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1 (1700-1725).djvu/30

此页尚未校对

先生顧其徒曰:「此人風疾來此相諠。眾可拽出,又復 入,汝共唾之。」村童數十競來唾其面,韋亦不敢拭,歡 然復拜,言誠懇切。先生曰:「吾聞風狂之人,打亦不痛, 諸生為吾痛擊之。」村童復來群擊,痛不可堪。韋執笏 拱立,任其揮擊。擊罷,又前哀乞,又敕其徒倒拽,出而 復入者三。先生謂其徒曰:「此人乃實知吾有術,故此 相訪。汝今歸,吾當救之耳。」眾童既散,謂韋曰:「官人真 有心丈夫也。為妻之冤,甘心屈辱。感君誠懇,當為檢 尋。」因命入房。房中鋪一淨席,席上有案,置香一爐,爐 前又鋪席。坐定,見黃衫人引向北行數百步,入城郭, 閭里,諠鬧一如都會。又北有小城,城中樓殿巍峨若 王居,衛士執兵立者、坐者各數百人。及門,門吏通曰: 「前湖州參軍韋某。」乘通而入,直北正殿九間,中一間 捲簾設床案,有紫衣人南面坐者。韋入,向坐而拜,起 視之,乃田先生也。韋復訴冤。左右近西通狀,韋乃趨 近西廊,又有授筆硯者,執為訴詞。韋問當衙者,曰:「王 也。」吏收狀上殿,王判曰:「追陳將軍。」仍檢過狀。判狀出, 瞬息間,通曰:「陳將軍到」,衣甲仗鉞,如齊氏言。王責曰: 「何故狂殺平人?」將軍曰:「自居此室,已數百歲,而齊擅 穢,再宥不移,忿而殺之,罪當萬死。」王判曰:「明晦異路, 理不相干,久幽之鬼,橫占人室,不相自省,乃殺無辜, 可決一百,配流東海之南。」案《吏過狀》曰:「齊氏祿命,實 有二十八年。」王命呼阿齊問:「陽祿未盡,理合卻回,令 將放歸,意欲願否?」齊氏曰:「誠願卻回。」王判曰:「付案勒 回。」案吏咨曰:「齊氏舍宅破壞,回無所歸。」王曰:「差人修 補。」吏曰:「事事皆隳,修補不及。」王曰:「必須放歸。」出門商 量。狀過頃,復入曰:「惟有放生魂去,此外無計。」王曰:「魂 與生人事有何異?」曰:「所以有異者,唯年滿當死之日, 病篤而無屍耳,他並同。」王召韋曰:「生魂只有此異。」韋 拜請之,遂令齊氏同歸,各拜而出。黃衫人復引南行。 既出其城,若行崖谷,足跌而墜,開目即復跪在案前, 先生者亦據案而坐。先生曰:「此事甚秘,非君誠懇不 可致也。然賢夫人未葬,尚瘞舊房,宜飛書葬之,到即 無苦,慎勿言于郡。苟微露於人,將不利於使君爾。賢 閣只在門前,便可同去。」韋拜而出,其妻已在馬前矣。 此時卻為生人,不復輕健。韋擲其衣馱,令妻乘馬,自 跨衛從之。且飛書於郡,請葬其柩。使君始聞韋之將 到也,設館施繐帳以待之。及得書驚駭,殊不信然。彊 葬之,而命其子以肩輿迓焉。見之益悶,多方以問,不 言其實。其夜醉韋以酒,迫而問之,不覺具述。使君聞 而惡焉,俄而得疾,數月而卒。韋潛使人覘田先生,不 知所在。齊氏飲食生育,無異於常,但肩輿之夫,不覺 其有人也。余聞之已久,或未深信。太和二年秋,富平 尉宋堅塵因坐中言及奇事,客有鄜王府參軍張奇 者,即韋之外弟,具言斯事,無差舊聞。且曰:「齊嫂見在, 自歸後已往拜之。」精神容飾,殊勝舊日。冥吏之理于 幽晦也,豈虛言哉。

《全唐詩》:太和中,閿鄉主簿沈恭禮,攝湖城尉。有人自 稱李忠義,江淮人。傭於此。客死,丐祈一食兼一小帽, 恭禮許之。忠義曰:「此廳人居多不安。有一女子,年可 十七八,名曰密陀僧,來參甚,不可與交。言少間,果有 一女子來,微笑轉盼自薦,恭禮不顧。女吟云:『黃帝上 天時,鼎湖元在茲。七十二玉女,化作黃金芝』。恭禮又」 不顧,逡巡而去,在湖城每夜輒來。後歸閿鄉,亦隔夜 一至。一年餘方漸稀,然終不能為患也。

《會昌解頤錄》:劉立者,為長葛尉,其妻楊氏忽一日泣 謂立曰:「我以某日當死,且以小女美美為託,曰:『他日 美美長成,望君留之三二年』。」其夕,楊氏卒。及罷官,寓 居長葛已十年矣。有縣令某者,邀立往郭外看花,令 立先去,舍趙長官莊。行二三里,見一杏園中有婦女 十數人,立駐馬觀之,有一女年可十五六,亦近敗垣 中。窺立至趙長官宅。入門,主人移時方出,曰:「適女子 與親族看花,忽中暴疾,所以不果奉迎。」坐未定,有一 青衣與趙耳語。趙起入內,聞趙公嗟嘆之聲,乃問立 曰:「君某年為長葛尉,婿楊氏乎?」曰:「然。」「有女名《美美》」,「僕 名秋筍乎?」曰:「然。」趙又歎息驚異。旋有人喚秋筍入宅 中,見一女涕泣謂曰:「美美安否?」對曰:「無恙也。僕亦訝 之。」徐問趙曰:「某未省與君相識,何故知其行止也?」趙 乃以實告,曰:「女適看花,忽若暴卒。既蘇,自言前身乃 公之妻也。適窺見公,不覺悶絕,立欷歔久之。」須臾,縣 令亦至,眾俱集,趙白其事,眾咸異之。立曰:「某今年尚 未高,亦有名官,願與小娘子尋隔生之好。」眾共成之, 於是成婚,而美美長於母三歲矣。

《宣室志》:通州王居士有道術。會昌中,刺史鄭君有幼 女,甚念之,自幼多疾,若神魂不足者。鄭君因請居士, 居士曰:「此女非疾乃生,魂不歸其身。」鄭君訊其事,居 士曰:「某縣令某者,即此女前身也。當死數歲矣,以平 生為善,幽冥祐之,得過期,今年九十餘矣。令歿之日, 此女當愈。」鄭君急使人馳訪之,其令果九十餘。後其 女忽若醉寤,疾愈。鄭君又使往驗,令果以女疾愈之 日無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