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9 (1700-1725).djvu/95

此页尚未校对

得容其間者乎?所謂自得者,全其身者也。全其身,則 與道為一矣。故雖游於江潯海裔,馳要褭,建翠蓋,目 觀掉羽武象之樂,耳聽滔朗奇麗激抮之音,揚鄭衛 之浩樂,結《激楚》之遺風,射沼濱之高鳥,逐苑囿之走 獸,此齊民之所以淫泆流湎。聖人處之,不足以營其 精神,亂其氣志,使心怵然失其情性。處窮僻之鄉,側 谿谷之間,隱於榛薄之中,環堵之室,茨之以生茅,蓬 戶甕牖,揉桑為樞,上漏下濕,潤浸北房,雪霜瀼灖,浸 潭菰蔣,逍遙於廣澤之中,而徜徉於山峽之旁。此齊 民之所為「形植黎累,憂悲而不得志也。聖人處之,不 為愁悴怨懟,而不失其所以自樂也。是何也?則內有 以通於天機,而不以貴賤貧富勞逸失其志德者也。」 《詮言》訓「心有憂者,匡床衽席,弗能安也;菰飯犓牛,弗 能甘也;琴瑟鳴竽,弗能樂也。患解憂除,然後食甘寢 寧,居安遊樂。由是觀之,生有以樂也,死有以哀也。今 務益」性之所不能樂,而以害性之所以樂,故雖富有 天下,貴為天子,而不免為哀之人。凡人之性,樂恬而 憎憫,樂佚而憎勞。心常無欲,可謂恬矣;形常無事,可 謂佚矣。遊心於恬,舍形於佚,以俟天命,自樂於內,無 急於外,雖天下之大,不足以易其一概。日月庾而無 溉於志,故雖賤如貴,雖貧如富,大道無形,「大仁無親, 大辯無聲,大廉不嗛,大勇不矜」,五者無棄,而幾鄉方 矣。

《修務訓》。或曰:「無為者,寂然無聲,漠然不動,引之不來, 推之不往。如此者,乃得道之像。」吾以為不然,嘗試問 之矣。若夫神農堯舜禹湯,可謂聖人乎?有論者,必不 能廢此。五聖者,天下之盛主,勞形盡慮,為民興利除 害而不懈。奉一爵酒,不知於色;挈一石之尊,則白汗 交流,又況贏天下之憂,而海內之事者乎?其重於尊 亦遠也。且夫聖人者,不恥身之賤而愧道之不行,不 憂命之短而憂百姓之窮。是故禹之為水,以身解於 陽眄之河;湯之旱,以身禱於桑山之林。聖人憂民如 此其明也,而稱以「無為」,豈不悖哉?

《申鑒雜言》篇:「為世憂樂者,君子之志;不為世憂樂者, 小人之志也。太平之世,事閑而民樂遍焉。」

譙周《法訓》:「君子處陋巷之中,奚樂也?」曰:「樂得其親,樂 得其友,樂聖人之道也。」

《文中子述史篇》:「子曰:『可與共樂,未可與共憂;可與共 憂,未可與共樂。吾未見可與共憂樂者也,二帝三王 可與憂矣』。」

夢書、夢梳篦,為憂解也;夢見蟣虱,而有憂至也。 《墨莊漫錄》:蔡絛約之《西清詩話》云:「人之好惡,固自不 同。杜子美在蜀作《悶詩》,乃云:『捲簾惟白水,隱几亦青 山』。若使予居此,應從王逸少語,吾當卒以樂死,豈復 更有悶乎?」予以謂此時約之未契此語耳。人方憂愁 亡聊,雖清歌妙舞滿前,無適而非悶。子美居西川,一 飯未嘗忘君,其憂在王室,而又生理不具,與死為鄰, 其悶甚矣。故「對青山青山悶,對白水白水悶。」平時可 愛樂之物,皆寓之為悶也。約之處富貴,所欠二物耳。 其後竄斥經歷,崎嶇險阻,必悟此詩之為工也。 《老學菴筆記》:「荊公詩云:『閉戶欲推愁,愁終不肯去』。劉 賓客詩云:『與老無期約,到來如等閑』。舍人子蒼」取作 一聯云:「推愁不去還相覓,與老無期稍見侵。」此古句 蓋益工矣。

柳子厚詩云:「海上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東 坡用之,云:「割愁還有劍鋩山。」或謂可言割愁腸,不可 但言割愁。亡兄仲高云:「晉張望詩曰:『愁來不可割』。」此 割愁二字出處也。

《經鉏堂雜誌》:「世間遇如意事,其樂不過三日。至於不 如意事,未至亦憂,已至亦憂,過去亦憂。故憂樂雖曰 相對,要之樂少憂多也。」

《觀微子》。或問:「君子憂乎?」曰:「不憂。」「然則君子樂乎?」曰:「不 樂,何以其能不憂不樂也?」曰:「知還禍者福之,還窮者 通之,還喪者得之,還虧者盈之還知是,是以不憂。福 者禍之,還窮者通之,還得者喪之,還盈者虧之還知 是,是以不樂。」「然終無憂樂乎?」曰:「不憂則樂矣,不樂則 憂矣。」

《庸書》問曰:「顏子之樂,可得聞乎?」答曰:「古人以盡倫為 樂。瞽叟底豫,舜之樂也;兄弟既翕,周公之樂也。若曰 風月之懷,花柳之興,萬物同體,天地為侶,斯後人之 衍言,毋乃誕乎?」

《簷曝偶談》:舊傳得意詩,有「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好事者續以失意詩:「寡婦 攜兒泣,將軍被敵擒。失恩宮女面,下第舉人心。」形容 悲喜之狀極矣。

《太平清話》:「焚香試茶,洗硯鼓琴,校書候月,聽雨澆花, 高臥勘方,經行負暄,釣魚對畫,漱泉支杖,禮佛嘗酒, 晏坐翻經,看山臨帖倚竹,皆一人獨享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