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3 (1700-1725).djvu/36

此页尚未校对

器形者,大小百餘,皆光潤可玩。預乃椎七十枚為屑 食之,經年云有效驗。及死,體色不變。其妻以玉珠二 枚含之,口閉,謂曰:「君自云餐玉有神驗,何不受含。」言 訖,齒啟納珠,因噓其口,都無穢氣。

《珍珠船》,《辰韓》人以大鳥羽送死,其意欲使死者飛揚。

生死部雜錄

《書經舜典》:「二十有八載,帝乃殂落。」按注:死者魂氣歸 於天,故曰殂;體魂降於地,故曰落。

《詩經唐風葛生章》:「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後,歸于其 居。」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後,歸于其室。

《老子戒彊章》:「民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 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 生之徒。是以堅強居下,柔弱處上。」

《列子仲尼篇》:「季梁之死,楊朱望其門而歌。隨梧之死, 楊朱撫其尸而哭。隸人之生,隸人之死,眾人且歌,眾 人且哭。」

《莊子天地篇》:「知天樂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韓子解老篇》:「人始於生,而卒於死。始之謂出,卒之謂 入,故曰出生入死。人之身三百六十節,四肢九竅,其 大具也。四肢與九竅,十有三者。十有三者之動靜,盡 屬於生焉。屬之謂徒也,故曰生之徒也。十有三者,至 其死也,十有三具者,皆還而屬之於死。死之徒亦有 十」三。故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凡民之生 生而生者固動,動盡則損也,而動不止,是損而不止 也。損而不止則生盡,生盡之謂死,則十有三具者皆 為死死地也。故曰「民之生生,而動動皆之死地之十 有三。」是以聖人愛精神而貴處靜,此甚大于兕虎之 害。夫兕虎有域,動靜有時。避其域,省其「時,則免其兕 虎之害矣。」民獨知兕虎之有爪角也,而莫知萬物之 盡有爪角也,不免於萬物之害。何以論之?「時雨降集, 曠野閒靜,而以昏晨犯山川,則風露之爪角害之;事 上不忠,輕犯禁令,則刑法之爪角害之;處鄉不節,憎 愛無度,則爭鬥之爪角害之;嗜欲無限,動靜不節,則 座疽之爪角害之。」好用其私智而棄道理,則網羅之 爪角害之。兕虎有域而萬害有原,避其域,塞其原,則 免於諸害矣。凡兵革者,所以備害也。重生者雖入軍 無忿爭之心。無忿爭之心則無所用救害之備,此非 獨謂野處之軍也。聖人之遊世也,無害人之心,無害 人之心則必無人害,無人害則不備人。故曰:「陸行不 遇兕虎」,入山。不恃備以救害,故曰:「入軍不被甲兵,遠 諸害」,故曰:「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錯其爪,兵無所容 其刃」,不設備而必無害,天地之道理也。體天地之道, 故曰:「無死地焉。」動無死地,而謂之善攝生矣。

《淮南子人間訓》:或貪生而反死,或輕死而得生,或徐 行而反疾。何以知其然也?魯人有為父報讎於齊者, 刳其腹而見其心,坐而正冠,起而更衣,徐行而出門, 上車而步馬,顏色不變。其御欲驅,撫而止之曰:「今日 為父報讎以出死,非為生也。今事已成矣,又何去之?」 追者曰:「此有節行之人,不可殺也。」解圍而去之,使被 衣不暇帶,冠不及正,蒲伏而走,上車而馳,必不能自 免於千步之中矣。今「坐而正冠,起而更衣,徐行而出 門,上車而步馬,顏色不變」,此眾人所以為死也,而反 乃以得活。

《續博物志》:「人死必視其形如生人足不青,皮不皺,目 光不毀,頭髮盡脫而失形骨者,皆尸解也。」

《筆記》:「吾歿後,稱家之有亡以治喪,斂用濯浣之鶴,氅 紗表帽線履,三日棺,三月葬,慎無為陰陽拘忌。棺用 雜木,漆其四會,三塗即止,使數十年足以腊吾骸、朽 衣巾而已。吾之焄然朗朗有識者,還於造物,放之太 虛;可腐敗者,合於黃壚,下付無窮,吾尚何患?掘冢三 丈,小為冢室,劣取容棺及明器,左置明水,水二盎,酒 二缸,右置米麵二奩,朝服一稱,私服一稱,革履一副, 左列吾誌,右刻吾銘,即掩壙惟簡惟儉,無以金銅雜 物置冢中。吾學不名家,文章僅及中人,不足垂後。為 吏在良二千石下,可著數人。故無功於國,無惠於人, 不可以請諡,有司不可受賵贈。又不宜求巨公作誌 及碑。冢上樹五株柏,墳高三尺,石翁」《仲獸》不得用,蓋 自標置者,非千載永安計爾。不得作道佛二家齋醮。 此吾生平所志,若等不可違命作之,違命作之,是死 吾也,是以吾為遂無知也。喪之詣塋,以繪布纏棺,四 翣引,勿得作方相。俑人陳列衣服器用,累吾之儉。吾 生平語言無過人者,慎無妄編綴作集。

《銘》曰:「祁之為名,宋之為氏,學也則儒,亦顯其仕。行年 六十有四,孤操完履。三封之南,葬從孔子。」

生非吾生,死非吾死,吾亦妄吾,要明吾理。吾侍上講 勸凡十七年,上頗記吾面目姓名,然身後不得妄丐 恩澤,為無厭事。若等兄弟十四人,惟二孺兒未經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