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8 (1700-1725).djvu/35

此页尚未校对

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質於秦,秦使張唐往相 燕,欲與燕共伐趙,以廣河間之地。張唐謂文信侯曰: 「『臣嘗為秦昭王伐趙,趙怨臣曰:『得唐者與百里之地』。 今之燕必經趙,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彊 也。」甘羅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剛成 君蔡澤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質矣。吾自請張卿 相燕而不肯行。」甘羅曰:「臣請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 身自請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羅曰:「夫項橐生七 歲,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于茲矣。君其試臣,何遽 叱乎?」于是甘羅見張卿曰:「『卿之功孰與武安君』?卿曰: 『武安君南挫彊楚,北威燕趙,戰勝攻取,破城墮邑,不 知其數,臣之功不如也』。」甘羅曰:「應侯之用于秦也,孰 與文信侯專?」張卿曰:「應侯不如文信侯專。」甘羅曰:「卿 明知其不如文信侯專與?」曰:「知之。」甘羅曰:「應侯欲攻 趙,武安君難之,去咸陽七里而立死於杜郵。今文信 侯自請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處矣。」張唐 曰:「請因孺子行,令裝治行。」行有日,甘羅謂文信侯曰: 「借臣車五乘,請為張唐先報趙」文信侯乃入言之于 始皇曰:「昔甘茂之孫甘羅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孫,諸 侯皆聞之。今者張唐欲稱病不肯行,甘羅說而行之。 今願先報趙,請許遣之。」始皇召見使甘羅於趙。趙襄 王郊迎甘羅。甘羅說趙王曰:「王聞燕太子丹入質秦。」 歟曰:「聞之。」曰:「聞張唐相燕與?」曰:「聞之燕太子丹入秦 者,燕不欺秦也;張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 欺者,伐趙危矣。燕秦不相欺無異故,欲攻趙而廣河 間。王不如齎臣五城以廣河間,請歸燕太子。與彊趙 攻弱燕,趙王立,自割五城以廣河間。秦歸」燕太子。趙 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羅還報秦,乃封 甘羅以為上卿,復以始甘茂田宅賜之。

《後漢書劉隆傳》:「時天下墾田多不以實。又戶口年紀 互有增減。十五年,詔下州郡檢覈其事,而刺史太守 多不平均,或優饒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號 呼。時諸郡各遣使奏事,帝見陳留吏牘上有書,視之 云:『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帝詰吏由趣,吏 不肯服,扺言于長壽街上得之,帝怒。時顯宗為東海 公,年十二,在幄後言曰:「吏受郡敕,當欲以墾田相方 耳。」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陽不可問?」對曰:「河南 帝城多近臣;南陽帝卿,多近親,田宅踰制,不可為準。」 帝令虎賁將詰問吏,吏乃實首服,如顯宗對。

《任延傳》:延字長孫,南陽宛人也。年十二為諸生,學於 長安,明《詩》《易》《春秋》,顯名太學,學中號為「任聖童。」 《魯恭傳》:恭父某,建武初為武陵太守,卒官時,恭年十 二,晝夜號踴不絕聲,郡中賻贈無所受,乃歸服喪,禮 過成人,鄉里奇之。

《虞詡傳》:詡年十二,能通《尚書》。早孤,孝養祖母。縣舉順 孫,國相奇之,欲以為吏。詡辭曰:「祖母九十,非詡不養。」 相乃止。

《鄭眾傳》:「眾年十二,從父受《左氏春秋》,精力於學,明《三 統歷》,作《春秋難記條例》,兼通《易》《詩》,知名於世。」

《黃香傳》:香字文強,江夏安陸人。年九歲失母,思慕憔 悴,殆不免喪,鄉人稱其至孝。年十二,太守劉護聞而 召之,署門下孝子,甚見愛敬。香家貧,內無僕妾,躬執 苦勤,盡心奉養。遂博學經典,究精道術,能文章,京師 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童。」

《吳祐傳》:祐字季英,陳留長垣人。父恢,為南海太守。祐 年十二,隨從到官,恢欲殺青簡以寫經書,祐諫曰:「今 大人踰越五嶺,遠在海濱,其俗舊多珍恠,上為國家 所疑,下為權戚所望,此書若成,則載之兼兩。昔馬援 以薏苡興謗,王陽以衣囊邀名,嫌疑之間,誠先賢所 慎也。」恢乃止,撫其首曰:「吳氏世不乏季子矣。」

《左雄傳》:「雄奏徵海內名儒為博士,使公卿子弟為諸 生,有志操者加其俸祿。」及汝南謝廉,河南趙建,年始 十二,各能通經,雄並奏拜童子郎。于是負書來學,雲 集京師。

《荀爽傳》:爽字慈明,一名諝。幼而好學,年十二能通《春 秋》《論語》。太尉杜喬見而稱之曰:「可為人師。」

《荀悅傳》:「悅字仲豫,年十二能說《春秋》。家貧無書,每之 人間所見篇牘,一覽多能記誦。」

《荀氏家傳》:「勗字公魯,年十二能通《春秋》屬文。從外祖 鍾繇甚奇之,常稱此兒當繼司空。」

《吳志虞翻傳》註:《吳書》曰:翻少好學,有高氣。年十二,客 有候其兄者,不過翻,翻追與書曰:「僕聞虎魄不取腐 芥,磁石不受曲鍼,過而不存,不亦宜乎?」客得書奇之, 由是見稱。

《魏志司馬朗傳》:「朗年十二,試經為童子郎。監試者以 其身體壯大,疑朗匿年,劾問朗曰:『朗之內外,累世長 大,朗雖稚弱,無仰高之風,損年以求早成,非志所為 也』。」監試者異之。

《晉書王濛傳》:「濛子修,字敬仁,小字荀子,明秀有美稱, 善隸書,號曰流奕清舉。年十二,作《賢全論》,濛以示劉 惔曰:『敬仁此論,便足以參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