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9 (1700-1725).djvu/42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馬蒔曰:「此承首節而言善病消癉者,以其心則剛強,而五臟與肌肉則柔弱也。消癉者,多飢渴而肉瘦,癉則內熱也。《少俞》言此人者,五臟柔弱,心則剛強,剛強多怒,五臟柔弱則易傷耳,何也?正以其皮膚甚薄,肌肉甚弱,其目堅固以深,其人甚剛,有長衝直揚之勢。故心剛則多怒,怒則氣上逆,血為之積,氣為之留,皮」 膚肌肉為之充塞,而血脈不能通,所以蒸而為熱,熱則消肌膚,而消癉之病成矣。張志聰曰:消癉者,癉熱而消渴消瘦也。《邪氣臟腑篇》曰:「五臟之脈微小為消癉。」 蓋五臟主藏精者也。五臟皆柔弱,則津液竭而善病消癉矣。夫形體者,五臟之外合也。薄皮膚而肌肉弱,則五臟皆柔弱矣。夫柔弱者必有「剛強,謂形質弱而性氣剛也。故此人薄皮膚而目堅固以深者,其氣有長衝直揚之勢。其心剛,剛則多怒,怒則氣上逆,而血積于胸中,氣逆留則充塞于肌肉,血蓄積則脈道不行,血氣留積,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 此言其人暴剛而肌肉弱者也。蓋肌肉弱則五臟皆柔,暴剛則多怒而氣上逆矣 。朱永年曰:「按《本經》有五臟之消癉,有肌肉之消癉。五臟之消癉,津液內消而消渴也;肌肉之消癉,肌肉外消而消瘦也。蓋因于內者必及于外,因于外者必及于內,形體五臟,外內之相合也 。」 高士宗曰:「按《平脈篇》云:『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迫,上入胸膈。蓋精血少則逆氣反上奔,故曰:柔弱者必有剛強』。」 謂五臟之精質柔弱,而氣反剛強。是柔者愈弱而剛者愈強,剛柔之不和也。

黃帝曰:「人之善病寒熱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小骨 弱肉者,善病寒熱。」黃帝曰:「何以候骨之小大,肉之堅 脆,色之不一也?」少俞答曰:「顴骨者,骨之本也,顴大則 骨大,顴小則骨小,皮膚薄而其肉無䐃,其臂懦懦然, 其地色殆然,不與其天同,色汗然獨異,此其候也。然 後臂薄者,其髓不滿,故善病寒熱也。」

馬蒔曰:「此承首節而言,善病寒熱者,以其骨小肉弱,色濁髓枯也。蓋欲知骨小,必驗顴骨。顴骨者,目下高骨,乃骨之本也。即顴有大小,而周身之骨大小可驗,則骨小者,所以易病寒熱也。欲知肉弱,必驗周身之肉與兩手之臂。今皮膚既薄,而其肉無䐃,無䐃者,肉無分理也。其臂懦懦然而弱,則肉弱者,所以易病寒」 熱也。面有天地人三部,其地色殆然,不與其天同色,汗然甚濁,獨異于上中二部,則色濁者,所以易病寒熱也。「欲知髓之虛滿,又驗臂之厚薄,故臂薄者,其骨必小,其髓不滿,惟髓不滿,則腦為髓之腑。凡風池風府內通于腦,而邪易入之,所以易病寒熱也。」

張志聰曰:「此言骨小肉弱者,善病寒熱也。夫腎主骨,顴者,腎之外候也,故顴骨為骨之本,顴大則周身之骨皆大,顴小則知其骨小也。䐃者,肉之脂標也。懦懦,柔弱也。臂薄者,股肱之大肉不豐也。地色者,地閣之色,殆不與天庭同色,此土氣之卑污也。髓者,骨之充也,骨小則其隨不滿矣。夫在外者,皮膚為陽,筋骨為」 陰,骨小皮薄,則陰陽兩虛矣。陽虛則生寒,陰虛則發熱,故其人骨小皮薄者,善病寒熱也 。倪沖之曰:津液隨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腠理,淖澤注于骨,補益腦髓,潤澤皮膚。如臂薄者,通體之皮肉薄弱矣。皮肉薄弱,則津液竭少,故曰「臂薄者,其髓不滿 。」 高士宗曰:「邪在皮膚則發熱,深入于骨則發寒。」

黃帝曰:「何以候人之善病痹者?」少俞答曰:「粗理而肉 不堅者,善病痹。」黃帝曰:「痹之高下有處乎?」少俞答曰: 「欲知其高下者,各視其部。」

馬蒔曰:「此承首節而言善病痹者,其人理粗肉脆,而痹之所成,其高下各視乎分部也。」

張志聰曰:此言理粗而肉不堅者,善病痹也。理者,肌肉之文理,如粗疏而不緻密,則邪留而為痹。夫皮脈肉、筋骨,五臟之分部也。《痹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 故各視其部,則知痹之高下。蓋心肺之痹在高,肝腎脾痹在下也。

黃帝曰:「人之善病腸中積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 「皮膚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如此則腸胃惡,惡則 邪氣留止,積聚乃傷。脾胃之間,寒溫不次,邪氣稍至, 稸積留止,大聚乃起。」

馬蒔曰:「此承首節而言,善病腸中積聚者,以其腸胃之惡也。惡者,猶云不好。蓋欲知腸胃之惡,必驗其皮膚之薄而不潤澤,不潤澤者,無血也。其肉不堅,而反為淖澤,淖澤者,推之則移也。如此則其在內之腸胃必惡,惡則風寒暑濕之邪氣,留止積聚,以傷腸胃,其衣食寒煖又不以次,所以邪氣漸至,而稸積留止,至」 于「大聚。」 從此而日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