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1 (1700-1725).djvu/79

此页尚未校对

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性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省 不疚於道,臨難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 是以知松柏之茂也。昔者桓公得之莒,晉文公得之 曹,越得之會稽,陳、蔡之厄,於丘其幸」乎!自衛反魯,刪 《詩》《書》,定禮樂,制《春秋》之義,著素王之法。復相定公,會 於夾谷,昭舊以正其禮,抗辭以拒其侮。齊人謝過來 歸鄆讙、龜陰之田焉。

《莊子秋水篇》:「孔子遊於匡,宋人圍之數匝,而絃歌不 輟。子路入見曰:『何夫子之娛也』?孔子曰:『來!吾語女。我 諱窮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時也。當堯、 舜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當桀、紂而天下無通人, 非知失也。時勢適然。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 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由處矣,吾命有所制矣』。」 《戰國策》:蘇秦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敝, 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嬴縢履蹻,負書擔 囊,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狀有愧色。歸至家,妻不下紝, 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喟然嘆曰:「妻不以我為 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 乃夜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 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 「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 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說當世之君矣。」於是乃摩 燕烏集闕,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抵掌而談。趙王大 悅,封為武安君,受相印。革車百乘,錦繡千純,白璧百 雙,黃金萬鎰,以隨其後;約從散橫,以抑強秦。故蘇秦 相於趙而關不通。當此之時,天下之大,萬民之眾,王 侯之威,謀臣之權,皆欲決於蘇秦之策。不費斗糧,未 煩一兵,未戰一士,未絕一弦,未折一矢,諸侯相親,賢 於兄弟。夫賢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從。故曰: 「式於政,不式於勇;式於廊廟之內,不式於四境之外。」 當秦之「隆,黃金萬鎰為用,轉轂連騎,炫熿於道,山東 之國,從風而服,使趙大重。且夫蘇秦,特窮巷掘門,桑 戶棬樞之士耳,伏軾撙銜,橫歷天下,庭說諸侯之主, 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伉。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 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妻側目而視, 側耳而聽,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蘇秦」曰:「嫂何 前倨而後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蘇秦曰:「嗟 乎!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 位富厚,蓋可以忽乎哉!」

《風俗通》:韓信常從南昌亭長食數月,亭長妻患之,乃 晨早食。食時信往,不為具食,信亦知意,遂絕去釣城 下有一漂母,見信飢,飯之,竟漂數十日,信曰:「吾必重 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耳,豈望報 乎?」淮陰少年有侮信者曰:「君雖姣麗,好帶長劍,怯耳 能死刺我,不能則出我跨下。」於是信熟視之,俛出跨 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以為信怯。後佐命大漢,功冠天 下,封為楚王,賜所食母千金,及亭長與百錢。公,小人 也,為德不竟,召辱信之少年,以為中尉。告諸侯將相 曰:「此人壯士也。方辱我時,豈不能殺之?殺之無名,故 忍至於此也。」

《史記滑稽傳》:東郭先生久待詔公車,貧困飢寒,衣敝 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無下,足盡踐地。道中人笑之, 東郭先生應之曰:「誰能履行雪中,令人視之,其上履 也;其履下處,乃似人足者乎?」及其拜為二千石,佩青 緺,出宮門,行謝主人。故所以同官待詔者等比祖道 於都門外,榮華道路,立名當世,此所謂衣褐懷寶者 也。當其貧困時。人莫省視。至其貴也。乃爭附之。諺曰: 「相馬失之瘦。相士失之貧。」其此之謂邪。

《主父偃傳》:「主父偃者,齊臨菑人也。學長短縱橫之術, 晚乃學《易》《春秋》百家言。游齊諸生間,莫能厚遇也。齊 諸儒生相與排擯不容於齊,家貧假貸無所得,迺北 游燕趙中山,皆莫能厚遇,為客甚困。孝武元光元年 中,以為諸侯莫足游者,乃西入關,見衛將軍。衛將軍 數言上,上不召。資用乏,留久,諸公賓客多厭之,乃上」 書闕下,朝奏,暮召入見。是時趙人徐樂、齊人嚴安,俱 上書言世務各一事。書奏天子,天子召見三人,謂曰: 「公等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於是上乃拜主父偃、徐 樂、嚴安為郎中,數見,上疏言事。詔拜偃為謁者,遷樂 為中大夫。一歲中四遷偃。

《漢書公孫弘傳》:「弘家貧,牧豕海上。年四十餘,乃學《春 秋雜說》。年六十,以賢良徵博士。」

《獨異志》:後漢馬略年十七,閉室讀書,九年不出,三日 一食,續命而已,鄉里謂之潛寺龍。三十,謁桓帝,曰:「我賢 人也。」遂拜關內侯光州刺史。略棄官入海,惡蟲猛獸 悉避路。

《魏志蘇則傳》:「則起家為酒泉太守,轉安定武都。」按注 《魏略》曰:「則世為著姓。興平中,三輔亂,飢窮,避難北地, 客安定,依富室師亮。亮待遇不足,慨然嘆曰:『天下會 安當不久爾必還為此郡守。折庸輩士也。後與馮翊 吉茂等隱於郡南太白山中,以書籍自娛。及為安定 太守,而師亮等皆欲逃走,則聞之,預使人解語,以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