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04 (1700-1725).djvu/44

此页尚未校对

始書時。至元十四年,元兵破吉州,永新譚氏婦趙抱 嬰兒隨舅姑同匿邑校中,為悍卒所獲,殺其舅姑,執 趙欲污之,不可,臨之以刃曰:「從我則生,不從則死。」趙 罵曰:「吾舅姑死於汝,吾與其不義而生,寧從吾舅姑 死耳。」遂與嬰兒同遇害,血漬於壇殿兩楹之間,入磚 為婦人嬰兒狀,久而宛然如新。或訝之,磨以沙石不 滅,又鍛以熾炭,狀益顯。嘗按萇弘,被放歸蜀,刳腸而 死。蜀人以匱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玉。晉元帝託運 糧不至,而殺其臣,其血逆柱而上。齊殺斛律光,其血 在地,去之不滅,三丈夫皆轟轟烈烈,無怪其然。由上 三婦觀之,其英風勁氣不可磨滅,乃亦爾耶?古人云: 「至誠可以貫金石,世間蓋自有神理存焉。」此三婦者, 設為轟烈丈夫,守素養厚,用物宏而取精多,其掀揭 兩間,為不朽之具,又何如乎?

《續問奇類》:「林楚貞姜之不下臺,而水死,待君也;宋伯 姬之不下臺,而火死,待姆也。」

石崇以《明妃曲》教綠珠,而綠珠為崇死。喬知之以「綠 珠」詞寄碧玉,而碧玉為知之死。趙象以綠珠、碧玉事 調非煙,而非煙為象死。妾婦有情,遞相感激,能以死 自見如此。第其死,則非煙不如碧玉,碧玉不如綠珠, 而明妃失身於胡,可惜也。書之以激世之為男子知 義者。

「聶政之勇,非其姊不彰;杞梁之妻之烈,非其妹不顯。」 漢荀爽作《女誡原》作書之意,豈特欲遺訓人世女子 固將以為內範,教所生也。爽女采適河南陰瑜,瑜卒, 爽復以許同郡郭奕,知其不從,詐病篤召歸,令婢扶 抱歸郭,此何義也?采之自縊於婦道則全矣。爽書引 宋伯姬不下堂事,而為其所生,謀事乃如此,然則何 以女誡為乎?爽固晚年應董卓之召,取卿相,而不能 為鄭元、申屠蟠之不屈以全其高者也,何怪焉? 《日知錄:春秋傳》:「齊侯襲莒,杞梁死焉。齊侯歸,遇杞梁 之妻於郊,使弔之。辭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於 罪,猶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弔,齊侯弔諸 其室』。」《左氏》之文不過如此而已。《檀弓》則曰:「其妻迎其 柩於路而哭之哀。」《孟子》則曰:「華周、杞梁之妻,善哭其 夫而變國俗言哭者,始自二書。」《說苑》則曰:「杞梁、華周 進鬥殺二十七人而死,其妻聞之而哭,城為之阤,而 隅為之崩。」《列女傳》則曰:「杞梁之妻無子,內外皆無五 屬之親,既無所歸,乃枕其夫之屍於城下而哭,道路 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而城為之崩。言崩城者,始 自二書,而《列女傳》上文亦載《左氏》之言。夫既有先人 之敝廬,何至枕屍城下?且莊公既能遣弔,豈至暴骨 溝中?崩坡之云,未足為信。且其崩者城耳,未云長城。 長城築於威王之時,去莊公百有餘年,而齊之長城, 又非秦始皇所築之長城也。後人相傳,乃謂秦築長 城,有范郎「之妻,孟姜送寒衣至城下,聞夫死,一哭而 長城為之崩。」則又非杞梁妻事矣。夫范郎者何人哉? 使秦時別有此事,何其相類若此?唐僧貫休乃據以 作詩云:「築人築土一萬里,杞梁貞婦啼嗚嗚。」則竟以 杞梁為秦時築城之人,似并《左傳》《孟子》而未讀者矣。 古詩「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崔豹《古今注樂府》:「《杞 梁妻》者,杞殖妻妹朝日所作也。殖戰死,妻曰:『上則無 父,中則無夫,下則無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聲長哭。 杞都城感之而頹,遂投水死。其妹悲姊之貞操,乃為 作歌,名曰《杞梁妻》焉。梁,殖字也。按此則又云:『杞之都 城,《春秋》杞成公遷於緣陵,今昌樂縣。文公又遷於淳 于,今安丘縣。其時杞地當已入』」齊,要之非秦之長城 也。

《四川總志》:「龍安府平武縣烈婦崖,舊名興文閣,山路 盤陡,下臨急湍。明永樂五年,諸生嚴庸妻袁氏哭夫 自溺于此,因名。」

《達州志》:「趙烈女墓在鳳凰山烈女峰下。正德間,大司 馬洪鍾提兵勦賊,屯于此,一卒誤寢於塚上,遂發狂 疾。譚仲義詩云:『枯骨隔壤猶嗔宿,況在當年肯辱身』。」 《五臺縣志》:「康熙十八年,臺城南門產雙白燕,往來城 樓,數日飛去,不知所向。時有羅清妻沈氏死節,邑令 陳公為沈氏設醮,夢沈夫婦衣白衣謝階下,人以為」 白燕即羅清夫婦所化云。

《湖廣通志》《兩山墨談》云:「『偶閱《荊州府志》,載彝陵州有 浣紗河,云:昔伍子胥奔吳,道遇浣紗女,即其地,後人 立子胥廟於此』。按《吳越春秋》,伍員初逃楚難,越昭關, 至江,漁父渡之,遂行入吳,乞食溧陽。會女子擊綿於 瀨水之上,筥中有飯,女子長跪獻之,子胥已餐而去, 顧謂女子曰:『掩夫人之壺漿,無令其露』。女子歎曰:『妾 獨與母居三十年,自守貞明,不願從適,何宜饋飯與 丈夫,虧越禮義?妾不忍也』。」乃自投瀨水而死。後員入 郢還,過瀨水之上,欲報女子以百金,而不知其家,投 金水中而去。又按張勃《史記註》,子胥乞食處在丹陽 溧陽縣,有投金瀨。唐時立貞女祠其上,李太白為之 記。是子胥遇浣女之地,在溧陽無疑。若彝陵則春秋 楚之西境,其西北乃適秦入蜀之路。概之於吳,風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