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1 (1700-1725).djvu/2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二千餘里,安得即至?不知其有神力也。乃以衣授之

曰:「汝送與兄,取其垢衣來。」谷女如其言,果取垢衣來。 自是送餉,日以為常。谷女常牧一白豬,一日謂家人 曰:「軍回矣。」遂騎白豬,化為象,騰空而去。

《離魂記》:「天授三年,清河張鎰,因官家于衡州,性簡靜, 寡知交,無子,有女二人,其長早亡。幼女倩娘,端妍絕 倫。鎰甥太原王宙,幼聰悟,美容範,鎰常器重之曰:『他 時當以倩娘妻宙』。後各長成,宙與倩娘常私感想於 寤寐間,家人莫知其狀。後有賓祭之,選者求之,鎰許 焉。女聞而鬱抑,宙亦深懷恚恨,託以當調詣赴京,止」 之不可,遂厚遣之。宙悲慟,決別上船。日暮至江郭。夜 方半,宙不寐,忽聞岸上有人行聲甚速。須臾至船,問 之,乃倩娘,跣足步行而至。宙驚喜執手,問其從來。泣 曰:「君厚意如此,寢食相感。今將奪我此志,思將殺身 奉報,是以亡命來奔。」宙非意所望,欣躍特甚。遂匿倩 娘於船中,連夜遁去。倍道兼行至蜀。凡五年,生兩子, 與鎰絕信。其妻思父母,常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 負,棄大義而奔,君今已五年,恩慈間阻,覆載之下,胡 顏獨存!」宙哀之曰:「將歸,無苦也。」遂俱歸衡州。既至,宙 獨身先至鎰家,首謝其事。鎰大驚曰:「倩娘疾在閨中 數年,何詭說也?」宙曰:「見在舟中。」鎰促使人驗之,果見 倩娘顏色怡暢,訊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異之,疾走 報鎰室中。女聞之喜而起,飾裝更衣,笑而不語,出與 相迎,翕然合為一體,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常,祕 之,惟親戚間有潛知之者。後四十年,夫妻皆喪,二子 並孝廉擢第至丞、尉。

《貴縣志》劉三妹者,一善歌之佳人也。余不知其由來。 癸卯清明日,因訪友於西山楊氏,路經山谷,惟見春 色撩人,紫綠萬狀,輕煙薄霧,山突天平。須臾入坳,即 仙女寨。忽聞層巒之上,有聲嗚嗚然,若斷若續,響振 林木。四顧無人,青峰滿目。遠盼山顛,惟二石人偶坐, 心頗異之。嗚呼噫嘻,無人有聲,聲在半天,飄渺雲端, 意者其仙籟乎?傾耳細聽,隨聲仰望,或隱或現。遙見 人影三五成群,互歌相答。惟聞嗚嗚聲,而不知其所 歌何調,何奇幻若此乎。時即抵友家,見一叟,童顏鶴 髮,彷彿仙狀。余揖而問焉,叟曰:「余即子友之叔祖,年 八十八矣。」余因問:「山上之歌聲胡為而來也?」叟曰:「此 村中少婦採茶答歌相戲爾。」余曰:「何其音之嬌嬈耶?」 叟曰:「此地古有歌仙,故鄉中所生男婦多善歌。」余曰: 「歌仙為誰,願叟為我詳言之。」叟曰:「余少年時頗學歌, 故詳其事,但傳本已付祖龍矣。夫仙女三妹,係漢劉 晨之裔,其父尚義,流寓斯土,生三女,長大妹、次二妹 亦善歌,早適有家,而歌不傳。至少女三妹,生於唐中 宗神龍之元年,甫七」歲,即好筆墨,慵事針黹,聰明敏 達,時人呼為「女神童。」年十二,能通經傳,而善謳歌。父 老奇之,偶指一物索歌,頃刻立就,不失音律。櫻桃之 口,不讓樊素,真可欺莫愁而壓永新。是韓娥之繞梁, 陶姜之黃鵠,皆不足羨也。爰是數百里之能歌者,莫 不聞風而來,迭為唱和。或一日,或二日,即罄腹結舌 而走,而歌仙之名,遂由此盛也。年十五,其父受聘於 林氏,和歌者仍終日填門,無一較勝。至其貌,光彩動 人,見者無不神魂飄蕩,但授受之禮甚嚴,終不可犯。 年十七,將于歸,忽朗陵白鶴鄉一少年秀才,姓張名 偉。望者聞歌仙之名而慕焉,不辭跋涉,登門叩訪,禮 尊賓主,言談舉止,皆以歌為節。鄉人敬之。特架一臺, 置二人於上,一唱《陽春》,一唱《白雪》,流風激楚,不分高 下,豈僅停雲,即星辰亦為之下矣。頓使觀聽者男婦 不啻數百,環堵重重。於是日夕竟忘寢食,而歌聲不 歇,人人艷賞,聲振於野,往來雜三妹曰:「此臺太低, 人聲喧囂而失韻,致請陟山頂,與君子長歌七日,何 如?」秀才曰:「既蒙不棄,願步追隨。」二人徑登山頂,偶坐 而歌,若出金石,聲聞於天。至七日望,則見其形而不 聞其聲矣。鄉人曰:「二人競歌已久,可請下山。」乃遣數 童登山以請,而童子訝然報曰:「奇哉,奇哉,二人化石 矣。」眾皆驚駭,莫不親詣羅拜乞庇「焉。其所許林氏夫, 聞而疑異,即登山以驗,旁立長笑,亦化為石。今山巔 之《石偶》三人者,即當時昇仙之遺跡也。故吾鄉之善 歌,皆鍾二仙之英靈。余得聞自先人,考之故老,始備 詳其事,非敢誣也。子當識之。」余喟然歎曰:「異乎叟之 所言也!其真耶?其非真耶?謂其真也,而《書志》不足徵 信;謂其非真也,而」石像猶存,遺響躍躍。即此以觀,則 知武昌之「望夫石」,宜都之《攘袂峰》,皆此類也。予於斯 益信。茲吾郡司理吳公採風至此,訪歌仙之跡,命為 傳以紀之。

《朝野僉載》:「景龍中,瀛州進一婦人,身上隱起浮圖塔 廟、諸佛形像。按察使進之,授五品,其女婦留內道場。」 逆韋死後,不知去處。

《揚州府志》:「泰州人王冶,居天目山時,有五色鹿產一 女於山左草間,冶聞啼聲往視之,見鹿乳焉。冶養於 菴。至七歲,為築鹿女臺居之。冶飛昇後,女欲南渡,邑 人餞之橫浦云。後百年復來,履江水而去。唐景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