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6 (1700-1725).djvu/6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爪甲如韭葉。鍼三分。留一呼,灸三壯「聽宮」 手太陽小腸經穴。鍼三分,灸三壯。

張志聰曰:此言「經別」 之與經脈相通也。夫十二經正,乃十二經脈之別,道路雖分,其源流通貫,故刺經不已,當復刺其脈焉。通脈出于耳前者,謂手陽明之脈,上出于耳前,循禾髎迎香而通于足陽明胃脈者耳聾。刺手陽明者,承上文而言,邪客于手陽明之經而病耳聾者,則當治其經。如不已,此邪入于脈,即取耳前之脈以刺之,則其病立已矣。

齒齲,刺手陽明,不已,刺其脈入齒中者,立已。齲臼許切

王冰曰:「據《甲乙流注圖經》,手陽明脈、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谿、徧歷溫溜七穴,並主齒痛。手陽明脈貫頰入下齒中,足陽明脈,循鼻外入上齒中也。」 馬蒔曰:此言齒病者,當刺大腸經之商陽穴。若不已,則刺其脈之入齒中者。手陽明脈,貫頰入下齒中,故不已則刺之也。

張志聰曰:「齒齲,齒痛也。此言邪客于手陽明之經,別而為齒痛者,則當取之經。如不已,此邪入于脈,即刺其入齒中之脈,舉一經而十二經可類推矣。然獨提手陽明者何也?手陽明之脈交人中而左之右,右之左。如病在耳,而取之耳,痛在齒,而取之齒,是隨其病之所在而取之。若病在上而取之下,又當以繆刺者也。上論大絡與經脈相通,此論經別與經脈相通。上論邪客于足陽明之經,下論繆傳引上齒痛,皆病在上而取之下,所當繆刺;此論邪在于手陽明之脈,病在上而取之上者,不必繆刺。」 蓋手足陽明經,皆左右相交于人中承漿之間,言繆刺之證,不則大絡之奇病,如《十二經別》足陽蹻之脈,及手足陽明二經。皆有繆刺之證。當知繆刺者。因經脈之左右互交而取之也。

邪客于五臟之間,其病也,「脈引而痛,時來時止,視其 病繆刺之于手足爪甲上,視其脈,出其血,間日一刺, 一刺不已,五刺已。」

馬蒔曰:「此言五臟客邪為病,當有繆刺之法也。邪客于五臟之間,脈引而痛,來止不常,當視其病而繆刺其手足爪甲之上,即井穴是也。夫曰繆刺,則亦左取右,右取左也。視其經穴以出其血,間日一刺,一刺不已,則五刺之,而病必已矣。此亦自其絡脈為病者而言之耳。」

張志聰曰:此邪客于五臟之間,而病及于經別也。蓋十二經別,內散通于五臟,外交絡于形身,故邪在五臟之間。其為病也,引脈而痛者,當取手足之井穴,隨其所病之經而繆刺之。時來時止者,邪隨氣而或出或入也。「視其脈」 者,視其皮部有血絡者,即瀉出之間日一刺者,邪客之深也。五刺已者,五臟之氣平也 。張兆璜曰。以其時來時止。始知邪客于五臟之間。

《繆傳》引上齒,齒脣寒痛,視其手背脈血者去之,足陽 明中指爪甲上一痏,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立 已,左取右,右取左。

王冰曰:「《鍼經》曰:『齒痛不惡清飲,取足陽明。惡清飲,取手陽明』。」

馬蒔曰:「此言齒脣寒痛者,當刺其手陽明之絡穴,手足陽明之井穴也。病有繆傳而脈引上齒,齒脣寒痛者,視其手背脈之有血者去之,蓋指手陽明之絡穴徧歷也,在腕中後三寸,鍼三分,留七呼,灸三壯。足陽明胃經之足次指,去爪甲上之厲兌穴,及手次指爪甲上之商陽穴各一痏,其病立已。左病而取右之厲」 兌商陽。右病而取左之厲兌商陽也。此亦自絡脈為病而言之耳。

張志聰曰:「《繆傳》者,謂手陽明之邪,繆傳于足陽明之脈也。足陽明之脈,入上齒中,還出俠口,左右相交于承漿,此邪客于手陽明之經別,而繆傳于足陽明之脈,致引入上齒,而使齒脣寒痛。當先視其手背之脈,有留血者去之,以瀉手陽明經別之邪,取足陽明中指之內庭,以瀉上齒之痛,再刺手大指之少商,手次」 指之商陽以瀉手陽明經別之本病。此左右相交于承漿。而取刺在下。故當繆刺者也。此章論十二經別與十二經脈相通。而手之陽明又可通于足陽明者也。

邪客于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于 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 也,其狀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指內側爪甲上,去 端如韭葉,後刺足心,後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後 刺手大指內側,去端如韭葉,後刺手心主、少陰銳骨 之端各一痏,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其兩耳,鬄其左角 之髮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立 已。鬄音替

《王冰》曰:「手少陰真心脈,足少陰腎脈,手太陰肺脈,足太陰脾脈,足陽明胃脈,此五絡皆會于耳中,而出絡左額角也。身脈皆動而形無知,言其卒冐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