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7 (1700-1725).djvu/3

此页尚未校对

辨疑》云:「諸虛吐衄咯血,須用童子小便,其效甚速。」蓋 溲溺滋陰降火,消瘀血,止吐衄諸血。但取十二歲以 下童子,絕其烹炮鹹酸,多與米飲,以助水道。每用一 盞,入薑汁或韭汁二三點,徐徐服之,日進二三服。寒 天則重湯溫服,久自有效也。又成無已云:「傷寒少陰 證,下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欲飲水者,加人尿豬膽 汁鹹苦寒物,於白通湯薑附藥中,其氣相從,可去格 拒之」患也。

《溺白垽釋名》

李時珍曰:「滓淀為垽,此乃人溺澄下白垽也。以風日 久,乾者為良。入藥並以瓦煆過用。」

《溺白垽氣味》

鹹,平,無毒。大明曰:「涼。」

《溺白垽主治》

《唐本》曰:「鼻衄,湯火灼瘡。」蘇恭曰:「燒研,主惡瘡。」大明曰: 「治傳尸熱勞,肺痿,心膈熱,羸瘦,渴疾。」李時珍曰:「降火, 消瘀血。治咽喉、口齒生瘡,疳𧏾,諸竅出血,肌膚汗血。」

《溺白垽發明》

朱震亨曰:「人中白能瀉肝火,三焦火並膀胱火從小 便中出,蓋膀胱乃此物之故道也。」李時珍曰:「人中白 降相火,消瘀血,蓋鹹能潤下走血故也。今人病口舌 諸瘡,用之有效,降火之驗也。」張果《醫說》云:「李士常苦 鼻衄,僅存喘息,張思順用人中白散,即時血止。」又延 陵鎮官魯棠,鼻血如傾,白衣變紅,頭空空然。張潤之 用人中白藥治之即止。並不再作。此皆散血之驗也。

《秋石釋名》

李時珍曰:《淮南子》:「丹成,號曰秋石」,言其色白質堅也。 近人以人中白煉成白質,亦名秋石,言其亦出于精 氣之餘也。再加升打,其精致者,謂之秋冰,此蓋倣海 水煎鹽之義。方士亦以鹽入爐火煆成偽者,宜辨之。 陳嘉謨曰:「秋石須秋月。取童子溺,每缸入石膏末七 錢,桑條攪澄定,傾去清液,如此二、三次,乃入秋露水」 一桶攪澄,如此數次,滓穢滌淨,鹹味減除,以重紙鋪 灰上曬乾,完全取起,輕清在上者為「秋石,重濁在下 者刮去。」古人立名,實本此意。男用女童溺,女用男童 溺,亦一陰一陽之道也。世醫不取秋時雜收人溺,但 以皁莢水澄曬為陰,煉煆為陽,煉盡失于道,何合于 名?謀利敗人,安能應病?況經火煉性,卻變溫耶。

《秋石氣味》

鹹溫無毒。

《秋石主治》

李時珍曰:「虛勞冷疾,小便遺數,漏精白濁。陳嘉謨曰: 滋腎水,養丹田,返本還元,歸根復命。安五臟,潤三焦, 消痰欬,退骨烝,軟堅塊。明目清心,延年益壽。」

《秋石發明》

李時珍曰:「古人惟取人中白、人尿治病,取其散血滋 陰降火,殺蟲解毒之功也。王公貴人惡其不潔,方士 遂以人中白設法鍛煉,治為秋石。」葉夢得《水雲錄》極 稱陰陽二煉之妙。而《瑣碎錄》乃云:「秋石味鹹走血,使 水不制火,久服令人成渴疾。」蓋此物既經鍛煉,其氣 近溫,服者多是淫慾之人,藉此放肆,虛陽妄作,真水 愈涸,安得不渴耶。況甚則加以陽藥助其邪火乎。惟 丹田虛冷者,服之可耳。觀病淋者,水虛火極,則煎熬 成沙成石,小便之煉成秋石,與此一理也。

《淋石集解》

陳藏器曰:「此是患石淋人溺中出者,正如小石,收之 為用。」李時珍曰:「此是淫慾之人,精氣鬱結,陰火煎熬, 遂成堅質,正如滾水結鹼鹵水煎鹽小便,煉成秋石, 同一義理也。」

《淋石氣味》

鹹溫無毒。

《淋石主治》

《大明》曰:「石淋,水磨服之,當得碎石隨溺出。」陳藏器曰: 「噎病吐食,俗名澀飯病。」

《癖石集解》

李時珍曰:「有人專心成癖,及病癥塊,凝結成石,如牛 黃、狗寶、鮓答之類,皆諸獸之病也。」觀夫星隕為石,沙 淋、石淋及釋氏顱囟結成舍利子,皆精氣凝結而然。 故「《格物論》云:『石者,氣之核也』。」群書所載,如寶圭化石, 老樹化石,皆無情之變異也。魚蛇蝦蟹,皆能化石,乃 有情之變異也。《世說》載:貞婦登山望夫,化而為石。此 蓋志一不分,遂入于無情也。《宋史》載:石工采石,陷入 石穴,三年掘出猶活,見風遂化為石,此蓋吞納石氣, 久而與之俱化也。夫生形尚全化石,則頑心癥癖之 化石,亦其理也。《程子遺書》云:「波斯人發古墓,見肌膚 都盡,惟心堅如石鋸開,中有山水如畫,旁有一女,憑 闌凝睇。蓋此女有愛山水癖,遂致融」結如此。宋濂云: 「一浮屠行大乘三昧法,示寂後焚之,惟心不化,狀如 佛像,非金非石。又一人行禪觀法,及死火葬,心內包 觀音像悉具。」《醫書》云:「一人病癥死,火化有塊如石。」此 皆癥癖頑凝成石之蹟,故併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