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4 (1700-1725).djvu/84

此页尚未校对

暮世之治病也則不然。治不本四時,不知日月,不審 逆從,病形已成,乃欲微鍼治其外,湯液治其內。粗工 兇兇,以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復起。

王冰曰:「四時之氣,各有所在,不本其處而即妄攻,是反古也。《四時剌逆從論》曰:『春氣在經脉,夏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工當各隨所在而辟伏其邪耳。不知日月者,謂日有寒溫明暗,月有空滿虧盈也』。」 《八正神明論》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是故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 ;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沈。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盛,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氣血也。是故天寒無刺,天溫無凝,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郭空無治,是謂「得時而調之。因天之序,盛虛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曰:『月生而瀉,是謂藏虛;月滿而補,血氣盈溢,絡有留血,命曰重實;月郭空而治,是謂亂經。陰陽相錯,真邪不別,沈以留止,外虛內亂,淫邪乃起,此之謂也』。」 「不審逆從」 者,謂不審量其病可治與不可治也。迨病形已成,乃欲微鍼治外,湯液治內,必至心意粗略,不能精審。兇兇,謂不量事宜之可否也。何以言之?假令饑人形氣贏劣,食令極飽,能不霍乎?豈其與食而為惡耶?蓋為失時過節,非病逆鍼石湯液,失時過節,則其害反增矣。

馬蒔曰:「此言後世治病之失也。言後世治病,不本四時,不知日月,不審逆從,病形已成,乃欲用微鍼以治其外,湯液以治其內,此粗工者兇兇然以為可攻,殊不知舊病未已,而新病又起矣。此後世治病之失其法者如此。」

張志聰曰:「不本四時治,不法五方,五氣也。不知日月,不識陰陽色脉也。不審逆從,不別標本順逆也。上古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暮世之治,病已成而從治之,是猶渴而穿井,不亦晚乎?而粗工兇兇,又妄攻之,是故其邪病未去而妄攻之,新病復起,此暮世之工,不審色脉精氣之盛虛而為治,亦不知標本之法也。」

帝曰:「願聞要道。」岐伯曰:「治之要極,無失色脉,用之不 惑,治之大則逆從到行,標本不得,亡神失國,去故就 新,乃得真人。」帝曰:「余聞其要於夫子矣,夫子言不離 色脉,此余之所知也。」岐伯曰:「治之極於一。」帝曰:「何謂 一?」岐伯曰:「一者因得之。」帝曰:奈何?岐伯曰:「閉戶塞牖, 繫之病者,數問其情,以從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帝曰:「善。」到同倒數音朔

王冰曰:「夫色脉之應,昭然不欺,但順用而不亂紀綱,則治病審當之大法也。逆從到行,謂反順為逆,標本不得,謂工病失宜,以反理到行,所為非順,豈惟治人而神氣受害。若使之輔佐君王,亦令國祚不保康寧矣。去故去逆理之人,就新就明悟之士,乃得至真精曉之人,以全己也。」 一者因得之言,因問而得其神氣也。然後問其所欲而察其是非馬蒔曰:「此詳言治法。以色脉為要之極。而其要之一。惟在於得神而已。神者。病者之神氣也。」

張志聰曰:色脉者,陰陽之道也。臨病人觀色脉,知死生而無嫌疑,治之大法,盡於是矣。此復結前節之義也。「逆從到行」 者,失四時之從逆,寒暑之宜也。「標本不得」 者,不知病之標本,而以本末為助也。言暮世之人,既不能順時調養,又不能治卻其邪,是必神亡而形失矣。夫心藏神,而為一身之主,主明則十二官皆安,「以為天下則大昌,神亡則失國矣。」 《上古天真論》曰:「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 《道書》曰:「神行則氣行,神住即氣住。」 知神氣可以長生,故此篇獨歸重於神焉。去故去其故染之病,就新就其新變化之精神,乃得真人之道,而亦歸於真人。此言暮世之人,能修養其精氣,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帝止知要道,不離於色脉,伯因帝知其要在色脉,故復曰:治之要道,原於至極,總歸一而已矣。一者,神也,得其神,則色脉精氣,因其情意,而亦得閉戶塞牖,無外其志也。神舍於心,心性之動處,是謂情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是以無外其志。數問其情,以從其意,則得其神之存亡矣。「失神者死,得神者生。」 《首篇》論上古真人,呼吸精氣,獨立守神。此篇言往古之人,能移精變氣,以通神明,命曰「聖王。」 暮世之人,去故就新,乃得真人,是精神完固,皆可歸於真人。如神氣散失,雖有良工,無能為已。臨病之士,可不察其色脉神氣,而徒以鍼石湯液為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