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9 (1700-1725).djvu/119

此页尚未校对

「天井處。」 蓋以兩手下垂,上以候上,下以候下,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也。夫所謂肘所、手所者,論手臂之背面。臂中掌中魚上,乃手臂之正面。背面為陽,故候形身之外,正面主陰,故候腰腹。腸胃之內,即尺外以候季脅,尺裏以候腹中之大,義相同也。夫人生於天地六合之內,其血氣之流行,升降出入,應天運之環轉於「上下四旁。是以《脈要精微論》以寸尺之外內前後上下。候形身之外內前後上下。」 此篇以手臂皮膚之前後外內,候形身之上下前後外內。蓋脈內之血氣。應地氣之上騰於天。脈外之氣血。應天氣之下流於地。人與天地參也。

《尺》炬然熱,人迎大者,當奪血;尺堅大,脈小甚,少氣,悗 有加,立死。悗同悶

馬蒔曰:「此又承上文診尺之未盡者而備言之也。尺之皮膚,炬然而熱,其左手寸部人迎之脈大者,當有去血之證也。蓋尺濇則腎水不足,左寸脈大則心火有餘,其去血者宜矣。若尺之皮膚堅而且大,而脈則小甚,主正氣衰少,若躁悶有加,則立死也。」

張志聰曰:「尺炬然熱,人迎大者,三陽之氣偏盛也,故當主奪血。」 夫皮膚為陽,血脈為陰,「尺堅大,脈小甚者,陽盛而陰絕於外也;少氣悶有加者,陽盛而陰絕於內也。」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黃在脾,黑在腎,黃 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馬蒔曰:「此即人之目有五色,而知其病之在何臟也。」

張志聰曰:此以目色而候五臟之血氣也。五臟之血氣,行於脈中,而變見於寸口,五臟之氣血,變見於色,而出於目中。蓋五臟之精,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睛也。前節視目窠,以知皮膚之水,此節視目色,以知五臟之陰,皆從外以知內也。胸中,膈中也。黃色不可名者,色黃而有黑白青赤之間色也。病在胸中者,五臟之「氣皆從內膈而出」 ,故所見之色若是。

診目痛,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 外走內者,少陽病。

馬蒔曰:「此言診目痛之法也。目痛屬火,必有赤脈。然赤脈在目之內,今自上而下者,主病在太陽經。蓋足太陽膀胱經,自目內眥之睛明、攢竹,以上於腦之四行,其經脈在目之上,故自上而下者,乃太陽有邪入於目中也。又赤脈在目之內,今自下而上者,主病在陽明經。蓋足陽明胃經,自足次指之厲兌,以至目下」 之四白承泣,其經脈在目之下,故自下而上者,乃陽明有邪入於目中也。又赤脈在目之內,今從外而走於內者,主病在少陽經。蓋足少陽膽經起於足之四指竅陰,以至於外眥之瞳子髎,其經脈皆在於外眥,故自外而走內者,乃少陽有邪入於目中也。

張志聰曰:太陽為目上綱,故目脈從上下者,主太陽病。陽明為目下綱,故從下上者,主陽明病。少陽之脈,循目銳眥,故從外走內者,主少陽病。上節視目色以知五臟之陰,此診目脈以知三陽之氣。夫色為陽,脈為陰,此陰陽之變換。

診「寒熱,赤脈上下至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 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 脈,三歲死。」

馬蒔曰:此言診瘰𤻤寒熱之有法也。張志聰曰:「此論血脈主於手少陰心主,而本於足少陰腎臟。寒熱者,水火陰陽之氣也。心主包絡之氣,發原於腎,歸於心下之部署,為一形臟,而主脈瞳子者,腎臟之骨精也。水臟之毒,上交於火臟,而火臟之氣,復下交於陰,所謂陰陽交者,死不治。」 朱衛公曰:「此論水臟之毒氣,隨」 正氣相交而死。故凡論疾。皆當體會其正氣焉。

診「齲齒痛。按其陽之來有過者獨熱。在左左熱。在右 右熱。在上上熱。在下下熱。」齲臼禹切

馬蒔曰:「此言診齒痛之有法也。齒痛曰齲,上齒屬手陽明大腸經,下齒屬足陽明胃經。故按其陽脈之來,有過者必為獨熱。其脈在左右上下,則病熱亦分左右上下也。」

診血脈者,多赤多熱,多青多痛,多黑為久痹。多赤多 黑,多青皆見者,寒熱。

馬蒔曰:此言診血脈之有法也。凡診血脈者,必自其各部之分肉而視之。

張志聰曰:此以皮部之色,而知血脈之寒熱也。《皮部論》曰:「凡十二經脈者,皮之部也。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

「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疸也。「安臥,小便 黃赤,脈小而濇者,不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