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9 (1700-1725).djvu/123

此页尚未校对

聞,目無所見,上竅之不通也。聽宮,手太陽之經,心之腑輸也。眸子,耳中之珠,刺耳之聽宮,尚疾於發目之矇,是耳竅與目竅之相通也。以手堅按其兩鼻竅而疾偃,其聲,必應其耳中之鍼,是耳竅與鼻竅口竅之相通也。在上之七竅不通,獨取手太陽以通心神之氣,而七竅皆利,是神明之通於七竅也。心為陽中之太陽,故必於日中取之。

黃帝曰:「刺節言去爪,夫子乃言刺關節肢絡,願卒聞 之?」岐伯曰:「腰脊者,身之大關節也;肢脛者,人之管以 趨翔也。莖垂者,身中之機,陰精之候,津液之道也。故 飲食不節,喜怒不時,津液內溢,乃下留於睪,血道不 通,日大不休,俛仰不便,趨翔不能。此病榮然有水,不 上不下,鈹石所取,形不可匿,常不得蔽,故命曰去爪。」 帝曰「善。」莖音恆睪音臯

馬蒔曰:「此詳言去爪之義也。夫去爪之法,所以為刺關節肢絡者,正以腰脊為身之大關節,肢脛為人之管,莖垂為身中之機,陰精之候,津液之道也。故飲食喜怒不調,津液內溢,乃下留於睪,血道不通,其狀日以益大,俛仰甚有不便,趨翔甚有不能,此病榮然有水,凝稸不行,所以不上且不下也。若用鈹石之鍼以」 取之,則形雖大而不可復匿,日常不得隱蔽其水矣。

張志聰曰:此言津液隨神氣者,滲灌於諸節者也。津液生於中焦陽明淖澤於骨,所以濡筋骨而利關節。腰脊者,從大椎至尾骶,乃身之大關節也。手足肢脛之骨節,人之管以趨翔,蓋津液淖澤於肢脛,則筋骨利,而脛能步趨,肢能如翼之翔也。「莖垂」 者,腎之前陰,乃宗筋之會。腎者胃之機關,主受藏津液。夫腎臟所藏之津液,從宗脈而上濡於空竅,故曰:「莖垂」 者,身中之機,陰精之候,津液之道也。此言胃腑所生之津液,隨神氣而淖注於骨節,腎臟所藏之津液,從宗脈而上濡於空竅。如飲食不節,喜怒不時,則津液內溢,乃下留於睪囊,血道不通,日大不休,俛仰不便,趨翔不能,此病榮然有水,不上不下,當用鈹石取之。形謂前陰,爪者筋之餘。謂形不可藏匿,常不得遮蔽,有若去其宗筋,故命曰「去爪。」

黃帝曰:「刺節言徹衣,夫子乃言盡刺諸陽之奇輸,未 有常處也。願卒聞之。」岐伯曰:「是陽氣有餘而陰氣不 足,陰氣不足則內熱,陽氣有餘則外熱,內熱相搏,熱 如懷炭,外畏綿帛,近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腠理閉 塞,則汗不出,舌焦脣槁,腊乾嗌燥,飲食不讓美惡。」黃 帝曰:「善。」取之奈何?或之於其天府大杼三痏,又刺中 膂,以去其熱,補足手太陰,以出其汗,熱去汗稀,疾於 徹衣。黃帝曰:「善。」腊思亦切

馬蒔曰:「此承上文而詳言徹衣之義也。夫徹衣之法,以為盡刺陽經之奇輸者,正以陽氣有餘,而陰氣不足,惟陰氣不足,則內有熱,如陽氣有餘,則外有熱,其內熱甚如懷炭,其外熱畏綿帛而不可近身與席,時則腠理閉塞,汗不得出,其舌焦,其脣槁而腊乾,其嗌燥。凡口中無味,美惡莫辨,刺之者亦惟取其手太陰」 肺經之天府穴,足太陽膀胱經之大杼穴,各三次。其刺瘡有三,故為「三痏」 也。又取足太陽膀胱經之中膂、內俞,以去其熱,又補足太陰脾經、手太陰肺經,以出其汗,由是熱去而汗少,其速如徹衣也。

張志聰曰:「此因津液不外濡於皮毛,以致陽熱盛而不可近席,不上濟於心臟,以致內熱盛而熱如懷炭。蓋陽氣者,火熱之氣;陰氣者,水陰之氣也。故曰:盡刺諸陽之奇輸。奇輸者,六腑之別絡也。津液生於胃腑水穀之精,大腸主津液,小腸主液。膽者中精之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是六腑之津液,從大絡而」 外濡於皮膚分肉者也。心為陽中之太陽,太陽膀胱為水腑,水火上下相濟者也。水液不上滋於心,以致心火盛而熱如懷炭,舌焦脣槁,腊乾嗌燥,心不和,故飲食不知味也。「或之於其」 者,謂水穀之津液,皆藏於膀胱,水液隨太陽之氣運行於膚表,或不必盡刺諸陽之奇輸,取之於其天府、大杼、三痏,使膀胱所藏之津外濡於皮毛,又刺太陽經之中膂,通津液上滋於心臟,以去其熱。手太陰乃金水之生源,而外主皮毛,足太陰主脾,而外主肌肉,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故當補足手太陰,以出其汗,熱去汗稀,疾於徹衣之去熱也。

黃帝曰:「《刺節》言解惑,夫子乃言盡知,調陰陽補瀉有 餘不足,相傾移也,惑何以解之?」岐伯曰:「大風在身,血 脈偏虛,虛者不足,實者有餘,輕重不得傾側宛伏,不 知東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覆,顛倒無常,甚 於迷惑。」黃帝曰:「善。取之奈何?」岐伯曰:「瀉其有餘,補其 不足,陰陽平復,用鍼若此,疾於解惑。」黃帝曰:「善。」請藏 之靈蘭之室,不敢妄出也。

馬蒔曰:此承上文而詳言「解惑」 之義也。夫解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