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0 (1700-1725).djvu/100

此页尚未校对

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脈,相應如參 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中部之候,雖 獨調,與眾臟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減者死;目內陷 者死。」黃帝曰:冬陰夏陽奈何?岐伯曰:九候之脈,皆沈 細懸絕者為陰,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數者為陽, 主夏,故以日中死。是故寒熱者,平旦死;熱中及熱病 者,日中死。病風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脈 乍數乍疏,乍遲乍疾者,以日乘四季死。形肉已脫,九 候雖調,猶死。七診雖見,九候皆順者,不死。所言不死 者,風氣之病及經月之病,似七診之病而非也,故言 不死。若有七診之病,其脈候亦敗者,死矣。必發噦噫, 必審問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而後各切循其脈, 視其經絡浮沈,以上下逆順循之。其脈疾者不病,其 脈遲者病,脈不往來者死,皮膚著者死。

「兩手脈結,上部者濡結,中部者緩結,三里者豆起,弱 反在關,濡反在巔,微反在上,濇反在下,微則陽氣不 足,沾熱汗出,濇則無血,厥而且寒。」《黃帝問》曰:「余每欲 視色持脈,獨調其尺,以言其病,從外知內,為之奈何?」 岐伯對曰:「審其尺之緩急,小大滑澀,肉之堅脆,而病 形變定矣。調之何如?」對曰:「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 緩者,尺之皮膚亦緩;脈小者,尺之皮膚減而少;脈大 者,尺之皮膚亦大;脈滑者,尺之皮膚亦滑;脈濇者,尺 之皮膚亦濇。凡此六變,有微有甚。故善調尺者,不待 於寸;善調脈者,不待於色。能參合行之,可為上工。「尺 膚滑以淖澤」者,風也;「尺內弱解㑊,安臥脫肉」者,寒熱 也;尺膚濇者,風痹也;「尺膚麤如枯魚」之鱗者,水泆飲 也。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汗且 出。尺膚寒甚,脈小。一作急者,泄少氣。尺膚炬然。炬然甲乙作熱 炙人手「先熱後寒者,寒熱也。尺膚先寒,久持之而熱者, 亦寒熱也。尺炬然熱,人迎大者,當奪血;尺緊,人迎脈 小,甚則少氣,色白有加者,立死。肘所獨熱者,腰以上 熱;肘前獨熱者,膺前熱;肘後獨熱者,肩背熱。肘後麤 以下三四寸熱者,腸中有蟲。手所獨熱者,腰以下熱。 臂中獨熱者,腰腹熱。掌中熱者,腹中熱;掌中寒者,腹 中寒。」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胃中有寒。

諸浮、諸沈、諸滑、諸澀、諸弦、諸緊。若在寸口,膈以上病。 若在關上,胃以下病。若在尺中,腎以下病。

寸口脈滑而遲,不沈不浮,不長不短,為無病,左右同 法。

寸口太過與不及,寸口之脈,中手短者,曰頭痛;中手 長者,曰足脛痛;中手促上擊者,曰肩背痛。

寸口脈浮而盛者,病在外。

寸口脈沈而堅者,病在中。

寸口脈沈而弱者,曰「寒熱。」一作氣又作中及疝瘕。少腹痛。 寸口脈沈而弱。髮必墮落。

寸口脈沈而緊,苦心下有寒時痛,有積聚。

寸口脈沈。胸中短氣。

寸口脈沈而喘者,寒熱。

寸口脈但實者,心勞。

寸口脈緊或浮。膈上有寒,肺下有水氣。

脈緊而長,過寸口者,注病。

脈緊上寸口者,中風,風頭痛亦如之。千金翼云亦為傷寒頭痛 脈弦上寸口者,宿食。降者頭痛。

脈來過寸,入魚際者,遺尿。

脈出魚際。逆氣喘息。

寸口脈潎潎如羹上肥,陽氣微,連連如蜘蛛絲,陰氣 衰。

寸口脈偏絕。則臂偏不遂。其人兩手俱絕者。不可治。 兩手前部陽絕者。苦心下寒毒。喙中熱。

關上脈浮而大,風在胃中,張口肩息,心下澹澹,食欲 嘔。

關上脈微浮,積熱在胃中,嘔吐蚘蟲,心健忘。

關上脈滑而大小不勻。千金云必吐逆是為病方欲進。不出 一二日。復欲發動。其人欲多飲。飲即注利。如利止者 生。不止者死。

關上脈緊而滑者,蚘動。

「關上脈澀而堅,大而實,按之不減有力,為中焦實。」有 伏結在脾肺,氣塞,實熱在胃中。

關上脈襜襜大而尺寸細者,其人必心腹冷積,癥瘕 結聚,欲熱飲食。

關上脈時來時去,乍大乍小,乍疏乍數者,胃中寒熱 羸劣,不欲飲食,如瘧狀。

尺脈浮者,客陽在下焦。

尺脈細微,溏泄下冷利。

尺脈弱,寸彊胃絡脈傷。

尺脈虛小者,足脛寒,痿痹腳疼。

尺脈澀。下血不利。多汗。素問又云尺澀脈滑謂之多汗 尺脈滑而疾,為血虛。

尺脈沈而滑者,寸白蟲。

尺脈細而急者,筋攣痹不能行。

尺脈麤常熱者,謂之「熱中」,腰胯疼,小便赤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