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3 (1700-1725).djvu/27

此页尚未校对

之甚哀。師魯忽舉首曰:「已與公別,安用復來?」文正驚 問所以,師魯笑曰:「死生常理也,何文正不達此?」又問 後事,曰:「此在公耳。」乃揖希文復逝。俄頃,又舉手謂文 正曰:「亦無鬼,亦無恐怖。」言訖長逝。沈存中曰:「師魯所 養至此,可謂有力,然尚未脫有無之見,何也?得非退 靜兩忘,尚存胸中乎?」獨無為子楊次公曰:「存中識樂 矣,然未識樂之忘也。」

《聞見前錄》:呂獻可病,手書以墓銘委司馬溫公。公亟 省之,獻可已瞑目矣。公伏而呼之曰:「更有以見囑乎?」 獻可復開目曰:「天下事尚可為君,實其自愛。」遂閉目 以絕。

《聞見前錄》:「伊川丈人與李夫人因山行,於雲霧間,見 大黑猿有感,夫人遂孕。臨蓐時,慈烏滿庭,人以為瑞, 是生康節公。公初生髮,被面有齒,能呼母。七歲戲於 庭蟻穴中,豁然別見天日,雲氣往來。久之,以告夫人。 夫人至,無所見,禁勿言。既長,遊學晉州,山路馬突,同 墜深澗中,從者攀緣下尋公,無所傷,唯壞一帽。熙寧」 十年,公年六十七矣。夏六月,屬微疾。一日晝睡覺,且 言曰:「吾夢旌旗鶴雁自空而下,下導吾行亂山,與司 馬君實、呂晦叔諸公相分別於一驛亭。回視其壁間, 有大書四字曰:『千秋萬歲,吾神往矣,無以醫藥相逼 也』。」嗚呼異哉!

《青箱雜記》:楊文公深達性理,精悟禪觀,捐館時,作偈 曰:「漚生復漚滅,二法本來齊。要識真歸處,趙州東院 西。」

丞相王公隨亦悟性理,捐館時知河陽,作偈曰:「畫堂 燈已滅,彈指向誰說。去住本尋常,春風掃殘雪。」是夕, 薨。凌晨大雪,實正月六日。

《道山清話》:彭汝礪久在侍從,剛明正直,朝野推重。晚 娶宋氏婦,有姿色器資,承順惟恐不及。後出守九江, 病中忽索紙筆大書云:「宿世冤家,五年夫婦,從今以 往,不打這鼓。」投筆而逝。

《宋史杜衍傳》:「衍卒,年八十,贈司徒兼侍中,諡正獻,戒 其子努力忠孝,斂以一枕一席小壙卑塚以葬。自作 遺疏,其略曰:『無以久安而忽邊防,無以既富而輕財 用,宜早建儲副,以安人心』。」語不及私。

《宋祁傳》:「祁進工部尚書,以羸疾請便醫藥,入判尚書 都省。踰月,拜翰林學士承旨。詔遇入直,許一子主湯 藥,復為群牧使。尋卒,遺奏曰:陛下享國四十年,東宮 虛位,天下係望,人心未安。為社稷深計,莫若擇宗室 賢材,進爵親王,為匕鬯之主。若六宮有就館之慶,聖 嗣蕃衍,則宗子降封郡王,以避正嫡。此定人心防禍 患之大計也。」又自為《誌銘》及《治戒》以授其子,「三日斂, 三月葬,慎無為流俗陰陽拘忌也。棺用雜木,漆其四 會,三塗即止,使數十年足以腊吾骸,朽衣巾而已。毋 以金銅雜物置冢中。且吾學不名家,文章僅及中人, 不足垂後。為吏在良二千石下,勿請諡,勿受贈典。冢 上植五株柏,墳高三尺,石翁仲他獸」不得用,若等不 可違命。若等兄弟十四人,惟二孺兒未仕,以此諉莒 公,莒公在,若等不孤矣。

《代淵傳》:淵以太子中允致仕,謝絕諸生,著《周易旨要》、 老佛雜說數十篇。田況上其書,自太常丞改祠部員 外郎。晚年菜食巾褐山林間,自號虛一子。長吏歲時 致問,澹然與對,略不及私。嘉祐二年九月,有痴召術 士擇日,云「丙申吉。」頷之。是日沐浴而絕。

《夢溪筆談》:「吳人鄭夷甫,少年登科,有美才。嘉祐中,監 高郵軍稅務。嘗遇一術士,能推人死期,無不驗者。令 推其命,不過三十五歲,憂傷感歎,殆不可堪。人有勸 其讀老莊以自廣,久之,潤州金山一僧端坐與人談 笑間,遂化去。夷甫聞之,喟然嘆息曰:『既不得壽,得如 此僧,復何憾哉』!」乃從佛者授《首楞嚴經》,往還吳中。歲 餘,忽有所見,曰:「生死之理,我知之矣。」遂釋然放懷,無 復芥蔕。後調封州判官,預知死日,先期旬日作書,與 交遊親戚敘訣,及次敘家事備盡。至期,沐浴更衣,公 舍外有小園,面溪一亭潔飾。夷甫至其間,親督人灑 掃,及焚香揮手指畫之間,屹然立化。家人奔出呼之, 已僵矣,亭亭如植木,一手猶作指畫之狀。郡守而下, 少時皆至,士民觀者如牆,明日乃就斂。高郵崔伯易 為《墓誌》,略敘其事。予與夷甫遠親,知之甚詳,士人中 蓋未曾有此事。

《清波雜志》:狄武襄赴陳州不懌,語所親曰:「青此行必 死。」問其然,曰:「陳州出一梨子,號『青沙爛』,今去本州,青 必爛死。」一時雖笑之,未幾果卒。初實戲談,適會其死 耳。

《宋史高懌傳》:「懌,嘉祐中,除光祿寺丞,固辭。夢道士持 素書聘為白鹿洞主,卒。」

《包恢傳》:「恢年八十有七,臨終舉盧懷慎臥簀窮約事, 戒諸子斂以深衣,作書別親戚,而後卒有光隕其地。 遺表聞,帝輟朝,贈少保,諡文肅,賻銀絹五百。」

《聞見前錄》:伯溫上世范陽,以中直篤實,讀書謹禮為 家法。大父伊川丈人尤質直,平生不妄笑語。年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