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8 (1700-1725).djvu/5

此页尚未校对

如蚊虻喙,靜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養,以取痛痹;『長』」 鍼者,鋒利身薄,可以取遠痹;「大鍼者,尖如挺,其鋒微 員,以瀉機關之水也,九鍼畢矣。」鑱鉏銜切鍉音低鈹篇宜切喙呼對切氂 音離

馬蒔曰:此言九鍼之體,而及其所以為用也。大義見於《本經》九鍼論第七十八篇,故此不詳解之。張志聰曰:「九鍼者,有九者之名,有九者之形,各隨其所宜而用之,九鍼之論畢矣。」

夫氣之在脈也,邪氣在上,濁氣在中,清氣在下。故鍼 陷脈則邪氣出,鍼中脈則濁氣出,鍼太深則邪氣反 沈,病益。故曰:「皮肉筋脈,各有所處,病各有所宜,各不 同形,各以任其所宜,無實無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是 謂甚病。」病益甚,取五脈者死,取三脈者恇。奪陰者死, 奪陽者狂,鍼害畢矣。

馬蒔曰:此言三氣之當刺,而又舉鍼害以為戒也。邪氣之中人也高,凡風寒暑雨之邪,由風府風門而入,故曰邪氣在上也。水穀皆入於胃,其精微之氣,上注於肺,而寒溫不適,飲食不節,則濁氣留獨於腸胃而病生,故曰濁氣在中也。清濕之地氣,中人也,必從足始,故曰清氣在下也。治之者,必鍼於上,以取其陷脈,則上之邪氣可出;鍼其中脈,以取足陽明胃經之合,即三里穴,則中之濁氣可出。然鍼之勿宜太深,正以淺浮之病,不欲深刺,若刺之深,則邪氣從之,反沈而病益也。故曰:「皮肉筋脈經絡,各有所處。九鍼各不同形,各當任其所宜,無實其實,而益其有餘,無虛其虛,而損其不足。若實實虛虛,是謂甚人」 之病,彼病反益甚也。凡病在中氣不足,用鍼以大瀉其諸經之脈,則五臟皆虛,故曰取五脈者死。手足各有三陽,若盡瀉三陽之氣,則病人恇然而形體難復,故曰取三脈者恇。《本經玉版篇》云:「追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臟之氣盡。」 言五里係手陽明大腸經穴,乃禁刺者也。追之五里以瀉之,中道以出鍼,又復刺之者五,則五次瀉之,而臟之氣已盡。所謂臟者,手太陰肺經也。肺為百脈之宗,故曰「奪陰者死也。」 取三陽之脈而奪之已盡,故曰「奪陽者狂也。」

張志聰曰:「此復論小鍼刺邪之法,而并論其要害焉。風雨寒暑之中人也高,故邪氣在上也。水穀入胃,其精氣上注於肺,濁留於腸胃,寒溫不適,飲食不節,病生於腸胃,故濁氣在中也。清濕地氣之中人也,必從足始,故清氣在下也。陷脈,額顱之脈顯,陷於骨中,故鍼陷脈,則陽之表邪去矣。中脈,足陽明之合,三里穴」 也。「鍼太深則邪氣反沈」 者,言浮淺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則邪氣從之入,故曰反沈也。「皮肉筋骨,各有所處」 者,言經絡各有所主也。故病各有淺深之所宜,形有皮肉筋脈之不同,各隨任其宜而刺之,無實實,無虛虛,若損不足而益有餘,則病益甚矣。五脈,五臟諸陰之脈也。如中氣不足,則血脈之生原已虛,再大瀉其諸陰之脈,是虛於中而脫於外也。三脈,三陽之脈。恇,怯也,言盡瀉三陽之氣,令病人怯然不復也。奪陰者死,言取人之五里五往者也。《玉版篇》曰: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臟之氣盡矣。奪陽者狂,正言取之五里,而或奪其陽也。此論鍼之為害畢矣。

張開之曰:「取尺之五里,取皮膚陽分之氣血也。而曰奪陰者,謂陽分之氣血,生於五臟之陰也。病在中氣不足,而大瀉諸陰之脈者死,謂諸陰之脈,生於中焦之陽明,陽生於陰,而陰生於陽也。」

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 鍼。鍼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為刺之要。氣至 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 畢矣。

馬蒔曰:「此又言刺道之要,以氣之至與不至為度也。凡刺之而氣尚未至,當無問其數以守之,所謂如待貴人,不知日暮者是也。若刺之而氣已至,則乃去其鍼耳。上文曰:『皮肉筋脈,各有所處,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而此又重言鍼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為者,叮嚀之意也。所謂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鍼者,何也?」 正以刺之為要。既以氣至而有效,則信哉!有效之時,若風吹雲,明乎若見蒼天,此為有效之驗也。

張志聰曰:此言刺之效,以得氣為要也。上文言病各有所宜,此言鍼各有所宜,而有大小長短之形不同,各任其所宜而用之也。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青天,邪散而正氣光明也。

黃帝曰:「願聞五臟六腑所出之處。」岐伯曰:「五臟五腧, 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經脈十二, 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榮, 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 五腧也。」溜流同

馬蒔曰:「此言臟腑有井、榮、腧原、經合之穴,皆經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