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4 (1700-1725).djvu/93

此页尚未校对

捕之者,秋氣,萬物未有畢去,陰氣少,陽氣入,陰陽相搏,故恐也。夏刺秋分,則陽氣入而與陰相搏,故如人將捕之。夏刺冬分,令人少氣,時欲怒。《經》曰:「所謂少氣善怒者,陽氣不治,陽氣不治,則陽氣不得出。」 蓋夏月陽氣外張,而反逆歸於冬分,故不惟病不愈,而更令人少氣善怒也。

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為,起而忘之,秋 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臥,又且善夢,秋刺冬分,病 不已,令人灑灑時寒。

王冰曰:「惕然欲有所為,起而忘者,刺不當,則肝虛故也。心氣少則脾氣孤,故令嗜臥。心主夢,神為之,故令善夢。陰氣上干,故時寒也。」

馬蒔曰:「此舉秋時所刺者,不能法其所在,而反生他病也。秋當刺肺與大腸之皮膚矣。若秋刺春分,則取肝膽之經穴也。肝氣不足,病不能已,令人惕然欲有所為,起而忘之。《四時刺逆從論》云:『秋刺經脈,血氣上逆,令人善忘也。若秋刺夏分,則取心與小腸之絡俞也。病既不已,心氣益少,脾氣亦孤,令人嗜臥,心主夢,故又且善夢也』。」 《四時刺逆從論》云:「秋刺絡脈,氣不外行,令人臥不能動。至若秋刺冬分,則取腎與膀胱之俞竅與分理也。病既不已,陰氣上升,故令人灑灑時寒。」 《四時刺逆從論》云:「秋刺筋骨,血氣內散,令人寒慄。」

張志聰曰:秋主下降,洩春分,是反導其血氣上行,故令人惕然欲有所為。《刺逆論》曰:「秋刺經脈,血氣上逆,令人善忘。」 秋氣在皮膚氣分,刺夏分之絡脉,則氣不外行,故令人益嗜臥。肺藏魄,《經》曰:「魂魄飛揚,使人臥不安而喜夢。」 秋刺冬分,冬主閉藏,而反傷之,則血氣內散,故令人寒慄也。

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臥不能眠,眠而有見。冬刺 夏分,病不愈,氣上發為諸痹。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 善渴。而當作如

王冰曰:「肝氣少,故令欲臥不能眠。肝主目,故眠而如見有物之形狀也。」 氣上發為諸痹,泄脉氣故也。肺氣不足,故發渴。

馬蒔曰:此舉冬時所刺者,不能法其所在,而反生他病也。冬當刺腎與膀胱之俞竅與分理矣。若冬刺春分,則刺肝膽之經穴也。病既不愈,肝氣衰少,故令人欲臥,而臥時又不能眠,雖至眠時,如有所見也。《四時刺逆從論》云:「冬刺經脈,血氣皆脫,令人目不明也。若冬刺夏分,則取心與小腸之絡俞也。病既不愈,而脉」 氣發洩,諸痹當發。《四時刺逆從論》云:「冬刺經脉,血氣外洩,留為大痹。至若冬刺秋分,則取肺與大腸之皮膚也。病既不愈,而肺氣不足,令人火燥而善渴也。」 《四時刺逆從論》云:「冬刺肌肉,陽氣竭絕,令人善渴。」

張志聰曰:春令所以洩冬藏之氣也。人臥則氣歸於陰,而反刺春分以洩之,故令人欲臥不能眠。氣行於陽則目張,行於陰則目瞑,眠有所見者,目不得瞑也。冬主閉藏,夏令浮長,氣應藏而刺夏分,使之外泄,故發為諸痹。痹者,閉也,氣留閉於外而為痛也。腎藏津液,肺乃水之化原,刺秋分,故善渴也。此言五臟之氣,隨時而升降浮沈。非五臟經脈之謂也。

凡刺胷腹者,必避五臟,中心者環死,中脾者五日死, 中腎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膈者皆為傷中,其 病雖愈,不過一歲必死。刺避五臟者,知逆從也。所謂 從者,膈與脾腎之處,不知者反之。刺胷腹者,必以布 憿著之,乃從單布上刺。刺之不愈復刺。刺鍼必肅,刺 腫搖鍼,經刺勿搖,此刺之道也。中去聲憿當作憿

王冰曰﹕:「心肺在膈上,腎肝在膈下,脾象土而居中,故刺胷腹必避之。五臟者,所以藏精神、魂魄、意志,損之則五神去,神去則死至,故不可不慎也。中心環死者,氣行如環之一周則死,謂周十二辰也。中脾五日死者,土數五也。中腎七日死者,水成數六,水數畢當至七日而死。中肺五日死者,金生數四,金數畢當至五」 日而死。五臟之氣,同主一年,膈傷則五臟之氣,互相尅伐,故不過一歲必死。處謂腎著於脊,脾臟居中膈,連於脅際,知者為順,不知者反傷其臟。著以布憿,從單布上刺,形定則不誤中於五臟也。刺之不愈復刺,要以氣至為效也。《鍼經》曰:「刺之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氣至,去之勿復鍼。」 此之謂也。肅謂靜肅。所以候氣之存亡。搖鍼所以出大膿血。勿搖者。以經氣不欲泄也。

馬蒔曰:「此言刺不避五臟者,各有死期,而遂指刺胷腹者之有法也。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凡刺胷腹者,必當避之,苟不避之,則中心者環死,蓋心為君主之官,故其死最速,當周環一日之時而死也。中脾者五日死,蓋以五乃土之生數也;中腎者七日死,蓋六乃水之成數,成數既畢,當至七日也。中肺」 者五日死。蓋四乃金之生數。生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