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僧靜傳》:僧靜為北徐州刺史,買牛給貧人耕種。 《梁書孔子袪傳》:「子袪,會稽山陰人。少孤貧好學,耕耘 樵採,嘗懷書自隨,投閑則誦讀,勤苦自勵,遂通經術。」 《南史張興世傳》:興世為方伯父仲子,由興世致位給 事中,興世欲將往襄陽,愛鄉里,不肯去,嘗謂興世曰: 「我雖田舍老公,樂聞鼓角,汝可送一部,行田時吹之。」 興世素恭謹畏法,譬之曰:「此是天子鼓角」,非田舍公 所吹。
《陳書程靈洗傳》:「洗進號安西將軍,封重安縣公。性好 播植,躬勤耕稼,至於水陸所宜,刈穫早晚,雖老農不 能及也。」
《唐書陸龜蒙傳》:龜蒙有田數百畝,屋三十楹。田苦下 雨,潦則與江通,故常苦饑,身畚鍤薅刺無休時。或譏 其勞,答曰:「堯舜黴瘠,禹胼胝,彼聖人也,吾一褐衣,敢 不勤乎?」
《雲仙雜記》:琴叟耕鳳嶺之田,以虎紋巾裹犁,推之曰: 「勞吾躬耕,山神必以豐年相報。」已而果然。
青、齊間,遇春耕,則飼牛以「天麻飯」,仍用錦縷繫於角 上。
《五代史馮道傳》:道莊宗時拜道戶部侍郎,充翰林學 士。後解學士,居父喪,歲饑,悉出所有以賙鄉里,而退 耕於野,躬自負薪。有荒其田,不耕者與力不能耕者, 道夜往,潛為之耕,其人後來媿謝,道殊不以為德。服 除,復召為翰林學士。明宗即位,拜道中書侍郎,同中 書門下平章事。天成、長興之間,歲屢豐熟,中國無事, 「明宗問曰:『天下雖豐,百姓濟否』?道曰:『穀貴餓農,穀賤 傷農』。」因誦文士聶夷中《田家詩》,其言近而易曉。 《宋史張去華傳》:「去華字信臣,開封襄邑人。父誼字希 賈,好學,不事產業,既孤,諸父使督耕壟上,他日往視 之,見閱書於樹下,怒其不親穡事,詬辱之。誼謂其兄 曰:『若不就學於外,素志無成矣』。」遂潛詣洛陽龍門書 院,與宗人沆、《鑾、湜》結友,故名聞都下。
《岳飛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世力農,父和,能節食 以濟饑者。有耕侵其地,割而與之,貰其財者,不責償。 《辛棄疾傳》:棄疾嘗謂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北方 之人,養生之具不求於人,是以無甚富甚貧之家。南 方多末作以病農,而兼并之患興,貧富斯不侔矣。故 以稼名軒。
《姚宗明傳》:「宗明,河中永樂人也。其十世祖栖雲,當唐 貞元中調卒戍邊。栖雲之父語其兄曰:『兄嗣未立,可 無往。某幸有子,請代兄行。遂戰沒塞上。時栖雲方三 歲,其母再嫁,栖雲養於伯母。既長,事伯母如其母。伯 母亡,栖雲葬之,又招魂葬其父,痛其父死於邊,乃廬 於墓次,終身哀慕不衰。縣令蘇轍以俸錢買地開阡』」, 刻石表之。河中尹渾瑊上其事,詔加優賜,表其門,名 其鄉曰「孝悌」,社曰「節義」,里曰「敬愛。」栖雲生岳,岳生君 儒,君儒生師正,自岳至師正,四世廬墓,五世孫曰厚, 六世曰雅,七世曰文,八世曰敬真,九世曰直,十世曰 宗明。當慶曆初,有司以姚氏十世同居聞於朝,仁宗 詔復其家。十一世孫用和,十二世孫士明,十三世孫 德。自宗明至德又三世,自慶曆以後又五十餘年,而 其家孝睦不替。姚氏世為農,無為學者,家不甚富,有 田數十頃,聚族百餘人,子孫躬事農桑,僅給衣食,歷 三百餘年無異辭者。經唐末、五代兵戈亂離,而子孫 保守墳墓,骨肉不相離散,求之天下,未或有焉。 《杜生傳》:杜生者,潁昌人,莫知其名,縣人呼為杜五郎。 所居去縣三十里,不出門者三十年。黎陽尉孫軫往 訪之,問所以為生,曰:「昔時居邑之南,有田五十畝,與 兄同耕。迨兄子娶婦,度所耕不足贍,乃盡以與兄,而 攜妻子至此,蒙鄉人借屋,遂居之,惟與人擇日,又賣 醫藥以給餰粥亦有時不繼。後子能耕,荷長者見憐, 與田三十」畝,使之耕,尚有餘力,又為人傭耕,自此食 足。鄉人貧以醫術自業者,多念己食既足,不當更兼 他利,由是擇日賣藥,一切不為。
裴啟《語林》:「有周犨噴者,貧而好道,夫婦夜耕。」
《見聞錄》:洪武時,吳琳為戶部尚書,尋以老致仕。既家 居,朝廷嘗遣使察之。使者潛至其旁舍,見一農人孤 坐小几,起而拔稻秧,徐布於田,貌甚端謹。使者乃問 曰:「此有吳尚書者在家否乎?」農人斂手對曰:「琳是也。」 使者還以其狀聞,上益重之。
農部雜錄
《書經仲虺之誥》:「肇我邦于有夏,若苗之有莠,若粟之 有秕。」〈注〉治我商家,國于夏世。欲見翦除。若莠生苗。若 秕在粟,恐被鋤治簸颺。
《盤庚》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惰農自安,不昏作勞, 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
《洪範》五行:「土爰稼穡」,稼穡作「甘。」
《大誥》:「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穫?」〈注〉以耕田喻之。 父既反土而菑矣。其子乃不肯為之播種。況肯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