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6 (1700-1725).djvu/55

此页尚未校对

證厥則暴死者有之,幸而氣復于下則生,不復則死矣。

張志聰曰:「此復申明血氣各自并居而成虛也。夫血滿於外,氣注於陰,是陰陽相合而為和平。如血并於陰,氣并於陽,是血氣各自分其居矣。故血氣喜其溫和相合,而惡其寒濇獨居。如血并於陰,則寒泣而不能流行,血不流行,則氣不得以和之矣。氣并於陽,則氣溫而血消去,氣熱消鑠,則血不得以和之矣。是故」 氣之所并為血虛,血之所并為氣虛。蓋血并於陰者,血并而氣不并也;血并於陰,則陰盛而寒,寒則血中之氣,亦濇而不能流行矣。氣并於陽者,氣并而血不并也;氣并於陽,則陽盛而熱,熱則氣分之血亦消爍而去矣。故曰「氣并則無血,血并則無氣」 也。然血氣并而成虛者,因無而為虛也。如血并於陰,則陰寒盛而血中之氣亦無矣;如氣并於陽,則陽熱盛而氣分之血亦消去矣。「故氣并則無血,血并則無氣」 ,今血與氣相失,而不能相和,故皆為虛焉。絡者,經脈之支別也。孫脈者,乃孫絡之脈。《別經》者,亦三百六十五脈,內通于十二大絡,外通於膚腠皮毛。五臟之血氣,從大絡而出于孫脈,從孫脈而出於膚表,表陽之氣,從孫絡而入于大絡,從大絡而注於經俞,此外內交通血氣之經路也。是絡脈之血氣,孫絡之氣血,俱輸于經,是血與氣共并於血分則為實也。血之與氣,并走于上,則為大逆,逆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此血與氣共并於上則為實也 。王芳侯曰:「氣復反則生,謂復歸于」 下也。蓋陽氣生于下而升于上。血氣並逆。則氣機不轉而暴死。反則旋轉而復生。

帝曰:「實者何道從來?虛者何道從去?虛實之要,願聞 其故。」岐伯曰:夫陰與陽,皆有俞會,陽注于陰,陰滿之 外,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馬蒔曰:此言氣血之虛實,必有道以為之往來也。陰陽者,陰經陽經也。帝問氣血相并,則為虛實,然何道以為之往來?此乃虛實之要也。伯言手足有六陽經,有六陰經,皆有俞穴所會,陽經注而之內,陰經注而之外,如《靈樞》經脈篇始於手太陰肺經,遂行於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遂行於足太陰脾經者是也。陰陽和平,以充其形,九候不偏,命之曰「無病之人。」 若氣血相并,則不能勻平而為虛實矣。此陽經陰經之經隧,乃道之所以往來也。張志聰曰:道,謂血氣出入之道路,來則為實,去則為虛,有來有往,則和平矣。蓋以血氣相通,陰陽交互之為和平也。俞者,謂三百六十五俞穴,乃血脈之所流注。會者,謂三百六十五會,乃神氣之所游行,皆陰陽血氣之所輸會者也。脈外之陽氣,從孫脈而注於陰中,在內之陰血,從經俞而溢之脈外,此陰陽相和,是為勻平。血氣相通,以充其形,則三部九候之脈,上下若一,是為平人矣。

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 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馬蒔曰:「此言陽經之邪,得之外感,而陰經之邪,得之內傷也。何也?陽經主表,陰經主裏故也。」

張志聰曰:「上節論陰陽不和,血氣相并,而有虛實之分。此復論外因於風雨寒暑,內因於飲食七情,而亦有陰陽虛實之分焉。外為陽,內為陰,故生于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于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帝曰:風雨之傷人奈何?岐伯曰:風雨之傷人也,先客 於皮膚,傳入於孫脈,孫脈滿則傳入於絡脈,絡脈滿 則輸於大經脈,血氣與邪并客於分腠之間,其脈堅 大,故曰「實。」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之,按之則痛。帝曰: 寒濕之傷人奈何?岐伯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 肌肉堅緊,營血泣,衛氣去,故曰「虛。」虛者聶辟氣不足, 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

王冰曰:「聶謂聶皺,辟謂辟壘也。」

馬蒔曰:「此言陽經病有虛實,皆得之外感,而以痛否為驗也。上文神、氣、血、形、志,以血氣相并而為虛實.,乃血氣之虛實,不必外感于邪也。此言感邪而有虛實,乃病之虛實也。是必有血氣之虛實,而後有病之虛實,其實有不同也。試以陽經之生實者言之,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傳入于孫絡,又傳入於絡脈,又」 傳入於經脈,血氣與邪并客於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 實者,按之則痛者是也。又以陽經之生虛者言之,寒暑之中人也,皮膚不仁,肌肉堅緊,營血澀而衛氣散,故曰「虛。」 虛者聶辟,乃肌肉僻積之意。按之則氣足以溫之而不痛者是也。此乃陽經之病,生虛生實者如此。

張志聰曰:此論外因之風雨寒暑,而有虛有實也。夫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而次入于裏,血氣與邪并客于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此邪在于分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