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5 (1700-1725).djvu/2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三十五卷目錄

 醫部彙考十五

  黃帝素問十五離合真邪論篇第二十七 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 太陰

  陽明論篇第二十九

藝術典第三十五卷

醫部彙考十五

《黃帝素問十五》

《離合真邪論篇第二十七》

馬蒔曰:《內言》經脈合於宿度經水及末,有真氣邪氣等義,故名篇。

朱永年曰:「邪氣入於血脈之中,真氣與邪氣有離有合,故以名篇。」

黃帝問曰:「余聞《九鍼》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 十一篇,余盡通其意矣。《經》言氣之盛衰,左右傾移,以 上調下,以左調右,有餘不足,補瀉於榮腧,余知之矣。 此皆榮衛之傾移,虛實之所生,非邪氣從外入於經 也。余願聞邪氣之在經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岐 伯對曰:「夫聖人之起度數必應於天地,故天有宿度, 地有經水,人有經脈。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 凍,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起,則 經水波涌而隴起。」夫邪之入於脈也,寒則血凝泣,暑 則氣淖澤,虛邪因而入客,亦如經水之得風也。經之 動脉,其至也,亦時隴起。其行於脉中,循循然。其至寸 口中手也,時大時小,大則邪至,小則平,其行無常處, 在陰與陽,不可為度。從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 早遏其路,吸則內鍼,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 吸則轉鍼,以得氣為故。候呼引鍼,呼盡乃去,大氣皆 出,故命曰「瀉。」隴隆同內納同

王冰曰:宿謂二十八宿,度謂天之三百六十五度也。經水者,謂海水、瀆水、渭水、湖水、沔水、汝水、江水、淮水、漯水、河水、漳水、濟水也。以其內合經脉,故名之經水焉。經脉者,謂手足三陰三陽之脉,所以言者,以內外參合,人氣應通,故言之也。《甲乙經》云:「足陽明外合於海水,內屬於胃;足太陽外合於瀆水,內屬膀胱;足少陽外合於渭水,內屬於膽。足太陰外合於湖水,內屬於脾。足厥陰外合於沔水,內屬於肝。足少陰外合於汝水,內屬於腎。手陽明外合於江水,內屬於大腸。手太陽外合於淮水,內屬於小腸。手少陽外合於漯水,內屬於三焦。手太陰外合於河水,內屬於肺。手心主外合於漳水,內屬於心包。手少陰外」 合於濟水,內屬於心也。經水之安靜凝泣,沸溢隴起,而人經脈亦應之,而隨順經脈之動息,因循呼吸之往來,但形狀或異爾。大,謂大於平常之形。診小者,非細小之謂也,以其比大,則謂之小,若無大以比,則自是平常之經氣爾。然邪氣者,因其陰氣則入陰經,因其陽氣,則入陽脈,故其行無常處也。在陰與陽,不可為度者,隨經脈之流運也。三部之中,九候之位,卒然逢遇,當按而止之,即而瀉之,逕路既絕,則大邪之氣,無能為也。按《經》之旨,先補真氣,乃瀉其邪也。何以言之?下文補法,呼盡內鍼,靜以久留。此段瀉法,吸則內鍼,又靜以久留。然呼盡則次其吸,吸至則不兼呼。內鍼之候既同,久留之理復一,則先補之義,昭然可知。《鍼經》云:「瀉曰迎之」 ,迎之意必持而內之,放而出之,排陽出鍼,疾氣得泄。補曰隨之,隨之意若忘之,若行若悔,如蚊虻止,如留如還,則補之必久留也。所以先補者,真氣不足,鍼乃瀉之,則經脉不滿,邪氣無所排遣,故先補真氣令足,後乃瀉出其邪矣。引謂引出,去謂離穴,候呼而引至其門,呼盡而乃離穴戶,則經氣審以平定,邪氣無所勾留,故大邪之氣隨鍼而出也。轉,謂轉動也。大氣,謂大邪之氣錯亂陰陽者也。

馬蒔曰:「此言天有宿度,地有經水,人有經脉,三才相應,而邪入人身,當有以瀉之也。人與天地相通,故溫和、寒冷、暑熱,卒風暴至,而經水或靜或動,或涌或起者,如此則是邪者天地之邪也,入於人身,安得不然。寒則血凝澀,暑則氣淖澤,邪因而入,何異經水之得風也。各經動脉,其至也亦時隴起,而行脉中,殆循循」 然其應於脉也,時大時小,大則邪至,小則邪平,其行無常處,或在陽經,或在陰經,不可為度。醫工當察以三部九候之法,卒然與逢早絕其路可也。所謂絕其路者,唯瀉法耳。故凡瀉者,必先使病人口吸其氣,而吾方納鍼,無令鍼與氣逆。蓋瀉曰「迎之」 ,迎之者,方其氣來未盛,乃逆鍼以奪其氣,正謂無令氣忤也。鍼既入矣。當靜以久留。無易以出鍼。而使邪氣復布於病經也。又令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