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2 (1700-1725).djvu/49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

 第八十三卷目錄

 禍福部總論

  易經坤卦 繫辭下傳

  書經湯誥 伊訓 洪範

  周禮天官

  爾雅釋詁 釋訓

  韓子解老

  春秋繁露郊語

  淮南子人間訓

  論衡幸偶篇 福虛篇 禍虛篇

  申鍳雜言

  劉勰新論禍福 貪愛

  西疇常言律己

  漁樵問答論禍福

 禍福部藝文一

  韓世家贊          史記

  黥布傳贊          同前

  陰德論         唐李德裕

  竇諫議陰德碑記     宋范仲淹

  三槐堂銘          蘇軾

 禍福部藝文二

  變律           唐蘇渙

  題楊收相公宅        尹璞

  賜齊州李希遇詩       呂巖

  勸世            前人

人事典第八十三卷

禍福部總論

易經

《坤卦》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弒其 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 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繫辭下傳》

子曰:「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 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屨校滅趾,無咎』。 此之謂也。」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 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 積而不可揜,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滅耳,凶。」

書經

《湯誥》

天道福善禍淫,「降災于夏,以彰厥罪。」

大全問:「天道福善禍淫,此理定否?朱子曰:『如何不定?自是道理當如此』。」問:「或有不如此者,何也?」曰:「福善禍淫,其常理也。不如此,便是失常理。天莫之為而為天,亦何常有意只是理自是如此。且如冬寒夏熱,此是常理;冬熱夏寒,便是失其常理。」

《伊訓》

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洪範》

五、《皇極》:「皇建其有極。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惟時 厥庶民于汝極,錫汝保極。」

蔡注極者福之本,福者極之效。極之所建,福之所集也。人君集福於上,非厚其身而已。用敷其福以與庶民,使人人觀感而化,所謂「敷錫」也。

凡厥庶民,無有淫朋,人無有比德,惟皇作極。凡厥庶 民,有猷有為有守,汝則念之,不協于極,不罹于咎。皇 則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則錫之福,時人斯 其維皇之極。無虐煢獨,而畏高明。人之有能有為,使 羞其行,而邦其昌。凡厥正人,既富方穀,汝弗能使有 好于而家,時人斯其辜。于其無好德,汝雖錫之福,其 作汝用咎。

蔡注福者,爵祿之謂。上文指福之全體而言,此則為福之一端而發。

九、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 考終命。」

大全陳氏大猷曰:人莫不好生惡死,壽則生之長者,四代皆尚齒,故五福壽為先,雖壽不可無以養其生,故富次之。壽且富,或不免於憂患,則身心不安,故康寧又次之。形康心寧,安之至也,壽富康寧而不好德,則老而不死,為富不仁,作偽心勞,何足貴哉。攸好德則心逸日休,自求多福,福之本實在此,其為福大矣,故好德又次之。考,成也。諸福備矣,必成其正命,則全而歸之,順受其正,然後為福之至。使年雖壽而死非正,命雖壽何補非福矣,故考終命終焉。此之「五福」,即《皇極疇》之「五福。」五福以「攸好德」為根本。五福之目,雖至第九疇而列,而五福之根本則已於第五疇,而基曰「予攸好德,汝則錫之福」是也。好德則必得其壽,「為世耇老,無德而壽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