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3 (1700-1725).djvu/81

此页尚未校对

《堈碓圖說》

堈碓,以堈作碓臼也。《集韻》云:「堈,甕也。又作缸。」其制:先 掘埋堈坑,深逾二尺,次下木地釘三莖,置石於上,後 將大磁堈穴透其底,向外側嵌坑內埋之。復取碎磁 與灰泥和之,以窒底空,令圓滑如一。候乾透,乃用半 竹篘,長七寸許,徑四寸,如合脊瓦樣。但其下稍闊,以 熟皮周圍護之。取其滑也倚於堈之下脣。篘下兩邊以石 壓之。或兩竹竿刺定,然後注糙於堈內,用碓木杵杵頭 鐵團束之囤內置四大牙釘稍臥之搗於篘內,堈既圓滑,米自翻倒。簌 於篘內,一搗一簌,既省人攪,米自勻細。然木杵既輕, 動防狂迸。須於踏碓時,已起而落,隨以左足攝其碓 腰,方得穩順。一堈可舂米三石,功折常碓累倍。始於 浙人,故又名「浙碓。」今多於津要商旅輳集處所,可作 連屋置百餘具者,以供往來稻船、貨糶粳糯及所在 上農之家,用米既多,尤宜置之。

礱磨

礱磨

{{{2}}}

{{{2}}}

《礱磨圖說》

礱礧,穀器,所以去穀殼也。淮人謂之「礱」,江浙之間謂 之礱。編竹作圍,內貯泥土,狀如小磨,仍以竹木排為 密齒,破穀不致損米。就用拐木竅貫礱上掉軸,以繩 懸檁上,眾力運肘以轉之,日可破穀四十餘斛,方謂 之「木礧。」石鑿者謂之「石木礧礱。」「礧」字從石,初本用石, 今竹木代者亦便。又有廢磨,上級已薄,可代穀礱,亦 不損米。或人或畜轉之,謂之「礱磨。」復有畜力挽行大 木輪軸,以皮弦或大繩繞輪兩周,復交於礱之上級。 輪轉則繩轉,繩轉則礱亦隨轉。計輪轉一周,則礱轉 十五餘周。比用人功,既速且省。

輾

《碾圖說》

輾。《通俗文》曰:「石碢,轢穀曰輾。」《後魏書》曰:「崔亮在雍州, 讀《杜預傳》,見其為八磨,嘉其有濟時用,因教民為輾。」 今以糲石甃為圓槽,周迴數丈,高逾二尺,中央作臺, 植以簨軸,上穿榦木,貫以石碢。又用前後二碢相逐, 前備撞木,不致相擊。仍隨帶攪杷,畜力輓行,循槽轉 輾,日得米三十斛。近有法製輾槽法製,川砂石芹泥 與糯粥同膠和之,以為圓槽,下以木棰緩築實,直至 乾透可用。轢米特易,可加前數,此又輾之巧便者。 元扈先生曰:「後魏臣工,最多留心民事者,將上意所 先耶?抑兩漢之遺人也?」亮為僕射時,奏於張方橋東 堰穀水造磑磨三十區,其利十倍,國用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