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6 (1700-1725).djvu/73

此页尚未校对

者,「有取標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 「逆取而得者」 ,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結者散之,散者收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從取而得者,謂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氣和,可使必已。」

夫陰陽逆從,標本之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 之害,少而多,淺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淺而知 深,察近而知遠,言標與本,易而勿及。治反為逆,治得 為從。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 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生寒者,治其本; 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中滿者,治其」 標;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 本,必且調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後生中滿者,治其 標;先中滿而後煩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氣,有同氣,小 大不利,治其標;「小大利,治其本。病發而有餘,本而標 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 其標,後治其本。謹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者并行。甚者 獨行。先小大不利。而後生病者。治其本。間去聲

王冰曰:「別陰陽,知逆順,法明著,見精微,觀其所舉則小,尋其所利則大。以斯明著,故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少可以貫多,舉淺可以料大者,何法之明,故非聖人,孰能至於是耶?故學之者,猶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也。雖事極深遠,人非咫尺,略以淺近而悉貫之。然標本之道,雖易可為言,而世人識見,無能及者。本先病」 標後病,必謹察之。本而標之,謂有先病,復有後病也,以其有餘,故先治其本,後治其標也。「標而本之」 ,謂先發輕微緩者,後發重大急者,以其不足,故先治其標,後治其本也。間謂多也,甚謂少也。多謂多形證而輕易,少謂少形證而重難也。「以意調之」 ,謂審量標本,不足有餘,非謂捨法而以意妄為也。并,謂他脈共受邪氣而合病也。獨。謂一經受病。而無異氣相參也。并甚則相傳。傳急則亦死。

馬蒔曰:「此言凡病皆當先治其本,惟中滿及大小便不利者,則不分為標為本,而必先治之也。夫經分陰陽,刺分逆從,病分標本,其為道真妙矣哉!至小而有至大者存,至少而有至多者存,至淺而有至博者存,言一病而遂知百病之害,真可以因淺而知深,察近而知遠也。故言大與標,特至易者,而人自弗及耳。且」 反其病而治之者為逆,順其病而治之者為從,此亦所可及者,試以標本、逆從而詳言之。凡先生病而後病勢逆者,必先治其初病之為本;若先病勢之逆,而後生他病者,則又以病勢逆之為本,而先治之也。凡先病寒證,而後生他病者,必先治其寒證之為本;若先生別病而後生寒證者,則又以別「病之為本而先治之也。凡先生熱病而後生別病者,必先治其熱病之為本。若先生熱病而後生中滿者,則又以中滿雖為標,而必先治之也。凡先生別病而後生泄瀉者,必先治其別病之為本。若先生泄瀉而後生別病者,則又以泄瀉之為本而先治之也。」 此則先治之者,正以必且調之,而後治別病耳。不惟是也,凡先生別病而後生中滿者,必先治其中滿之為標;若先生中滿而後煩心者,則又以中滿之為本,而先治之也。蓋以「人之病氣有二,病本不同,而彼此相傳者,謂之客氣;有二病之氣,本相同類,而彼此相傳者,謂之同氣。」 即如先中滿而後二便不利者,必先治小大便不利之為標;若中滿而小大便利者,則又以中滿之為本而先治之也。何也?以中滿與小大便不利,二者為同氣之病也。大凡病發而大勢有餘者,則先治其初病之為本,而後治其後病之為標。蓋先治其本,則有餘之勢一攻,而後諸病可去矣,正本而標之之謂也。病發而大勢不足者,則先治其後病之為標,而後「治其先病之為本。」 蓋先治其標,則不足之勢一補,而後本病自培矣,正標而本之之謂也。然而病之生也,有五臟相尅而病勢日甚者,如肝尅脾,脾尅腎之類是也。有五臟間傳而病勢有生者,如肝生心、心生脾之類是也。間者,病證并行而勢輕,甚者,病證獨行而勢重,即如中滿與小大便不利,是亦并行之類也。且先小大便不利,而後生別病者,則又以小大便不利之為本,而先治之也。上文小大便不利者,對先有中滿而言;此小大便不利者,對後有別病而言。由此觀之,則百病不同,皆必先治其本。惟中滿之與百病,先以治中滿為主。若中滿而有小大便不利,則又以治小大便為先。其小大便不利之與百病。則亦治小大便不利為先。蓋不必分其為本為標。而先治此二病也。

張志聰曰:「陰陽逆從」 者,謂三陰三陽之氣,有勝有復也。相反而治為逆治,相得而治為從治。相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