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4 (1700-1725).djvu/13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二十二卷目錄

 醫部彙考二

  黃帝素問二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藝術典第二十二卷

醫部彙考二

《黃帝素問二》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馬蒔曰:「《靈樞》營衛生會篇言宗氣積於上焦,營氣出於中焦,衛氣出於下焦。」 蓋積陽為天,積陰為地,人稟天地之氣而生,亦有陰陽二氣。陽氣者,衛氣也,由下焦之氣,陰中有陽者,從中焦之氣以升於上焦,而生此陽氣,故謂衛氣出於下焦,又謂濁者為衛是也。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出於足太陽膀胱經睛明穴,而晝行於手足六陽經,夜行於手足六陰經,如本篇所謂「陽氣者,一日而主外」 等語是也。惟其不隨宗氣同行於經隧之中,而自行於各經皮膚分肉之間,故又謂之衛行脈外者是也。陰氣者,營氣也。由中焦之氣,陽中有陰者,隨上焦之氣,以降於下焦,而生此陰氣,故謂之營氣出於中焦,又謂清者為營是也。但陰氣精專,而必隨宗氣以同行於經隧之中,始於手太陰肺經太淵穴,而行於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胞絡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而又始於手太陰肺經。故《營衛生會篇》謂之「太陰主」 內,又謂之營行脈中者是也。即本篇有營氣不從之營氣是也。惟此篇「營氣」 之「營」 字,正與《靈樞》「營氣」 之「營」 字同,其餘《素問》「營」 字,俱書「榮」 字,蓋古「營」 「榮」 互書,大義當以「營」 字為是。蓋陰氣在內,如將軍之守營;陽氣在外,如士卒之衛外。本篇有云: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痹論》有云: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此神聖論營衛二氣至精之義也。然二氣均為人之所重,而本篇所重,在人衛氣。但人之衛氣,本於天之陽氣,惟人得此陽氣以有生,故曰生氣通天。惟聖人全此陽氣,而苛疾不起,常人則反是焉,《靈樞》禁服篇云:「審察衛氣,為百病母者」 ,信哉!本篇凡言陽氣者七,諄諄示人以當全此陽氣也。要之陽氣一全。則營氣自從矣。大義當以《靈樞》營衛生會篇。衛氣行篇參看為的。

黃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 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 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 也。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 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 通神明。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 自傷氣之削也。數音朔

王冰曰:外布九州,而內應九竅,故云「九州九竅」 也。五臟,謂五神臟也。五神臟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而此成形矣。十二節者,十二氣也。天之十二節氣,人之十二經脈,而外應之,咸同天紀,故云「皆通乎天氣」 也。十二經脈者,謂手三陰三陽,足三陰三陽也。人生之所運為,則內依五氣以立,然其鎮塞天地之內,則氣應三元以成。三謂天氣、地氣、運氣也。犯謂邪氣觸犯於生氣也。邪氣數犯,則生氣傾危,故保養天真,以為壽命之本也。《靈樞經》曰:「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 此之謂也。春為蒼天發生之主也。陽氣者,天氣也。《陰陽應象大論》曰:「清陽為天。」 則其義也。本天全神全之理,全則形亦全矣。因天四時之氣序,故賊邪之氣弗能害也。夫精神可傳,惟聖人得道者乃能爾。久服天真之氣,則妙用自通於神明也。失,謂逆蒼天清淨之理也。然衛氣者,合天之陽氣也。上篇曰:「陽氣者閉塞」 ,謂陽氣之病,人則竅為閉塞也。《靈樞經》曰:「衛氣者,所以溫分肉而充皮膚,肥腠理而司開闔。」 故失其度,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以衛不營運,故言「散解也。」 夫逆蒼天之氣,違清淨之理,使正真之氣,如削去之者,非天降之人,自為之耳。

馬蒔曰:「此帝言人氣通乎天氣,惟聖人全此天氣,以固壽命之本,而眾人則失之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人之本也。天以陰陽生萬物,而人之生也,本於陰陽。故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之在地者曰九州;氣之在人者曰九竅。陽竅在頭者七,耳二目二,鼻二,口一。陰竅之在下者二:前陰後陰也,曰五臟。心肝脾肺腎也」 ,曰「十二節。」 手有三陰三陽經。足有三陰三陽經也。皆以通乎天氣者也。其所以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