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8 (1700-1725).djvu/100

此页尚未校对

氣相將,晝夜出入。內注于經脈。因息乃行,與天道之運行于外,而復通貫于中之合同也 。余伯榮曰:「此論營衛出于兩焦。下節論上焦與營俱行,中焦蒸化營氣。此節乃承上啟下之文。」

黃帝曰:「願聞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 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 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常與營俱行于陽二十 五度,行于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 會于手太陰矣。」

馬蒔曰:「此言上焦乃宗氣之所出,與營氣同行于經隧之中也。帝問三焦之所出,而伯先以上焦答之。上焦者,即膻中也,宗氣積焉。其宗氣受水穀精微之氣,出于胃之上口,即上脘也。並咽以上,貫膈,出喉嚨,司呼吸,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而布于胸中,即肺經之中府、雲門也,走腋之俠白、尺澤,下臂之孔最」 、列缺經渠魚際,又下大指之少商。此正循手太陰經之分而行,還至手陽明大腸經,上至舌,又下足陽明胃經。又行脾行心,行小腸,行膀胱,行腎,行心包,行三焦,行膽行肝,常與營氣俱行于晝二十五度,行於夜二十五度,故五十度而復大會于手太陰肺經矣。

張志聰曰:「此復論三焦之所出,兼證營衛之生會。上焦出于胃上口者,上焦所歸之部署也,並胃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出走腋下,循太陰之雲門、中府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之天鼎、扶突而上至舌,復下于足陽明之分,常與營俱行于陽二十五度,行于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于手太陰,蓋從胸」 腋太陰之分而出行,故復大會于太陰也。夫手之三陰,從臟走手;足之三陰,從足走臟。營氣行于二十八脈之中,二百七十息,以應漏下。二刻為一周,則陰陽外內,經脈臟腑,俱已循行。蓋以一日分為晝夜,而為五十營,非日行于陽,而夜行于陰也。凡曰「行于陽二十五度,行于陰亦二十五度,乃營衛」 之行于脈外,陰陽出入者也。越人首設問難,即將經義混淆,而後人非之。後人又以營在脈中,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二十五度,是猶百步五十步相笑之故智耳。按《金匱要略》曰:「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病則無由入其腠理。」 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臟腑之文理也。蓋三焦乃初陽之氣,運行於上下,通合於肌腠,不入於經俞。是以上焦之氣,常與營俱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二十五度者,與充膚熱肉之營血,間行於皮膚臟腑之文理也。上焦出胃上口,上貫膈,布胸中,走腋,下至陽明,上至舌。此論上焦氣之所出,與《經》脈之循臂肘,上肩胛,入缺盆,出耳頰之不同也。再按三焦乃少陽之相火,生於腎陰,從下而上,通會於周身之腠理,臟腑之募原,總屬一氣耳。歸於有形之部署,始分而為三。氣之在上者,即歸於上部,主宣五穀之氣味,即從上而出,熏膚,充身,澤毛;氣之在中者,即歸於中部,主蒸化水穀之津液而為營血,即從中而出,以奉生身;氣之在下者,即歸於下部,主濟泌別汁,即從下而出,以行決瀆。此氣由陰而生,從下而上,歸於上中下之三部,即從上中下而分布流行。馬氏以「下焦之氣升于中上,上焦之氣降于中下」 ,誠為臆說也。

黃帝曰:「人有熱飲食下胃,其氣未定,汗即出,或出于 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衛氣之道而出何 也?」岐伯曰:此外傷于風,內開腠理,毛蒸理泄,衛氣走 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氣慓悍滑疾,見開而出,故不得 從其道,故命曰「漏泄。」

馬蒔曰:「此言人用熱飲食而汗出者,以感風邪而開腠理也。飲食之熱者,下于胃中,氣尚未定,汗遂外出,或面或背,或于半身,並無定所。彼衛氣之行于分肉者,自有所行之路。而此汗之出,不循衛氣之道者,正以外傷于風,得熱飲食,以致內開腠理,毛蒸理泄,衛氣已循分肉而走出。此熱飲食之氣,慓悍滑疾,見腠」 理之開。而遂出為汗。不得從衛氣之道也。名之曰「漏泄」 耳。

張志聰曰:「此申明衛氣出于上焦,從上焦之氣而分布于周身者也。上焦出于胃上口,上貫膈,布胸中,由腋而出于太陰之分,至手陽明之扶突,下足陽明之人迎,而後布散于皮腠,常與營俱行陽而行陰。衛氣從上焦之氣而出,所出之道路,從來上未至于面,後未至于背。今飲食下胃,其營衛宗氣未有定分,而先」 汗出于面,或出于背,此衛氣之不循道而出也。衛氣布于周身,無所不被其澤,若汗出于身半,此衛氣之偏沮也。蓋衛氣者,水穀之悍氣,其性慓悍滑疾,如腠理不密,即見開而出,故不得從其道。此假風邪汗出,以證明衛氣循上焦之道路而出,上焦與營俱行,而營與衛又相將出入于外內者也。故曰「上焦如霧。」 謂氣之遊行于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