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3 (1700-1725).djvu/9

此页尚未校对

用,以為棺柩一藏,不宜復見,如有腐敗,傷孝子之心, 使與夫人同墳異藏。帝善其令,以書示百官,因曰:「今 不順壽張侯意,無以彰其德,且吾萬歲之後,欲以為 式。」

《樊儵傳》:「儵卒,贈賵甚厚,諡曰哀侯。帝遣小黃門張音 問所遺言,先是河南縣亡失官錢,典負者坐死及罪 徙者甚眾,遂委責於人,以償其耗,鄉部吏司因此為 姦,儵常疾之。又野王歲獻甘醪膏餳,每輒擾人,吏以 為利。儵並欲奏罷之,疾病未及得上。音歸具以聞,帝 覽之而悲嘆,敕二郡並令從之。」

《向長傳》:長讀《易》至損益卦,喟然嘆曰:「吾已知富不如 貧,貴不如賤,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建武中,男女娶嫁 既畢,敕斷家事勿相關,當如我死也。於是遂肆意與 同好北海禽慶俱游五嶽名山,竟不知所終。

《王喬傳》:喬顯宗世為葉令,天下玉棺於堂前,吏人推 排,終不搖動。喬曰:「天帝獨召我邪?」乃沐浴服飾寢其 中,蓋便立覆。

《張酺傳》:酺代魯恭為司徒,月餘薨,乘輿縞素臨弔,賜 冢塋地,賵贈恩寵異於他相。酺病臨危,敕其子曰:「顯 節陵掃地露祭,欲率天下以儉。吾為三公,既不能宣 揚王化,令吏人從制,豈可不務節約乎?其無起祠堂, 可作槁蓋,廡施祭其下而已。」

《周磐傳》:磐年七十三歲,朝會集諸生講論終日,因令 其二子曰:「吾日者夢見先師東里先生與我講於陰 堂之奧。」既而長嘆:「豈吾齒之盡乎?若命終之日,桐棺 足以周身,外槨足以周棺,斂形懸封,濯衣幅巾,編二 尺四寸簡,寫《堯典》一篇,并刀筆各一,以置棺前,示不 忘聖道。其月望日,無病忽終,學者以為知命焉。」 《楊震傳》:「樊豐等共譖震怨懟,遣使收震印綬,於是柴 門絕賓客。豐等復惡之,乃請大將軍耿寶奏震,大臣 不服罪,懷恚望,有詔遣歸本郡。震行至城西夕陽亭, 乃慷慨謂其諸子門人曰: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 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誅,惡嬖女傾亂而不能禁, 何面目復見日月?身死之日,以雜木為棺,布單被,裁 足蓋形,勿歸冢次,勿設祭祠。」因飲鴆而卒,時年七十 餘。弘農太守移良承樊豐等旨,遣吏于陝縣留停震 喪,露棺道側,讁震諸子代郵行書,道路皆為隕涕。歲 餘,順帝即位,樊豐、周廣等誅死。震門生虞放、陳翼詣 闕追訟震事,朝廷咸稱其忠,乃下詔除二子為郎,贈 錢百萬,以禮改葬於華陰潼亭,遠近畢至。先葬十餘 日,有大鳥高丈餘,集震喪前,俯仰悲鳴,淚下霑地,葬 畢乃飛去。《郡以狀上》。

《梁商傳》:「商病篤,敕子冀等曰:吾以不德,享受多福,生 無以補益朝廷,死必耗費帑藏,衣衾飯唅,玉匣珠貝 之屬,何益朽骨?百僚勞擾,紛華道路,祗增塵垢,雖云 禮制,亦有權時。方今邊境不寧,盜賊未息,豈宜重為 國損?氣絕之後,載至冢舍,即時殯斂,斂以時服,皆以 故衣,無更裁制。殯已開冢,冢開即葬,祭食如存,無用 三牲。孝子善述父志,不宜違我言也。」及薨,帝親臨喪, 諸子欲從其誨,朝廷不聽,賜以東園朱壽之器、銀鏤 玉匣,什物二十八種,錢二百萬,布三千匹。皇后錢五 百萬,布萬匹。

《崔瑗傳》:「瑗病卒,年六十六。臨終顧命子寔曰:夫人稟 天地之氣以生,及其終也,歸精於天,還骨於地。何地 不可藏形骸,勿歸鄉里,其賵贈之物,羊豕之奠,一不 得受,實奉遺令。遂留葬洛陽。」

《張霸傳》:「霸為侍中,後當為五更,會疾卒,年七十,遺敕 諸子曰:昔延州使齊子死嬴博因坎路側,遂以葬焉。 今蜀道阻遠,不宜歸塋,可止此葬,足藏髮齒而已。務 遵敕速朽,副我本心。人生一世,但當畏敬於人,若不 善加己,直為受之。」諸子承命,葬於河南縣,因遂家焉。 《任文公傳》:公孫述時,蜀武擔石折,文公曰:「噫西州智 士死,我乃當之。」自是常聚會子孫,設酒食。後三月,果 卒。故益部為之語曰:「任文公,智無雙。」

《張奐傳》:「奐光和四年卒,年七十八,遺命曰:『吾前後仕 進,十要銀艾,不能和光同塵,為讒邪所忌,通塞命也, 始終常也,但地底冥冥,長無曉期,而復纏以纊綿,牢 以釘密,為不喜耳。幸有前窀,朝殞夕下,措屍靈床,幅 巾而已。奢非晉文,儉非王孫,推情從意,庶無咎吝。諸 子從之』。」

《趙咨傳》:「咨徵拜議郎,抗疾京師。將終,告其故吏朱祗、 蕭建等,使薄斂素棺,藉以黃壤,欲令速朽,早歸后土, 不聽子孫改之。乃遺書敕子引曰:『夫含氣之倫,有生 必終,蓋天地之常期,自然之至數。是以通人達士,鑒 茲性命,以存亡為晦明,死生為朝夕。故其生也不為 娛,亡也不為戚。夫亡者元氣去體,貞魂游散,反素復』」 始,歸於無端。既已消仆,還合糞土。土為棄物,豈有性 情,而欲制其厚薄,調其燥濕邪?但以生者之情,不忍 見形之毀,乃有掩骼埋窆之制。《易》曰:「古之葬者,衣以 薪,藏之中野。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棺槨之造,自黃 帝始。爰自陶唐,逮於虞夏,猶尚簡樸,或瓦或木,及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