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8 (1700-1725).djvu/122

此页尚未校对

索氣于胃之經絡,則邪氣必因之而泄矣。

張志聰曰:「此外因之熱,與脾熱交爭也。熱病體重者,脾熱出于外也。熱病腸中熱者,外熱入于內也。取之于第四鍼于其腧,腧主土也。及下諸指間,乃足太陰之隱白,陽明之厲兌也。大腸小腸屬胃,索氣于胃絡,得手太陽陽明之氣,則腸中之外邪,隨氣而出矣。」

熱病挾臍急痛,胸脅滿,取之「涌泉與陰陵泉,取以第 四鍼,鍼嗌裏。」

馬蒔曰:「此言熱病在腎脾者,有諸證,有治法也。熱病挾臍急痛,其胸脅皆滿,乃脾腎二經之邪也,當取腎經之涌泉、脾經之陰陵泉以瀉之。其所用者,乃第四鍼,曰鋒鍼者,鍼其嗌咽之裏可也。」

張志聰曰:此外淫之熱,與心熱并交也。「《內經》云:『環臍而痛者,病名伏梁』。」 此風根也。熱病挾臍急痛者,外淫之風邪,客于心下而為伏梁也。胸脅滿者,內因之心熱逆于內也。取足少陰之涌泉,索水氣以濟心火;取足太陰之陰陵泉,補中土以散心腹之伏梁。嗌裏舌下也。取第四鍼,鍼嗌裏,以瀉外內心下之熱邪。

「熱病而汗且出,及脈順可汗者,取之魚際、太淵、大都、 太白。」瀉之則熱去,補之則汗出。汗出太甚,取內踝上 橫脈以止之。

馬蒔曰:「此言熱病之汗,可出則出之,可止則止之也。熱病而汗且出,但未甚出也,其脈亦順,非不可治之脈也。故法有可汗者,當取手太陰肺經之魚際、太淵、脾經之大都、太白,瀉此四穴則熱自去,補此四穴則汗自出。若汗出太甚,則又取內踝上橫脈曰三陰交者以瀉之,則汗自止矣。」

張志聰曰:「此外因之熱,與肺熱相交,可俱從汗解矣。熱病而汗且出,及脈順者,外內之熱,皆在于膚表也,故取手太陰之魚際、太淵,補足太陰之大都、隱白,蓋瀉肺經則熱去,補脾土則津液生而汗出矣。內踝上橫脈,即足太陰之三陰交,蓋汗隨氣而宣發于外,取氣下行,則汗止矣。夫外內之熱,入深者,死不可治,外」 出者,易散而愈。《金匱玉函》曰:「非謂一病百病皆然,在外者可治,入裏者死。然因于內者,從內而外;因于外者,從外而內。是以上工治皮毛,其次治肌肉,其次治經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

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其得汗 而脈靜者生。

馬蒔曰:「此言熱病汗後,脈躁者死,反是則生也。熱病已得汗,脈宜靜,今反躁盛者,此乃陰經之脈衰弱已極,故有陽脈而無陰脈也,其人主于死。若得汗之後,而脈遂能靜,則有陰以配陽,必能以有生矣。」 此節所重者,脈之順也。

張志聰曰:此下二節,總結上文,而言外內之熱,皆宜從汗而外解也。夫外為陽,內為陰。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者,此內因之熱。外雖汗出,而裏熱不解,此內熱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熱已清而脈平和,故生。

熱病者。脈尚躁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脈盛 躁。得汗靜者生。

馬蒔曰:「此言熱病脈盛而不得汗者死,反是則生也。熱病脈躁盛,宜得汗,今反不得汗者,此乃陽經之脈衰弱已極,故表虛而不能發汗也,其人主于死。若脈躁盛而汗出脈靜者,必有生矣。」 此節所重者,證之順也。

張志聰曰:熱病者,脈尚躁,病外因之熱而及于經也。不得汗者,不得從乎外解,此外熱之極也,故死。脈盛躁,得汗而脈靜者,外淫之邪,從表汗而散,故生。

熱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 二曰泄而腹滿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熱不已者死。四 曰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五曰汗不出,嘔下血者 死。六曰舌本爛,熱不已者死。七曰欬而衄,汗不出,出 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熱者死。九曰熱而痙者死」,腰折 瘛瘲,齒噤齘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齘音械

馬蒔曰:此言熱病不可刺者九,以其必至于死也。其一曰:「熱病汗不得出,大顴骨之上,發而為赤,胃邪盛也。穀氣與邪氣相爭,發而為噦,胃氣虛也。此其所以死也。」 其二曰:「熱病下則為泄,而腹尤甚滿,不以泄減,脾氣衰也。此其所以死也。」 其三曰:「目以熱而不明,熱又甚而不已,肝氣衰也。此其所以死也。」 其四曰:「凡老人嬰兒,熱病而腹滿者,脾邪盛也,此其所以死也。」 其五曰:「熱病而汗既不出,心氣衰也,血或嘔或下,則邪尤盛也,此其所以死也。」 其六曰:「舌本已爛,熱猶不已,心邪盛也,此其所以死也。」 其七曰:「熱病欬而且衄,肺邪盛也;其熱已極,汗猶不出,心氣衰也,縱汗出而不至足,此即上節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