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9 (1700-1725).djvu/77

此页尚未校对

馬蒔曰:「此詳言五奪之實也。瀉者,鍼之瀉去也,然用藥亦猶是矣。」

余伯榮曰:「形肉血氣已虛脫,雖有實邪,皆不可瀉。」

黃帝曰:「何謂五逆?」岐伯曰:「熱病脈靜,汗已出,脈盛躁, 是一逆也;病泄脈洪大,是二逆也;著痹不移,䐃肉破, 身熱脈偏絕,是三逆也。淫而奪形,身熱色夭然白,及 後下血,衃血,衃篤重,是謂四逆也。寒熱奪形,脈堅搏, 是謂五逆也。」

馬蒔曰:「此詳言五逆之實也。凡熱病者脈宜洪,今反靜,是邪盛正衰也。汗已出,脈宜靜,今反盛躁,此邪氣猶盛,是一逆也。凡病泄者,脈宜靜,今反洪大,此邪氣猶盛,是二逆也。著痹不能轉移,其䐃肉已破,其身熱,脈宜洪盛,今已偏絕。蓋偏則一手全無,絕則二手全無,是三逆也。人有好淫而形肉已奪,其身發熱,其色」 夭然而白,又乃去後,復有衃血,其血之凝黑者,且多而篤重,是「四逆也。」 人有久發寒熱而形體已奪,脈軟則邪散,今堅而且搏,是謂五逆也。

余伯榮曰:「熱病脈靜者,陽病見陰脈也。汗已出,脈盛躁者,陽熱之邪,不從汗解,陰液去而邪反盛也。病泄者,脈宜沉弱,反洪大者,陰泄于下,陽盛于上,陰陽上下之相離也。著痹不移,䐃肉破,身熱者,濕邪傷形,久而化熱。脈偏絕者,脾胃之氣敗也。淫者,酷虐之邪。奪形者,邪傷形也。如但熱不寒之瘧氣,內藏于心,而外」 淫于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脫肉。夫心主血,而血脈榮于色,色夭然白,及後下衃,血篤重者,形氣消于外,血液脫于內,血氣,外內之離脫也。寒熱奪形,脈堅搏者,寒熱之邪盛,而正氣傷也。此為五逆,皆不可刺也。

《動輸篇第六十二》

馬蒔曰:「《內論》手太陰、足少陰、足陽明之俞穴,獨動不休,故名篇。」

黃帝曰:「經脈十二,而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 何也?」岐伯曰:「是明胃脈也。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 氣上注于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 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 不止。」黃帝曰:「氣之過于寸口也,上十焉息,下八焉伏, 何道從還?不知其極。」岐伯曰:氣之離臟也,卒然如弓 弩之發。如水之下岸。上于魚以反衰。其餘氣衰散以 逆上。故其行微。

馬蒔曰:「此因帝問肺腎胃經之脈獨動不休,而先以肺言之也。手足經脈,共有十二,惟手太陰肺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其脈獨動不休,即如肺之太淵,腎之太谿,胃之衝陽,誠動之不休也。他經之脈,行之甚微,似有所休,故問耳。伯乃以肺經言之,蓋肺脈雖行于肺,而實始之于胃,是必明之于胃脈,而後可以」 知肺脈也。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受水穀之氣,以生精微之氣,其積于上焦者,名曰宗氣,其由中焦以降于下焦而生者,名曰「營氣」 ,所謂清者為營是也,故此篇遂名之曰清氣。出下焦以升于中上二焦而生者,名曰衛氣,所謂濁者為衛是也,故下節名曰悍氣,是清氣隨宗氣以行于經脈之中,始從中「焦注于肺,從太陰經而行之,由是而行于手陽」 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厥陰心包絡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又自肝經以行于肺經,其行也,以息往來,蓋一呼一吸,總為一息,惟其一呼脈乃再動,一吸脈亦「再動,一呼一吸,脈乃四動,閏以太息,脈乃五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良由寸口者,即手太陰經之太淵穴,十二經脈必會于此,此脈之所動而不休也。然脈之過于寸口也,上之從息而行者,可擬十分,下之伏于臟內者,可擬八分,但不知其何道而來,何道而還,罔有抵極,帝之所以復問也。」 伯言脈氣之離于各臟也,如矢之離于弓弩,如水之下于岸,矢發則往,水下則流,及其會于寸口,上于魚際,則會于肺經矣。又從肺經而行之,一晝一夜,共五十度。但其上魚之際,十焉在息,下魚之後,八焉伏藏。故上魚既已,則氣似反衰,及其餘氣衰散既已,則又逆而上之于魚。是以各經上魚之後,行之甚微。惟肺則為百脈所朝。而獨動不休者。非他經之可同也。

張志聰曰:此章論營衛宗氣循度行于經脈之外內。衝脈行于足少陰陽明之經。而出于「腹氣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