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9 (1700-1725).djvu/2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於孫絡,與絡脈之血和合變化,而赤為血,故新飲而液滲於絡,未和合於血,是津液未變而赤,故刺之血出清而半為汁也。其不新飲者,身中有水,久則為腫,蓋言血乃水穀之津液所化,若不新飲而出為汁者,乃身中之水也。按奇邪而不在經者,謂皮膚之氣血,從別絡而出於孫絡,皮膚與經脈繆處也。此論津液注於皮膚,滲於絡脈,與經脈之血和合,是皮膚孫絡,又與經脈相通,而皮膚絡脈之氣血所從來,又有一道。蓋此篇假鍼,以明陰陽血氣之生始出入,學者當於鍼刺之外,細體認其義焉。臟腑經脈為陰,皮膚肌腠為陽。臟腑之陰氣,積於皮膚之陽分者,其氣因於大絡孫絡而出。血未出而氣先行者,謂臟腑之氣先行,而血隨氣出者也。上論脈絡之血,乃皮膚之津液,滲入孫脈絡脈而化赤,此言皮膚之血,因於大絡孫絡而出,是皮膚脈絡之血氣,外內相通,故下文曰:「陰陽之氣,其新相得而未和合也。」 皮膚為表,經脈為裏,膚表之陽,得脈內之陰氣以和之,經脈之陰,得膚表之陽氣以和之,陰陽表裏之相合也。如陰陽之氣,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瀉之,則陰陽俱脫,表裏相離,故脫色而蒼蒼然青也。《平脈篇》曰:「榮氣不足面色青。」 陰陽俱脫者,經脈外內之榮氣脫也。如血出多而色不變者,刺其絡而虛其經也。經虛之屬,則陰脫矣。心主脈而包絡主血,陰臟之血脫,故煩悶也。蓋言在外之血氣,由臟腑之陰而出於經經而脈脈而絡也。夫內為陰,外為陽,經絡為陰,皮膚為陽,此總結血氣之外內出入,相得而和合者也。自外而內者,從皮膚滲於孫脈絡脈而內溢於經;自內而外者,從臟腑之陰而出於經,從經脈而外注於絡脈,皮膚外內之相得也。如陰陽俱有餘,相合而痹閉於外內之間,雖多出血而弗能虛也 。朱濟公曰:陰陽相得而合為痹,與上文之陰陽相得同義。蓋陰陽和合而流行則調,陰陽相得而留滯則痹。痹者,閉也。《通篇》論經脈血氣之生始出入,故帝止問血出多而不動搖。伯曰:陰陽相得而合為痹,是非邪病之痹明矣。

黃帝曰:「相之奈何?」岐伯曰:「血脈者,盛堅橫以赤,上下 無常處,小者如鍼,大者如筋,則而瀉之萬全也,故無 失數矣。失數而反,各如其度。」則側同

馬蒔曰:「此言視血絡之法也。相,視也。血絡者,必盛且堅,及橫以赤,其上下無有常處,小如鍼而大如筋,必側其鍼,以迎而瀉之,可以萬全,故無失刺血絡之術數也。若失其術數,而與法相反,則凡或汁或射等證,各如其度以相應矣。」

張志聰曰:「此申明血氣之在經脈,而外內出入也。『盛堅橫以赤』」 者,血盛於脈中也。「上下無常處者,血氣之流行也。小者如鍼,留血之在孫絡也。大者如筋,留血之在經隧也。數者,血脈出入之度數,留血之在經絡,則而瀉之,故無失其所出之度數矣。所出之度,從經而脈,脈而絡,絡而孫,如失其所出之數而反者,又從『孫』」 而絡,絡而脈,脈而經,各如其度,而外內出入者也。

黃帝曰:「鍼入而肉著,何也?」岐伯曰:「熱氣因於鍼,則鍼 熱,熱則肉著於鍼,故堅焉。」

馬蒔曰:「此言鍼入而肉之所以著也。蓋以鍼入於內,肉中熱氣,溫之於鍼則鍼熱,鍼熱則肉著於鍼,故不惟熱,而又堅不可拔也。」

張志聰曰:「三陽之氣,主於膚表。」 熱氣,陽氣也。熱氣因於鍼則鍼熱,熱則肉著於鍼,故「鍼下堅而不可拔也。」

《陰陽清濁篇第四十》

馬蒔曰:「陰陽」 者,陰經、陽經也。陰經受清氣,陽經受濁氣,故名篇。

黃帝曰:「余聞十二經脈,以應十二經水者,其五色各 異,清濁不同,人之血氣若一,應之奈何?」岐伯曰:「人之 血氣,苟能若一,則天下為一矣,惡有亂者乎?」黃帝曰: 「余問一人,非問天下之眾。」岐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亂 氣,天下之眾,亦有亂人,其合為一耳。」惡音烏夫音扶

馬蒔曰:「此言人之血氣,不能為一,所以有亂氣也。《經水篇》言:人手足各有三陰三陽,合為十二經脈,以應十二經水。如足太陽外合於清水,而內屬於膀胱,足少陽外合於渭水,而內屬於膽之類是也。所以十二經合於五行,五行別為五色。今與十二經水而相應,則五色各異,清濁必不相同矣。倘其間有人之氣血如一,無清無濁,則欲分而應彼十二經水也,奈何?伯言人身之氣血,必不能合之而為一也,苟人之氣血可以為一,則推之天下,皆可以為一也,惡有氣血之亂者乎?」 帝遂言余之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