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1 (1700-1725).djvu/9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為賊。寡人承天之神靈,前王之遺德,誅討越寇,囚之

石室,寡人心不忍見,而欲赦之,於子奈何?」太宰嚭曰: 「臣聞無德不復,大王垂仁,恩加越,越豈敢不報哉?願 大王卒意。」越王聞之,召范蠡告之曰:「孤聞於外,心獨 喜之,又恐其不卒也。」范蠡曰:「大王安心,事將有意在 玉門第一。今年十二月戊寅之日,時加日出。戊,囚日 也;寅,陰後之辰也,合庚辰歲後會也。夫以戊寅日聞 喜,不以其罪罰日也。時加卯而賊戊,功曹為螣蛇而 臨戊,謀利事在青龍,青龍在勝光而臨酉,死氣也,而 剋寅,是時剋,其日用又助之,所求之事,上下有憂,此 其非天網四張,萬物盡傷者乎?王何喜焉?」果子胥諫 吳王曰:「昔桀囚湯而不誅,紂囚文王而不殺,天道還 反,禍轉成福,故夏為湯所誅,殷為周所滅。今大王既 囚越君而不行誅,臣謂大王惑之深也,得無夏殷之 患乎?」吳王遂召越王,久之,不見范蠡。文種憂而占之 曰:「吳王見擒也。」有頃,太宰嚭出,見種、范蠡而言越王, 復拘於石室。伍子胥復諫吳王曰:「臣聞王者攻敵國, 克之則加以誅,故後無報復之憂,遂免子孫之患。今 越王已入石室,宜早圖之,後必為吳之患。」太宰嚭曰: 「昔者齊桓割燕所至之地,以貺燕公,而齊君獲其美 名;宋襄濟河而戰,《春秋》以多其義。功立而名稱,君敗 而德存。今大王誠赦越王,則功冠於五霸,名越於前 古。」吳王曰:「待吾疾愈,方為太宰赦之。」後一月,越王出 石室,召范蠡曰:「吳王疾三月不愈。吾聞人臣之道,主 疾臣憂。且吳王遇孤,恩甚厚矣,疾之無瘳,惟公卜焉。」 范蠡曰:「吳王不死明矣,到己巳日當瘳,惟大王留意。」 越王曰:「孤所以窮而不死者,賴公之策耳,中復猶豫, 豈孤之志哉?可與不可,惟公圖之。」范蠡曰:「臣竊見吳 王,真非人也,數言成湯之義而不行之,願大王請求 問疾得見,因求其糞而嘗之,觀其顏色,當拜賀焉。言 其不死,以《瘳起》日期之,既言信後,則大王何憂?」越王 明日謂太宰嚭曰:「囚臣欲一見問疾。」太宰嚭即入言 於吳王,王召而見之。適遇吳王之便,太宰嚭奉溲惡 以出,逢戶中,越王因拜請嘗大王之溲,以決吉凶。即 以手取其便與惡而嘗之。因入曰:「下囚臣勾踐賀於 大王。」王之疾至,己巳日有瘳至,三月壬申病愈。吳王 曰:「何以知之?」越王曰:「下臣嘗事師聞糞者順穀味,逆 時氣者死,順時氣者生。今者臣竊嘗大王之糞,其惡 味苦且楚酸,是味也,應春夏之氣,臣以是知之。」吳王 大悅曰:「仁人也!」乃赦越王,得離其石室,去就其宮室, 執牧養之事如故。越王從嘗糞惡之後,遂病口臭,范 蠡乃令左右皆食岑草,以亂其氣。其後吳王如越王 期日,疾愈,心念其忠,臨政之後,大縱酒於文臺。吳王 出令曰:「今日為越王陳北面之坐,群臣以客禮事之。」 伍子胥趨出,到舍上不御坐。酒酣,太宰嚭曰:「異乎今 日!坐者各有其詞,不仁者逃,其仁者留。臣聞同聲相 和,同心相求。今國相剛勇之人,意者內慚,至仁之存 也,而不御坐,其亦是乎?」吳王曰:「然。」於是范蠡與越王 俱起為吳王壽,其辭曰:下臣勾踐,從小臣范蠡,奉觴 上千歲之壽,辭曰:「皇在上,令昭下,四時並心,察慈仁 者。大王躬親鴻恩,立義行仁,九德四塞,威服群臣,於 戲休哉!傳德無極,上感太陽,降瑞翼翼。大王延壽萬 歲,長保吳國,四海咸承,諸侯賓服,觴酒既升,永受萬 福。」於是吳王大悅。明日,伍子胥入諫曰:「昨日大王何 見乎?臣聞內懷虎狼之心,外執美詞之說,但為外情 以存其身,豺不可為廉,狼不可為親。今大王好聽須 臾之說,不慮萬歲之患,放棄忠直之言,聽用讒夫之 語,不滅瀝血之讎,不絕懷毒之怨,猶縱毛爐炭之上 幸不焦;投卵千鈞之下望必全,豈不殆哉?臣聞桀登 高自知危,然不知所以自安也;前據白刃,自知死而 不知所以自存也。惑者知返,迷道不遠,願大王察之。」 吳王曰:「寡人有疾三月,曾不聞相國一言,是相國之 不慈也;又不進口之所嗜,心不相思,是相國之不仁 也。夫為人臣不仁不慈,焉能知其忠信者乎?越王迷 惑,棄守邊之事親,將其臣民來歸寡人,是其義也;躬 親為虜,妻親為妾,不慍寡人,寡人有疾,親嘗寡人之 溲,是其慈也;虛其府庫,盡其寶幣,不念舊故,是其忠 信也。三者既立,以養寡人,寡人曾聽相國而誅之,是 寡人之不智也,而為相國快意耶?豈不負皇天乎?」子 胥曰:「何大王之言反也!夫虎之卑勢,將以有擊也;貍 之卑身,將求所取也。雉以眩移拘於綢,魚以有悅,死 於餌。且大王初臨政,負《玉門》之第九,誠事之敗無咎 矣。今年三月甲戌,時加雞鳴,甲戌歲位之會將也。青 龍在酉,德在土,刑在金,是日賊其德也。」知父將有不 順之子,君有逆節之臣。大王以越王歸吳為義,以飲 溲食惡為慈,以虛府庫為仁,是故為無愛於人,其不 可親面聽貌觀,以存其身。「今越王入臣於吳,是其謀 深也;虛其府庫,不見恨色,是欺我主也;下飲王之溲 者,是上食王之心也;下嘗王之惡者,是上食王之肝 也。大哉越王之崇吳,吳將為所擒也!惟大王留意察 之,臣不敢逃死以負前王,一旦社稷丘墟,宗廟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