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5 (1700-1725).djvu/65

此页尚未校对

之瘧,而後又重言其詳耳。此節言肺瘧之證也。肺瘧令人心寒者,邪盛乘所不勝也。寒甚則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心氣不足,肺邪有餘所致也。當刺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耳。

張志聰曰:「肺者心之蓋,故令人心寒熱。心氣虛則善驚,如有所見。《經》云:『心者,神之舍也』。」 神精亂而不轉,卒然見非常物 。盧之頤曰:「邪不干臟,列臟證者,非真臟之病,乃臟募之氣化證也 。」 莫仲超曰:邪入於五臟六腑募原之間,不干臟腑之氣,則為間日之瘧;干臟腑之氣,則為五臟六腑之瘧;涉於三陰三陽,則為六經之瘧。故曰:「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

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刺手 少陰。

王冰曰:「刺手少陰神門王之神門,在掌後銳骨之端陷者中,手少陰俞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馬蒔曰:「此言心瘧之證也。煩心者,心熱則煩且甚,故欲得水以救之。惟其熱甚則反寒多,蓋熱極生寒也,寒既久則火少衰,所以不甚熱也,當刺手少陰心經之穴耳。」

肝瘧者,令人色蒼蒼然,太息,其狀若死者,刺足厥陰 見血。

王冰曰:「刺足厥陰見血,中封主之。中封在足內踝前同身寸之一寸半陷者中,仰足而取之,伸足乃得之,足厥陰經也。刺出血止。常刺者,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馬蒔曰:「此又言肝瘧之證也。上文言足厥陰之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然不止,此在經而不在臟也。肝色蒼蒼然者,色不明潤也。太息者,病氣不舒也。其狀若死者,厥陰為陰之盡,而邪氣入深,身不能動也。當刺足厥陰肝經之穴以出血耳。」

張志聰曰:「蒼乃東方之青色,肝主色,故令人色蒼蒼。」 然膽病者善太息,膽附于肝,故肝病必及于膽。肝膽主春生之氣,膽氣升則臟腑之氣皆升,生陽不升,故其狀若死。

「脾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刺足 太陰。

王冰曰:「刺足太陰,商丘主之。商丘在足內踝下微前陷者中,足太陰經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馬蒔曰:「此又言脾瘧之證也。上文言足太陰之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然在經而不在臟也。腹中痛者,脾脈病也。熱則腸中鳴,水與火相擊而成聲也。鳴已汗出,熱久邪散也,當刺足太陰脾經之穴耳。」

張志聰曰:「脾為陰中之至陰,故令人寒。腹乃脾土之郛郭,故腹中痛。」 濕熱下行則腸鳴,上蒸則汗出也。鳴已汗出者,下行極而上也。

「腎瘧者,令人洒洒寒,腰脊痛,宛轉大便難,目眴眴然, 手足寒」,刺足太陽少陰。

王冰曰:「刺足太陽委中、少陰,太鍾主之,取如前《足少陰瘧》中法。」

馬蒔曰:「此又言腎瘧之證也。上文言足少陰之瘧,令人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牖而處,其病難已,然在經而不在臟也。腰者腎之腑,今腎有熱,則令人洒洒寒,腰脊痛也,宛轉而難於轉身也。『大便難,以腎主二便,而腎氣不足,故大便難也。目眴眴然,水虧則火盛,故目不明也。當刺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陰』」 腎經之穴耳。李東垣「治五臟瘧方,肺瘧用黃芩加芍藥湯;心瘧用桂枝黃芩湯;肝瘧用四逆湯、通脈四逆湯;脾瘧用小建中湯、芍藥甘草湯;腎瘧用桂枝加當歸芍藥湯;胃瘧用理中湯丸。」 雖未必盡中病情,姑備此以俟採擇。

張志聰曰:足少陰寒水主氣,故「令人洒洒寒。」 腰乃腎之腑,故腰脊痛而欲其宛轉也。腎開竅于二陰,故「大便難。」 「眴眴」 ,目搖動而不明。骨之精為瞳子,故「目眴眴然也。」 腎主生氣之原,手足為諸陽之本,邪病則有傷生氣,故「手足寒也。」

「胃瘧」者,令人且病也,善饑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 刺足陽明太陰橫脈出血。

王冰曰:「胃熱脾虛,故善饑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故下文兼刺太陰也。刺足陽明,厲兌、解谿、三里主之。厲兌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如韭葉,陽明井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一呼,若灸者可灸一壯。解谿在衝陽後同身寸之三寸半,腕上陷者中,陽明經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壯。三里」在膝下同身寸之三寸。「骨外廉,兩筋肉分間,陽明合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然足陽明取此三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