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3 (1700-1725).djvu/150

此页尚未校对

《中論》:「獨思則滯而不通,獨為則困而不就。善釣不易 地而得魚,君子不降席而追道。」

文王遇姜公於渭濱,皤然皓首,垂竿而釣。文王得之, 「灼若袪雲而見日,霍若開霧而觀山。」

桓範《世論》:「水則有波,釣則有磨,我欲更之,無如之何。」 言物動而釁已彰,形行而跡已著。

《釣巨魚》不使嬰兒輕預,非不親,力不堪也。

《述異記》:城陽縣城南有堯慶都墓,廟前一池,魚頭間 有印文,謂之「印頰魚。」若非祀者,捕而不得。

《酉陽雜俎》:秀才顧非熊言:「釣魚當釣其旋繞者,失其 所主,眾鱗不復去,頃刻可盡。」

南海諸郡人,至八九月,於池塘間采魚子,著草上,懸 於竈煙上。至二月春雷發時,卻收草浸於池塘間,旬 日內如蝦䗫子狀,鬻於市,號「魚種。育池塘間」,一年內 可供口腹也。

《嶺表錄異》:「新瀧等州山田,揀荒平處,以鋤鍬開為町 畽,伺春雨,丘中貯水,既先買鯇魚子散於田內,一二 年後,魚兒長大食草,根根並盡。既為熟田,又收魚利 及種稻,且無稗草,乃齊民之上術也。」

《槁簡贅筆》:「唐人酒戲極多,釣鼇竿堂上五尺,庭中七 尺,紅絲線擊之,石盤盛諸魚四十品,逐一作牌子,刻 魚名,各有詩於牌上。或一釣連二物,錄事擇其一,以 行勸罰焉。」

《後山談叢》:詩云:「惟寡婦之笱,寡婦乃用笱爾。古之漁 笱亦有制也。」

《老學庵筆記》:張芸叟作《漁父》詩曰:「家住采江邊,門前 碧水連。小舟勝養馬,大罟當耕田。保甲元無籍,青苗 不著錢。桃源在何處?此地有神仙。」蓋元豐中謫官湖 湘時所作,東坡取其意為《魚蠻子》云。

《野客叢談》:徐師川云:「張志和《漁父詞》曰:『青蒻笠,綠蓑 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顧況《漁父詞》曰:『新婦磯邊月明, 女兒浦口潮平』。故魯直取張、顧二詞合為《浣溪沙》曰: 『新婦磯邊眉黛愁,女兒浦口眼波秋,驚兒錯認月沉 鉤,青蒻笠前無限事,綠蓑衣底一時休,斜陽細雨轉 船頭』。東坡曰:『魯直此詞,清新婉麗,其最得意處,以山』」 光水色贊玉肌花貌,真得漁父家風。然才出新婦磯, 便入女兒浦,此《漁父》無乃太闊乎?僕觀權德輿詩,亦 曰「新婦磯頭雲半斂,女兒灘畔月初明。」新婦磯對女 兒浦,唐人不止顧況。

《能改齋漫錄》:《大唐新語》曰:「漁具總曰笭箵。」《唐書·元結 傳》載自釋語曰:「能帶笭箵,全獨而保生;能學聲齖,保 宗而全家聲也。」如此漫乎非耶?語皆協韻,故箵音平 聲,與「生」相協。今《唐書音釋》仍作「弊挺切」,誤矣。故蘇子 美《松江觀釣詩》云:「鳴榔莫觸蛟龍睡,舉網時聞魚鱉 腥。我實宦游無況者,擬來隨爾帶笭箵。」皆作平聲。今 《韻略》不收此字。

《雞肋編》:釣絲之半,繫以荻梗,謂之浮子。視其沒,則知 魚之中釣。韓退之《釣魚詩》云:「羽沉知食駚。」則唐世蓋 浮以羽也。

《竹溪逸民傳》:逸民間私謂其友曰:「吾於世味愈孤矣, 將漁於山,樵於水矣。」其友疑其誕,逸民曰:「樵於水,志 豈在薪;漁於山,志豈在魚?是無所利也。無所利,樂矣。」 《考槃餘事》:江上一蓑,釣為樂事。釣用綸竿,竿用紫竹。 綸不欲大,竿不宜長,但絲長則可釣耳。豫章有叢竹, 其節長而直,為竿最佳,長七八尺,敲針作鉤,所謂「一 鉤掣動滄浪月,釣出千秋萬古心」,是樂志也。意不在 魚,或於紅蓼灘頭,或在青林古岸,或值西風撲面,或 教飛雪打頭,於是披羽蓑,頂羽笠,執竿煙水,儼在米 芾《寒江獨釣圖》中。比之嚴陵、渭水,不亦高哉!

《太平清話》:「吾鄉荇菜,爛煮之,其味如蜜,名曰『荇酥。郡 志不載,遂為漁人野夫所食』。」

《漁父圖》,仲姬題云:「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 由。爭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風歸去休。」子昂和云:「渺渺 煙波一葉舟。西風木落五湖秋。盟鷗鷺,傲王侯。管甚 鱸魚不上鉤。」

《田家雜占》漁者網得死鱖,謂之水惡,故魚著網即死 也。口開主水,立至易過,口閉來遲,水旱不定。

漁部外編

《列子湯問篇》:「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 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絃九野之水,天 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其中有五山焉,一 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其 山高下周旋三萬里,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間相 去七萬里,以為鄰居焉。其上臺觀皆金玉,其上禽獸 皆純縞。珠玕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 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