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2 (1700-1725).djvu/22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逐日詣客次。一日,梁祖在便廳,謂左右曰:「杜荀鶴何

在?」左右以現在客次為對,未見間,有馳騎者至,梁祖 見之,至巳午間方退。梁祖遽起歸宅,荀鶴謂掌客曰: 「某飢甚,告欲歸。」公人輩為設食,且曰:「乞命,若大王出, 要見秀才,言已歸館舍,即某等求死不暇。」至未申間, 梁祖果出,復坐於便廳,令取盆骰子來。既至,梁祖擲 數十擲,意似有所卜。擲且久,終不愜旨。怒甚,屢顧左 右,怖懼縮頸重足,若蹈湯火。須臾,梁祖取骰子在手, 大叫曰:「杜荀鶴!」遂擲之,視之,六隻俱赤,乃連聲命屈 秀才。荀鶴為主客者,引入令趨,驟至階陛下,梁祖言 曰:「秀才不合趨階。」荀鶴聲喏恐懼,流汗在背。敘謝訖, 命坐。荀鶴慘悴戰慄,神不主體。梁祖徐曰:「知秀才久 矣。」荀鶴欲降階拜謝,梁祖曰:「不可。」於是再拜復坐。梁 祖顧視階下,謂左右曰:「似有雨點。」下令視之,實雨也。 然仰首視之,天無片雲,雨點甚大,霑階簷有聲。梁祖 自起熟視之,復坐謂杜曰:「秀才曾見無雲而雨否?」荀 鶴答言:「未曾見。」梁祖笑曰:「昔所謂『無雲而雨,謂之天 泣』,不知是何祥也?」又大笑,命左右將紙筆來,請秀才 題一篇《無雲雨》詩。杜始對梁祖坐身如在燃炭之上, 憂悸殊甚。復令賦詩,不敢辭,立成一絕獻之。梁祖覽 之大喜,立召賓席共飲,極歡而散,且曰:「來日特為秀 才開一筵。」復拜謝而退。杜絕句云:同是乾「坤事不同, 雨絲飛灑日輪中。若教陰朗都相似,爭表梁王造化 功。」由是大獲見賞。杜既歸,驚惶成疾,水瀉數十度,氣 貌羸絕,幾不能起。客司守之,供侍湯藥,若事慈父母。 明晨再有主客者督之,且曰:「大王欲見秀才,請速上 馬。」不獲已,巾櫛上馬。比至,凡促召者五七輩。杜困頓 無力,趨進遲緩。梁祖自起大聲曰:「杜秀才爭表梁王 造化功!」杜頓忘其病,趨走如飛,連拜敘謝數四。自是 梁祖特設帳賓館,賜之衣服錢物,待之甚厚。福建人 徐夤下第,獻《過梁郊賦》,梁祖覽而器重之,且曰:「古人 酬文士,有一字千金之語,軍督費用且多,今一字奉 絹一匹」,留于賓館,厚禮待之。

《南唐書劉洞傳》:「洞,廬陵人,隱居廬山二十年。能詩,長 於五字唐律,自言得賈島法。後主嗣位,尤屬意詩文。 或以洞言者,洞遂獻詩百篇,卷首《石城篇》,其詞『石城 古波頭,一望思悠悠。幾許六朝事,不禁江水流』。後主 讀之,感愴不怡者久之,因棄不復觀,洞亦不復見省。 金陵受圍,洞猶在城中。國亡,洞過故宮闕,徘徊賦詩」, 多感慨悲傷,不以「不遇」,故有怨懟語。

《東軒筆錄》:太祖幸西都肆赦,張文定公齊賢時以布 衣獻策,太祖召至便坐,令面陳其事。文定以手畫地, 條陳十策,內四說稱旨,文定堅執其六說皆善,太祖 怒,令武士拽出。及車駕還京,語太宗曰:「我幸西都,唯 得一張齊賢耳,我不欲爵之以官,異時汝可收之,使 輔汝為相也。」至太宗初即位,放進士榜,欲置子高等, 而有司偶失掄選,置第三甲之末,太宗不悅。及注官, 有旨一榜盡與京官通判。文定釋褐將作監丞、通判 衡州,十年果為相。

《石林燕語》:「太宗時,陳文忠公廷試第一,曾會第二,皆 除光祿寺丞、直史館。會繼遷殿中丞、知宣州,賜緋衣 銀魚,前無此比也。治平初,彭器資諒闇榜亦為進士 第一,乃連三任職官,十年而後,始改太子中允。蓋器 資未嘗求於當路,代還多自赴吏部銓,然卒以是知 名。仕宦淹速,信不足較也。」

《春渚紀聞》:先友郭照為京東憲日,嘗為先生言:其曾 大父中令公贄初為布衣時,肄業京師皇建院,一日 方與僧對奕。外傳「南衙大王至」,以太宗龍潛日嘗判 開封府,故有南衙之稱。忘收棋局,太宗從容問所與 棋者,僧以郭對。太宗命召至,郭不敢隱,即前拜謁。太 宗見郭進趨詳雅,襟度朴遠,屬意再三,因詢其行卷, 適有詩軸在案間,即取以跪呈。首篇有《觀草書》詩云: 「高低草木芳爭發,多少龍蛇眼未開。」太宗大加稱賞, 蓋有合聖意者。即載以後乘歸府第,命章聖出拜之。 不閱月而太宗登極,遂以隨龍恩命官。爾後眷遇益 隆,不十數年,位登公輔,蓋與孟襄陽、賈長沙不侔矣。 《湘山野錄》:王尚書拱辰長安上事日,理掾撰樂詞,有 「人間合作大丞相,天下猶呼小狀元」之句。又梅龍圖 摯餘杭上事日,一曹僚撰《頭盞曲》,有「黃閣方開鼎,和 羹正待梅」之句,二吏因受知,蒙二公薦擢,不數年,並 陞于臺閣。

《玉照新志》:韓子蒼駒,本蜀人,父為峽州夷陵令,老矣, 有一妾,子蒼不能奉之,父怒逐出。內侍賈祥先坐罪 竄是郡,駒父事祥甚謹,祥不能忘子蒼父逐之,後走 京師,祥已收召大用事,子蒼往投之,祥不知其得罪 於其父也,獻其所業。偶裕陵忽問遷謫中有何人材, 祥即出子蒼詩文以進,首篇「太乙真人」之句,上覽奇 之,即批出,賜進士及第,除祕書省正字。不數年,遂掌 外制。

江緯,字彥文,三衢人。元符中為太學生。徽宗登極,應 詔上書,陳大中至正之道,言頗剴切。上大喜,召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