淵液少陰之前,入走肺。」

《經筋篇》

手太陽之筋。起於小指之上。結於腕上。循臂內廉。結 於肘內銳骨之後。彈之應小指之上。入結於腋下。其 支者。走腋後廉。上繞肩胛。

手少陽之筋。起於小指次指之端。結於腕。上。循臂結 於肘。上繞臑外廉。上肩走頸。合手太陽。

手陽明之筋,起於大指次指之端,結於腕,上循臂,上 結於肘外,上臑,結於髃;其支者,繞肩胛,挾脊。 手太陰之筋,起於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結於魚後,行 寸口外側,上循臂,結肘中,上臑內廉,入腋下,出缺盆, 結肩前髃。 手心主之筋,起於中指,與太陰之筋並行,結於肘內 廉,上臂陰,結腋下,下散前後,挾脅;其支者,入腋,散胸 中,結於臂。

手少陰之筋。起於小指之內側。結於銳骨。上結肘內 廉。上入腋。交太陰。結於胸中。

《逆順肥瘦篇》

黃帝曰:「脈行之逆順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陰,從藏走 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

此言「手陰陽之脈,上下外內,逆順而行,應地之經水也。」

《陰陽繫日月篇》

岐伯曰:「手之十指,以應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為陽。」

十日應天之十干,手之十指,以應十日。人秉天地水火而生,故與天地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