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9 (1700-1725).djvu/7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臟,應五運之在中也;外次六腑,應六氣之在外也。經脈二十八會,脈度之十六丈二尺也。」 此言小鍼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營其順逆,出入之會,可傳于後世,無有終時者。若不察此三才之大道,反逆傷其旋轉之機,又勝五兵之殺人矣。大絡者,十二臟腑之經別也。五里者,手陽明之「穴,在肘上三寸。蓋臟腑之大絡,與經相干,而布于四末;手陽明之大絡,與手陽明之經相干,循五里而散于尺膚。」 夫臟為陰,腑為陽,經脈為陰,皮膚為陽。手陽明者,手太陰之腑也。五臟之血氣,行于脈中,因胃氣而至于手太陰,以應尺寸之脈;五臟之氣血,行于脈外者,因胃氣而出于手陽明之絡,以「應于尺膚,是以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善調尺者,則不待于寸。」 此十二臟腑之血氣,行于經脈皮膚之外內者,大會于手太陰陽明也。故迎之五里,中道而止。至者,迎其氣之至也。往者,追其氣之行也。故五至而迎其五臟之氣至即已。若五往而追之,則五臟之氣,盡洩于外矣。五臟各有五輸,五五二十五輸,若皆取之,則竭其輸矣。此所謂奪其天氣者也,非由命之自絕,壽之自傾,實所以殺生人也。闚者,窺視其所出也。門者,《衛氣篇》之所謂契紹之門戶,乃氣血從孫絡而出于皮膚之門也。故俟其氣之出門而刺之者,稍緩而死于家中;入門而逆刺于絡內者,即死于醫者「之堂上也。夫天氣一日一夜,遶地環轉一周,逆則不過一周而死,況鍼刺之傷乎?是以著之玉版,以為重寶;傳之後世,以為《刺禁》,令民勿敢犯也 。」 任谷庵曰:「人之皮表以應天經,脈應地之經水,天氣運行于地之外,而復貫于地中,升降出入,環轉無端,而人亦應之。膚表之氣血,從五臟之大絡,而出于」 皮膚分肉之外,復從手足之指井,而溜于榮,注于輸,行于經,而與經脈中之血氣,相合于肘膝之間,此人合天地陰陽,環轉出入之大道也。故曰:「五往而臟之氣盡矣。」 謂迎之五里,復五往而追之,則五臟之氣盡洩于外。蓋謂皮膚之氣血,由五臟之所出也。五五二十五而竭其輸,此謂奪其天氣,謂手足五輸之氣血,從皮膚之所入也。若盡取其五臟之五輸,則竭其輸中之血,而奪其皮表之天氣也。血氣之生始出入參合天地陰陽,乃端本澄源之學。

《五禁篇第六十一》

馬蒔曰:內有五禁、五奪、五過、五逆、九宜等法,然以《五禁》為首,故名篇。

黃帝問于岐伯曰:「余聞刺有五禁,何謂五禁?」岐伯曰: 「禁其不可刺也。」黃帝曰:「余聞刺有五奪。岐伯曰:無瀉 其不可奪者也。」黃帝曰:「余聞刺有五過。岐伯曰:補瀉 無過其度。」黃帝曰:「余聞刺有五逆。岐伯曰:病與脈相 逆,命曰五逆。」黃帝曰:「余聞刺有九宜。岐伯曰:明知九 鍼之論,是謂九宜。」

馬蒔曰:「此言刺家有五禁、五奪、五過、五逆、九宜之分也。」

余伯榮曰:「此承上章,復論刺有五禁、五奪、五過、五逆,以為刺禁,令民勿犯者也。五過者,五臟外合之皮脈肉筋骨,有邪正虛實,宜平調之,如補瀉過度,是為五過。九宜者,《九鍼》之論,各有所宜,神而明之,是為九宜。」

黃帝曰:「何謂五禁?願聞其不可刺之時。」岐伯曰:「甲乙 日自乘,無刺頭,無發矇于耳內;丙丁日自乘,無振埃 于肩喉、廉泉;戊己日自乘四季,無刺腹去爪通水;庚 辛日自乘,無刺關節于股膝;壬癸日自乘,無刺足脛。 是謂五禁。」

馬蒔曰:「此詳言五禁之實也。天干應于人身,頭為甲乙,肩喉為丙丁,戊己為手足四肢,合辰戌丑未之四季,庚辛應股膝,壬癸應足脛,故凡天干自乘之日,皆無刺之。發矇、振埃,俱刺法名,目見本經刺節真邪篇。」

余伯榮曰:「天之十干,始于甲乙,終于壬癸。故甲乙以應頭,壬癸以應足,丙丁應身半以上,庚辛應身半以下,配天之四時也。戊己屬土,故乘于四季。夫甲為陽木,乙為陰木,自乘者,陰陽自合,非化氣也。《發矇》振埃者,所以通氣也。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通氣者,通五運之化氣。此天干自乘,故為取氣之禁。」

黃帝曰:「何謂五奪?」岐伯曰:「形肉已奪,是一奪也;大奪 血之後,是二奪也;大汗出之後,是三奪也;大泄之後, 是四奪也;新產及大血之後,是五奪也;此皆不可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