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8 (1700-1725).djvu/27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六十九卷目錄

 醫部彙考四十九

  黃帝靈樞經三根結篇第五 壽夭剛柔篇第六 官鍼篇第七 本神篇第

  八

藝術典第六十九卷

醫部彙考四十九

《黃帝靈樞經三》

《根結篇第五》

馬蒔曰:內有陰陽諸經根結於某穴,故名篇。

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陰陽之道,孰少孰多?陰 道偶,陽道奇。發於春夏,陰氣少,陽氣多,陰陽不調,何 補何瀉?發於秋冬,陽氣少,陰氣多,陰氣盛而陽氣衰, 故莖葉枯槁,濕雨下歸,陰陽相移,何瀉何補?奇邪離 經,不可勝數,不知根結,五臟六腑,折關敗樞,開闔而 走,陰陽大失,不可復取。九鍼之元,要在終始,故能知」 終始。一言而畢。不知終始。鍼道咸絕。奇音箕

馬蒔曰:「此言九鍼之元,要在於《終始篇》也。天地相感而寒暑生,其陰陽之道,有多有少。陰道為偶,陽道為奇,故人身與天地相參。凡病發於春夏者,則陰氣少而陽氣多,是謂陰陽不調也,當於何經而補之、瀉之?凡病發於秋冬者,則陽氣少而陰氣多,是謂陰陽相移也,當於何經而補之、瀉之?奇邪,不正之邪也。感此」 入彼,謂之離經。脈氣所起為根,所歸為結。《素問》·離合真邪論曰:「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 正與下文相同。今曰關者,是有關乃所以開闔也。《終始本經》第九篇名,言不正之邪,至變難紀。用鍼者若不知穴之根結,則五臟六腑關折樞敗,開闔誤走其氣,陰陽大失,氣「難復取。是故《九鍼元妙》之法,其要在《終始篇》中,人有知否,乃鍼道之所以明暗也。按《終始篇》全以人迎知六陽經之病,氣口知六陰經之病,陽盛陰虛,則瀉陽補陰,陰盛陽虛,則瀉陰補陽,真《鍼道元妙》之法也。」

張志聰曰:「此章論三陰三陽之氣,主開主闔主樞,乃無形之氣,出入於外內,而合於有形之經也。夫人之陰陽,應天之六氣,天之六氣,合於四時。春夏主陽,故發於春夏,陰氣少,陽氣多;秋冬主陰,故發於秋冬。陽氣少,陰氣多。發者,謂人之陰陽開闔,應天地之四時。是以春夏人迎微大,秋冬氣口微大,如是者是為平」 人奇邪。「離經」 者,邪不入於經,流於大絡,而生奇病,言邪之變易,不可勝數也。「根結」 者,六氣合六經之本標也。《開闔樞》者,臟腑陰陽之六氣也。「終始」 者,經脈血氣之始終也。

「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陽明根於厲 兌,結於顙大,顙大者,鉗耳也。少陽根於竅陰,結於窻 籠,窻籠者,耳中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故 開折則肉節瀆,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陽,視 有餘不足。瀆者,皮肉宛焦而弱也。闔折則氣無所止 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陽明,視有餘不足。無 所止息」者,真氣稽留,邪氣居之也。樞折,即骨繇而不 安於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陽,視有餘不足,骨繇者,節 緩而不收也。所謂骨繇者,搖故也,當窮其本也。宛音鬱繇 音搖

馬蒔曰:「此言足三陽經之有根結而成病有由,治病有法也。足太陽膀胱經,其根起於至陰,在足小指外側,去爪甲如韭葉,鍼一分,留五呼,灸三壯。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謂睛明穴也。在目內眥頭一分宛宛中。鍼一分,留六呼,禁灸。又足陽明胃經,根於厲兌,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如韭葉,鍼一分,灸三壯。結於」 顙大,顙大者,鉗耳也,謂頭維穴也。在額角入髮際,本神旁一寸半,神庭旁四寸半。鍼三分,禁灸。又足少陽膽經,根於竅陰,在足小指四指之端,去爪甲如韭葉,鍼一分,留一呼,灸三壯。結於窻籠,窻籠者,耳中也,謂聽宮穴也。在耳微前陷中,上關上一寸,動脈宛宛中,張口得之。鍼三分。按《手太陽小腸經》有天窻穴,一名窻籠,去頸大筋前曲頰下扶突後,動脈應手陷中。觀下文「腎經結於任脈經之廉泉,肝經結於任脈經之玉英」 ,則本經有結之他經者,疑天窻為足少陽經之所結歟。太陽為三陽,最在表,故為關之開;陽明為二陽,居陽之中,故為關之闔;少陽為一陽,最在裏,故為關之樞。故關之開折,則肉節瀆而暴病起。是以有暴病者,當取足之太陽,視其有餘不足而補瀉之。所謂肉節瀆者,其皮肉宛焦而弱也。若關之闔折,則氣無所止息而痿疾起。是以有痿疾者,當取足之陽明,視其有餘不足而補瀉之。所謂氣無止息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