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1 (1700-1725).djvu/32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片石刻篆字,開皇二年渭州刺史張崇妻夫人王氏

墓也。其銘云:「車道之北,邽山之陽。深深葬玉,鬱鬱埋 香。刻斯」貞石,煥乎遺芳。地變陵谷,嶮歷城隍。乾德丙 年,壞者合郎。是歲。乾德六年丙子歲,合郎王承檢小 字。

《養痾漫筆》:太原王仁裕家遠祖母約二百餘歲,形質 纔三四尺,兩眼白睛皆碧,飲啗甚少,夜多不睡,每月 餘忽不見,數日復至,亦不知其來往之跡。床頭有一 柳箱,可尺餘,封鎖甚密,人未嘗得見其中物。嘗戒諸 孫曰:「如我出,慎勿開此箱,開則我不回也。」諸孫中有 一無賴者,一日醉酒而歸,祖母不在,徑詣床頭取封 鎖柳箱開之。其中止有一小鐵箆子,餘無他物。自此 祖母竟不回矣。

《稽神錄》:「洪州醫博士馬思道病篤,忽自歎曰:『我平生 不省為惡,何故乃為女子?今在條子坊,朱氏婦所託 生矣』。其子試尋之,其家婦果娠,乃作襁褓以候之。及 思道卒,而朱氏㝃,實女子也。」 《武進縣志》:「高安劉騭有妹白烏頭,生十七年而沒。烏 頭之姊,嫁常州團練使孫金為妾。偶從金女會宴大 將軍陳某家,見烏頭在」側,問其從來,云:「為人掠至岳 州,嫁得北來軍士,任某從至此耳。」金通信於騭,騭來 毘陵省之,相見悲泣,容貌如故,曰:「幸得二兄來,證我 是人,向者姊,幾呼為鬼矣。」騭密問:「汝實已死,那得在 此?」對曰:「兄萬勿為此問,我將不得相見。」騭遂不敢言。 任亡改適,軍士羅集,移隸江州。顯德五年,周陷淮南, 不知所在。

《遺史紀聞》:太子中允王綸有女十八,一日晝寢若魘, 有物憑附而語,稱「清非生。」呼其女為燕華君,能三十 六體大篆,又能詩,後數月如故。皆不能記矣。

《韶州府志》:「韓氏之族九女皆處子,曰信貞、慧貞、修貞、 守貞、慕貞、靜貞、妙貞、清貞、潔貞。常靜室養蠶。太平興 國二年三月三日,往巾子峰巖畔採桑,遇暴風雷雨 奄至,陰晦,失道入巖,避之忘歸。其夜半,鄉人共聞有 樂聲從西北來,自雲中降於巖。次日覺有異香。時樵 人蘇福保等亦以雨迷路,宿峰側,聞樂聲。次早過巖」, 見諸女衿服若蟬,脫然身已去矣。惟有一詩于巖壁 間云:「共作雲仙侶,俱辭世界塵。靜思前日事,拋卻幾 年身。」福保還報韓氏,其父母共往視之,巖已闔矣,號 哭莫追。有一女於巖內呼其父曰:「無憂,我當為土地 神。」至今韶州府行院內有韓家土地之名。初時嘗有 仙樂綵仗,霓旌絳節,鸞鶴紛紜,降於峰巔。鄉民遇旱, 赴巖前祈禱,輒有應。咸平四年,鄧瑛始創亭曰「會仙」, 有碑記,歲久字跡莫辨。咸淳五年,韓重保別立廟於 峰下,以便祭祀。凡祈雨,必沐浴齋戒。先一日,巫師焚 牒于廟,次詣巖旁,俟其蜥蜴大小數十,旋繞而出。巫 師取一二置盆水,鼓樂導迎以歸。官民羅拜,雨立至。 後之傳者又以為韓、趙、羅三姓九女,要其蛻化靈應, 無可疑者。

《淮安府志》:「天妃,林姓,世居莆田縣之湄州嶼,五代唐、 晉時都巡檢林愿之第六女也。母王氏。」前編修槁城 倪中記云:「女生於宋太平興國四年三月二十三日 始生而地變紫,有祥光異香,通悟祕法,預知休咎事。 鄉民以疾告輒愈。長能乘席渡海,乘雲游島嶼間,人 呼曰神女,又曰龍女。景德三年十月初十日昇化,是」 後常衣朱衣,飛翻海上。里人祠之,雨暘應禱。

《碧雞漫志洞微志》云:「屯田員外郎馮敢,景德三年為 開封府丞,撿澇戶田,宿史胡店,日落,忽見三婦人過 店前,入西畔左佛堂,敢料其鬼也。攜僕王侃詣之,延 坐飲酒,稱二十六舅母者,請王侃歌送酒,三女側聽, 十四姨曰:『何名也』?侃對曰:『喝馱子』。十四姨曰:『非也。此 曲單州營妓教頭葛大姐所撰新聲,梁祖作四鎮時』」, 駐兵魚臺,值十月二十一日生日,大姐獻之。梁祖令 李振填詞,付後騎唱之,以押馬隊,因謂之《葛六姐》。及 戰得勝,因始流傳河北,軍中競唱以押馬隊,故訛曰 《喝馱子》。莊皇入洛,亦歌此曲,謂左右曰:「此亦古曲,葛 氏但更五六聲耳。」

《四川總志》:宋雅州黃氏女,少好清虛,辟穀茹柏。年及 笄,父母欲嫁之,女即飄然赴水而死。父母思之,忽從 雲中現形,致詞曰:「妾本上清侍書姬也,因小過謫下 人間,今復還仙班矣。」言訖而去。事詳於五福太一殿 詩。

《朱蛇記》:慶曆中,管城人李元,舟過吳江,岸旁見小朱 蛇為牧童所困,元以百錢售,得放茂草中。明年復經 吳江,步長橋上有展刺來謁,稱進士朱俊,曰:「大人願 見君子,敢爾相邀。」乃相從過橋,已有彩舫艤岸,拉元 登舟,行如飛,俄至一山,候吏數十乘,元以肩輿,倏見 臺殿如王侯,居一人高冠道服立殿上,吏曰:「此吾王 也。」元升殿再拜,王答曰:「小子閒遊江岸,不幸為頑童 所辱,賴君子救之,恩莫可忘。吾有女未笄,今以適君, 當得其助。」又以白金遺元,乃別去,與女升舟,少頃至 長橋,女自言小字雲姐,年十三,言笑慧敏。後二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