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5 (1700-1725).djvu/87

此页尚未校对

王冰曰:「大便難,涌泉主之。」

馬蒔曰:「此言腰痛而大便難者,當刺足少陰腎經之穴也。」

少腹滿,刺足厥陰。

王冰曰:「少腹滿,太衝主之。太衝在足大指本節後內間同身寸之二寸陷者中,脈動應手,足厥陰脈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馬蒔曰:「此言腰痛而少腹滿者,當刺足厥陰肝經之穴也。」

如折不可以俛仰,不可舉,刺足太陽。

王冰曰:「如折,束骨主之,不可以俛仰,京骨、崑崙悉主之;不可舉,申脈、僕參悉主之。束骨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赤白肉際陷者中,足太陽脈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京骨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者中,按而得之,足太陽脈之所過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崑崙》在足外踝後跟骨上陷者中,細脈動應手,足太陽脈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申脈在外踝下同身寸之五分,容爪甲,陽蹻之所生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僕參在跟骨下陷者中,足太陽陽蹻二脈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 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馬蒔曰:「此言腰痛而有此三證者。當刺足太陽膀胱經之穴也。」

引脊內廉。刺足少陰。

王冰曰:「引脊內廉,復溜主之,取同飛陽。」

馬蒔曰:「此言腰痛引脊內廉者,當刺足少陰腎經之穴也。」

腰痛引少腹控䏚,不可以仰,刺「腰尻交者兩踝胂上, 以月生死為痏數,發鍼立已,左取右,右取左。」胂音申

王冰曰:「腰痛引少腹,控䏚不可以仰,此邪客於足太陰之絡也。控,通引也。䏚,謂季脅下之空輭處也。腰尻交者,謂踝下尻骨兩旁四骨空,左右八穴,俗呼此骨為八髎骨」 也。此腰痛取腰踝下第四髎,即下髎穴也。足太陰、厥陰、少陽三脈,左右交結於中,故曰「腰尻交」 者也。兩踝胂,謂兩踝骨下堅起肉也。胂上非胂之上巔,謂正當胂肉也。踝骨,即腰脊兩旁起骨也。俠脊兩旁,腰踝之下,各有胂肉隴起,而斜趣於踝骨之後,內承其踝,故曰「兩踝胂」 也。下承踝胂肉,左右兩胂,各有四骨空,故曰「上髎,次髎、中髎、下髎。」 上髎當踝骨下陷者中,餘三髎少斜下,按之陷中是也。四空悉主腰痛,惟下髎所主,文與《經》同,即太陰、厥陰、少陽所結者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寸,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以月生死為痏數者,月初向圓為月生,月半向空為月死,死月刺少,生月刺多。《繆刺論》曰:「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漸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漸少之。其痏數多少,如此即知也。痛在左,鍼取右,痛在右,鍼取左。所以然者,以其脈左右交結於尻骨中也。」 馬蒔曰:「按此節備見《繆刺論》。彼云:『邪客於足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則知此係脾經腰痛也。足太陰之絡,從髀合陽明,上貫尻骨,與厥陰少陽結於下髎,而循尻骨入腹,上絡嗌,貫舌中,故腰痛則引小腹而皆痛。按其䏚,則絡脈拘急,不可以仰伸而喘息也。剌之者,亦惟在腰」 尻之交,兩踝胂之上,即八髎中之第四髎下髎穴也。以月死生為痏數者,朢日已前為月生,漸次加多;朢日以後為月死,漸次加少。左痛則取右,右痛則取左,正所謂《繆刺》也。張志聰曰:此復結足太陰之絡而為腰痛也。按此篇承上章之論腹中,而并記刺形身之腰痛。足之三陰三陽,皆循腰而上下,而足太陰之脈,從股內廉入腹屬脾,以主腹中,是以首節止論少陰厥陰,而不及於足太陰也。然太陰之支別,從髀貫尻,亦令人腰痛,故復記於篇末,以使後學知形身外內之經絡各有別也。「以月生死為痏數」 者,蓋月生則人之血氣漸盛,月虧則人之血氣漸衰,用鍼者隨氣盛衰以為痏數,蓋鍼過其日數則脫氣,不及日數則氣不瀉,故以月之生死為期 。張兆璜曰:月晦始蘇曰朔,每月朔日,是月始生之一日也。脈之大絡,左注右,右注左,此邪客於大絡,故當以左右兩間取之。若在橫解之浮絡,是又當總取郄外廉之橫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