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8 (1700-1725).djvu/103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七十六卷目錄

 醫部彙考五十六

  黃帝靈樞經十四時氣篇第十九 五邪篇第二十 寒熱病篇第二十一

  癲狂篇第二十二

藝術典第七十六卷

醫部彙考五十六

《黃帝靈樞經十》

《四時氣篇第十九》

馬蒔曰:「篇內首節有四時之氣,故名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夫四時之氣,各不同形,百病之起, 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為定?」岐伯答曰:「四時之氣, 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故春取經,血脈分 肉之間,甚者深取之,間者淺刺之。夏取盛經,孫絡,取 分問,絕皮膚;秋取經腧,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榮,必 深以留之。」

馬蒔曰:此言灸刺之道,順四時之氣而已。春取經,當是取絡,春取絡之血脈分肉間,如手太陰肺經,列缺為絡之類,當視其病之輕重,而為刺之淺深也。夏取盛經孫絡處分間,盛經,如手陽明大腸經,陽谿為經之類。孫絡,即《脈度篇》所謂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也。視其經穴孫絡處分間,止於皮膚絕刺之不至於深入也。秋取各經之俞穴,如手太陰肺經,太淵為俞之類。若在腑,則取六陽經之合穴,如手陽明大腸經,曲池為合之類。冬取井榮,冬氣入深,必當深刺,以久留之。

張志聰曰:「此篇論四時之氣,出入於皮膚脈絡,而皮肉筋骨,乃六腑之外合。故百病之起,有因於在外之皮膚脈肉筋骨,而及於內之六腑者;有因病六腑之氣,而及於外合之形層者。內因外因,皆有所生,知其氣之出入,則知所以治矣。四時之氣,各有所在,故春取經脈於分肉之間,夏取盛經孫絡分肉皮膚。蓋春」 夏之氣,從內而外也。秋取經俞,邪在腑,取之合,此秋氣之復,從外而內也。冬取井榮,必深而留之,謂冬氣之藏於內也。此人氣之出入,應天地之四時,是以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按《本臟篇》曰:「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心合小腸,小腸者,脈其應;肝合膽,膽者,筋其應;脾合胃,胃者,肉其應;腎合三焦膀」 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乃臟合腑。而腑合於形層。是以有病溫瘧,皮水之在外者。有腸中不便,腹中常鳴之在腑者。

溫瘧汗不出,「為五十九痏。」

馬蒔曰:此言刺溫瘧之法也。《素問·瘧論》帝曰:「先熱而後寒者,何也?」 岐伯曰: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故曰溫瘧。另有先寒而後熱為寒瘧,但熱而不寒為癉瘧。然溫瘧汗不出者,當取五十九俞以刺之。

張志聰曰:此外因之邪,病在於骨髓也。《素問》瘧論曰:「溫瘧者,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也。是以汗不出則邪不能去」 ,當為五十九痏,以第四鍼五十九刺骨。

風㽷膚脹,為五十七痏。取皮膚之血者盡取之。㽷即水

馬蒔曰。此言刺風水之法也。膚脹者。即《本經》水脹論之所謂膚脹。蓋寒氣客於皮膚之間。然不堅,腹大身盡痛,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當取五十七俞以刺之。

張志聰曰:「此外因之邪,病在於皮膚也。㽷,水病也。因汗出遇風,風水之邪,留於皮膚而為腫脹也。為五十七痏,取皮膚之血者盡取之。」 蓋邪在皮膚,當從膚表而出。

飧泄,補三陰之上。補陰陵泉,皆久留之。熱行乃止。飧音 孫

馬蒔曰:此言飧泄之疾,當補脾經之陰陵泉也。三陰者,足太陰脾經也。陰陵泉乃脾經之合穴,脾氣虛故飧泄宜補之,必久留其鍼,候鍼下熱行,乃止鍼。一說補三陰之上者,補三陰交,乃足三陰脈氣之所交,宜補之,因有二穴,故用二「補」 字,及有一「皆」 字。

張志聰曰:此《內因》之病在脾而為飧泄也。脾為濕土,乃陰中之至陰,脾氣虛寒,則為飧泄,故當補三陰之上,補陰陵泉,皆久留之候,熱氣行至乃止。三陰之上,足三陰交穴。陰陵泉,脾之合穴也 。朱濟公問曰:「《經》義止病在六腑,奚又有脾臟之飧泄?」 曰:陽明不從標本,從中見太陰之化,脾與胃以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