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5 (1700-1725).djvu/37

此页尚未校对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稟氣於 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 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 利,筋骨肌肉,皆無氧以生,故不用焉。」為去聲

王冰曰:「脾氣布化水穀精液,四支乃得稟受焉。」 馬蒔曰:「脾在內,四支在外,脾有病而四支不用者何也?蓋四支皆稟氣於胃,而胃氣不能自至於四支之各經,必因於脾氣之所運,則胃中水穀之氣,化為精微之氣者,乃得至於四支也。今脾經受病,如上文䐜滿閉塞、飧泄腸澼之類,則不能為胃化其水穀,行其津液」 ,故四支者。不得稟水穀所化之氣。而各經之氣。日以衰微。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四支安得而舉焉。

張志聰曰:胃為陽土,脾屬陰土,陽主四支,坤之德也。四支者,五臟六腑之經俞也。《經》云:「人之所受氣者,穀也。穀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 胃之所出血氣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蓋四支受水穀之氣者,由脾臟之轉輸。脾之轉輸,各因其臟腑之經隧,而受氣於陽明,是以脈道不利。則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養矣。

帝曰:「脾不主時,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 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臟 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 至頭足,不得主時也。」長上聲

王冰曰:「肝主春,心主夏,肺主秋,腎主冬,四臟皆有正應,而脾無正主也。治,主也。著,謂常約著於胃也。脾外主四季,則在人內應於手足也。」

馬蒔曰:此言脾之所以不主時也。脾屬土,胃亦屬土,脾與胃土之精相為依著。唯土生萬物而法天地,所以脾主胃土,上下至於各經,而不得專主於一時耳。

張志聰曰:春夏秋冬,肝心肺腎之所主也。土位中央,灌溉於四臟,是以四季月中,各王十八日,是四時之中,皆有土氣,而不獨主於時,此五臟之氣,各王七十二日,以成一歲也。然脾之所以長王於四臟者,得胃土之精也。陰陽並交,雌雄輸應,故能生萬物而法則天地,交會於上下,分王於四時。

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 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嗌,故太 陰為之行氣於三陰。陽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 亦為之行氣於三陽。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 故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穀,氣日以益衰,陰 道不利,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為俱去聲

王冰曰:「陽明者表,言胃是脾之表也,因復明脾主四支之義也。」

馬蒔曰:此承上文而言脾經行氣於各陰,胃經行氣於各陽,而脾必為胃行其津液,故脾病者,所以四支不能舉也。豈以一膜相連,而謂之不能行其津液哉?

張志聰曰:膜,募原也。帝以有形之津液,不能以膜相通。伯言太陰之為胃,行其津液者,由經脈之相通也。太陰者,三陰也;三陰者,至陰也,以其陰之至,故能行氣於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上膈絡嗌,臟腑之經絡相通,故能為胃行其津液。陽明者,表陽也,為五臟六腑之海,亦為之行氣於三陽,如海之行雲氣於天下也。然三陰三陽所以受氣於太陰陽明者,氣也。如臟腑四支,受水穀之津液者,各因其經脈而通於太陰陽明也。故反覆以申明之。朱衛公曰:「曰臟腑,曰四支。」 蓋四支之榮俞,臟腑之經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