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9 (1700-1725).djvu/14

此頁尚未校對

己」蓋其小字。《金石錄》中唐人碑刻最多,考其人名姓 字,與今本傳率多差謬,或以字為名,或以名為字,或 添減不同,似此類十居七八。唐距此二三百年,姓字 顯然著於史策者,尚爾不可辨,況所謂小名小字者 哉?此猶暗昧,難以稽考。《南史》:王詢,亦小字童烏。 前輩有云:「前漢有酈食其、審食其名字相沿」,此必慕 其為人,如司馬相如慕藺相如之為人,故亦名相如。 且名食其者,不獨酈、審二公也。前有司馬食其,見《戰 國策》,後有趙食其,見西漢。想酈生輩慕司馬食其為 人,故名食其。其後趙食其亦必如此。人知食其之名 自酈、審始,不知酈、審前已有此名者。又如前漢有金 日磾,後漢有「馬日磾」,而晉又有「段匹磾,魏有于栗磾」 者。

《懶真子》云:「漢初去古未遠,風俗質略,故太上皇無名, 母媼無姓。」然唐宰相表敘劉氏所出云:「太公名煓,字 執嘉,生四子,伯仲邦、交邦即漢高帝也。」高帝之父,《漢 史》不載其名,《唐史》乃載之。此事亦可大笑。余謂太上 皇名,已先見《後漢·章帝紀注》中,不但《唐書》也。《章紀注》 謂名煓,一名執嘉,與《唐書》所說微異而不注所自,蓋 出於皇甫謐《帝王世紀》中。不特此也,如惠帝張后,文 帝薄后以至薄父之徒,皆有名字,而《史記》《漢書》本傳 初未嘗聞也。且太上皇之名,母媼之姓,不見《漢書》者, 史氏不載耳。馬永卿謂《風俗質略》,「上皇無名,母媼無 姓」,此說失矣。

《世說》云:「謝太傅語真長,阿齡於此事,故欲大厲。」注:阿 齡,王胡之小字。余謂胡之本字修齡,呼阿齡者,即其 字耳,非小字也,猶桓公呼殷源為阿源,王處仲呼王 平子為阿平之類也。阿之一字,顧所施用,有綴以姓 者,有綴以名者,有綴以字者,有綴以第行者,綴以姓 如阿阮,綴以名如阿戎,綴以字如阿平,綴以第行如 阿大,詎可因其稱「阿」,遂以為小字乎?

《淮南子》曰:「神農嘗百草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世紀》 曰:「伏羲嘗和百藥。」《淮南子》曰:「炎帝主於火,死而為竈 神。」《事始》曰:「竈,黃帝所置。」《古史考》亦曰:「黃帝始造釜甑, 火食之道就矣。」《漢·臨江王傳注》謂:黃帝子纍好遠遊, 死於道,故後人以為行神。《漢馬氏傳注》則曰:共工氏 子修好遠遊,故祀以為祖神。《河圖》曰:「河伯姓呂,名公」 子。夫人姓馮,名夷。《聖賢冢墓記》亦曰:「馮夷者,弘農華 陰隄首人,服八石,得為水仙,為河伯婦。」一說又謂河 伯乘兩龍,一曰水夷,二曰馮夷。《史記·相如傳注》則又 曰:馮夷,河伯字也。《山海經》曰:「東海中有度朔山,上有 二神,一曰神荼,二曰鬱櫐。」《風俗通》亦曰:「黃帝時有神 荼。」鬱櫐兄弟二人,性能執鬼,故《東京賦》曰:「守以鬱櫐, 神荼副焉。」《括地圖》曰:「度朔山尖桃樹下有二神,一名 鬱,一名櫐。」高誘注《戰國策》則又曰:「一曰余與,一曰鬱 雷。」其紛紜如此,殆不可曉。書籍間人物名字不同,似 此之類甚多。

世謂昏字合從民,今有從氏者,避太宗諱故爾。觀唐 三藏《聖教序》,正太宗所作褚遂良書,其間重昏之夜 則從民,初未嘗改民以從氏也,謂避諱之說,謬矣,蓋 俗書則然。又觀《溫彥博墓志》,貞觀間歐陽詢書,其後 言「民部尚書唐儉」云云,當太宗時,正字且不諱,而況 所謂偏旁乎?又有以見太宗不諱之德。

《筆談》云:景祐中,審刑院斷獄,有使臣何次公具獄,王 判官方進呈,上忽曰:「此人名次公,何義?」王判官不能 對。是時,龐莊敏公為殿中丞、審刑院詳議官,從長官 上殿,乃越次對曰:「臣嘗讀《前漢書》,黃霸字次公,蓋以 霸次王也。此人名慕黃霸之為人。」上頷之。僕謂龐證 既迂,其說無義,不若曰:「臣讀《漢書》,蓋寬饒,字次公」,魏 丞相所謂「次公醒而狂」者是也。寬饒為人,公廉鯁直, 無所回避,此人必慕寬饒之為人,此說為得。且《前漢 書》所載四次公,又有張次公、桓次公者,奚獨霸哉?莊 敏,想倉卒之間,偶記得黃霸字次公,故以為對耳。僕 考漢人字次公之意,為其兄弟間居其次者,如云仲 卿次君耳。龐謂霸次王,鑿矣。《玉壺清話》載此事,謂梁 適《吳曾漫錄》載此,不辨所以,但謂「非適」云云。

今吏文用承准字,合書準。說者謂因寇公當國,人避 其諱,遂去十字,只書准。考魏晉石本,吏文多書此承 准字。又觀秦漢間書,與夫隸刻,平準多作准,知此體 古矣。干祿書《廣韻注》謂:准俗準字。既古有是體,不可 謂俗書,要皆通用。《石林燕語》言京師舊有平準務,自 漢以來有是名。蔡魯公為相,以其父名準,改為平貨 務。余謂平準字,自古以來,更革不一。觀《宋書》,平準令 避順帝諱,改曰染署。其他言準字處所避可知。 唐詩中多用張長公事,如陳子昂詩曰:「世道不相容, 嗟嗟張長公。」此蓋言張釋之子耳。釋之子名摯,字長 公,隱而不仕,見推於時。據《南史》又有一張長公,簡文 帝開文德省,置學士,以吳郡張長公與庾肩吾充其 選。陳宣亦曰:「昔吳國張長公耽酒,年六十,自言引滿, 大勝少年時。」是則有兩張長公矣。長公者,猶言長卿、 長君耳。前漢人語,大率多用「君、卿」、公、翁、子、伯、叔、孟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