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9 (1700-1725).djvu/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越,珠產江漢,玉產崑山,此三寶者,皆無足而至。」平公

曰:「固桑來,吾門下,食客三千人,朝食不足,暮收市租; 暮食不足,朝收市租。吾尚可謂不好士乎?」對曰:「今夫 鴻鵠,高飛沖天,然其所恃者六翮耳。夫腹下之毳,背 上之毛,增去一把,飛不為高下。不知君之食客六翮 邪?將腹背之毛毳也?」平公默然不應。余按《說苑》云:「趙 簡子游於西河而樂之,歎曰:『安得賢士而與處焉』?」舟 人古乘跪而對曰:「『夫珠玉無足,去此數千里而所以 能來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能來者,吾君其不 好之乎』?簡子曰:『吾門左右客千人,朝食不足,暮收市 征;暮食不足,朝收市征。吾尚可謂不好士乎』?」古乘對 曰:「鴻鵠高飛遠翔,其所恃者六翮也。背上之毛,腹下 之毳,無尺寸之數。去之滿把,飛不能為之益卑,益之 滿把,飛不能為之益高。不知門下左右客千人者,有 六翮之用乎?將盡毛毳也。」按《新序》《說苑》皆劉向所撰 也。《新序》作平公,《說苑》作「趙簡子」,《新序》作「固桑」,《說苑》作 《古乘》,何異同如此?又《說苑》第一卷載楚文王爵筦饒 事,而《新序》「文王」作「恭王」,「筦饒」作「筦蘇。」又班固《古人表》 云:「晉船人固來」,顏師古曰:「即《固乘》也,又爾。」不同何邪? 《晉書周顗傳》云:「顗弟嵩嘗因酒瞋目謂顗曰:『君才不 及弟,何乃橫得重名』?以所然蠟燭投之,顗神色無忤, 徐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又案《絡秀傳》云:「嘗冬至 置酒,絡秀舉觴謂三子曰:『吾本渡江,託足無所,不謂 爾等並貴,列吾目前,吾復何憂』?嵩起曰:『恐不如尊旨。 伯仁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識闇,好乘人之弊,此非自 全之道。嵩性抗直,亦不容於世。唯阿奴碌碌,當在阿 母目下耳』。」阿奴,謨小字也。觀《世說》所載,正與此同。注 云:「阿奴,周謨也。」然則投燭之事,當云「阿嵩火攻」,固出 下策耳。其稱「阿奴」,蓋史誤也。

《晉庾敳傳》云:「敳有重名,為縉紳所推,而頗聚斂積實, 談者譏之。都官從事溫嶠嘗劾奏敳,敳更器嶠曰:『嶠 森森如千丈松,雖磊砢多節,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 而《溫嶠傳》曰:「嶠為都官從事,散騎常侍庾敳有重名, 而頗聚斂,嶠舉奏之,京都震肅。」蓋是時溫嶠為都官 從事,敳為散騎常侍,二人同在朝廷,是敳之所器者 溫嶠,非和嶠明矣。及觀《和嶠傳》,又云:從事中郎庾敳 見而歎曰:「嶠森森如千丈松,雖磊砢多節目,施之大 廈,有棟梁之用。」而《世說》亦云:「子嵩目和嶠云云。」何其 謬歟!良由修史者雜出於諸儒,而非一人之筆,故其 謬戾如此。今之學者至有云和氏之松千丈,而益謬 矣。

歐陽《五代史》作「拓跋思敬」,意謂《薛史》避國諱耳。按《舊 唐書》《實錄》皆作思恭《實錄》,天復二年九月,武定軍節 度使李思敬以城降王建。思敬本姓拓跋,鄜夏節度 使思恭,保大節度使思孝之弟也。思孝致仕,以思敬 為保大留後,遂陞節度,徙武定軍。《新唐書黨項書》曰: 「思孝為定難節度使,卒,弟思諫代為節度使。思孝為 保大節度」,以孝薦弟思敬為保大留後,俄為節度使。 然則思恭、思敬乃是兩人。思敬後附李茂貞,因賜國 姓,故更姓李。文忠公合為一人,誤也。

《歸田錄》云:「宋鄭公庠,初名郊,字伯庠,與其弟祁,自布 衣時,名動天下,號為二宋。其為知制誥,仁宗驟加獎 眷,便欲大用。有忌其先進者,譖之,謂其姓符國號,名 應郊天。又曰:『郊音交,交者,替代之名也,宋交,其言不 祥』。仁宗遽命改之,公怏怏,不獲已,乃改為庠,字公序。 公後更踐二府二十餘年,以司空致仕,兼享福壽而 終,而譖者竟不見用以卒,可以為宵小人之重戒也。」 又《西清詩話》云:「『宋元憲公始拜內相,同列譖其姓宋, 而郊名非便。公奉詔更名庠,意殊怏怏不滿。會用新 名移書葉道卿,乃呼同年,葉戲答公曰:『清臣宋郊牓 第六中選』。遍閱小錄,無宋庠者,不知何許人』。公因寄 一絕自解云:『紙尾勤勤問姓名,禁林依舊玷華纓。莫 驚《書錄》題臣向,只是當時劉更生』。」又楊文公《談苑》云: 「太平興國四年,北戎寇邊,車駕幸大名府。方渡河,有 人持手板邀乘輿,前驅斥之,號呼道旁,自言獻封事。 太宗令接取視之,乃臨河主簿宋捷,上甚喜,即以為 將作監。」此乃以姓名盜爵祿者也。此與元憲公姓同 而事異,良可嗤笑。

沈存中嘗謂予家有閻博陵畫,唐秦府十八學士各 有真贊,名字與史所載不同,或以字為名,或書名而 不書字者,其論甚美。然謂房真齡字喬年,《舊史》乃云 房喬字真齡,既而云:《唐書》成於後人之手,所傳容有 訛謬,甚美也。末云:「以《舊史》考之,魏鄭公對太宗曰:『目 如懸鈴者佳』。」則真齡果名,非字也。何其謬歟!蓋所謂 懸鈴者,乃鈴鐸之鈴,而真齡乃年齡之齡。唯其為年 齡之齡,故字以喬年,此理甚明,而存中乃不之省,何 也?然房梁公名字大抵不同,《真贊》云「房真齡字喬年」, 《舊史》云「房喬字真齡」,而《新史》云「房元齡字喬」,皆未詳 也。又《韓愈集》中有《王弘中神道碑》云「諱弘中,字某。」按 《實錄》、新舊傳皆名仲舒,字弘中。愈又作《宴喜亭記》序 稱為王弘中,然則弘中必字也,碑文誤耳,政與房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