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0 (1700-1725).djvu/121

此页尚未校对

實,名逆四時,皆難療也。凡四時脈,皆以胃氣為本,雖 有四時旺相之脈,無胃氣者,難瘥也。何謂胃?脈來弱 以滑者是也,名曰易治。

《扁鵲診諸反道死脈要訣》

《扁鵲》曰:「夫相死脈之氣,如群鳥之聚,一馬之馭,系水 交馳之狀,如懸石之落,出筋之上,藏筋之下,堅關之 裏,不在榮衛,伺候交射,不可知也。」

脈。病人不病,脈來如屋漏雀啄者死。又《經》言:「得病七 八日,脈如屋漏雀啄者死。脈來如彈石,去如解索者 死。」脈困病人,脈如蝦之游,如魚之翔者死。脈如懸薄 卷索者死。脈如轉豆者死。脈如偃刀者死。脈涌涌不 去者死。脈忽去忽來,暫止復來者死。脈中侈者死。脈 分絕者死。脈有表無裏者死。《經》名曰:「結去即死。」何謂 結?脈在指下如麻子動搖,屬腎,名曰結去。死,近也。 脈五來,不復增減者死,《經》名曰「代。」何謂代?脈五來一 止也。脈七來,是人坐一夕半時,不復增減,亦名曰代, 正死不疑。《經》言:病或有死,或有不治自愈,或有連年 月不已,其死生存亡,可切脈而知之耶?然可具知也。 設病者若閉目不欲見人者,脈當得肝脈弦急而長, 而反得肺脈浮短而濇者死病。若開目而渴,心下牢 者,脈當得緊急而數,反得沉滑而微者死病。若吐血 復鼽衄者,脈當得沉細,而反得浮大牢者死病。若讝 言妄語,身當有熱,脈當洪大,而反得手足四逆,反得 沉細微者死病。若腹大而泄,脈當微細而澀,反得緊 大而滑者死。此之謂也。《經》言:「形脈與病相反者死。」奈 何?然:病若頭痛目痛,脈反短濇者死。病若腹痛,脈反 浮大而長者死。病若腹滿而喘,脈反滑利而沉者死。 病若四肢厥逆,脈反浮大而短者死。病若耳聾,脈反 浮大而濇者死。病若目䀮䀮,脈反大而緩者死。左有 病而右痛,右有病而左痛,下有病而上痛,上有病而 下痛,此為逆,逆者死,不可治。「脈來沉之絕濡,浮之不 止,推手者,半月死。」一作半日「脈來微細而絕者,人病當死。」 人病脈不病者生,脈病人不病者死。人病尸厥,呼之 不應,脈絕者死,脈當大反小者死。肥人脈細小如絲 欲絕者死。羸人得躁脈者死。「人身澀而脈來往滑者 死。人身滑而脈來往濇者死。人身小而脈來往大者 死。人身大而脈來往小者死。人身短而脈來往長者 死,人身長而脈來往短」者死。尺脈上應寸口,大遲者, 半日死。診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有相反。有一反逆, 即為死候也。

《宋朱肱活人書》

《論脈》

此一卷論切脈治傷寒先須識脈,若不識脈,則表裏 不分,虛實不辯,仲景猶誚當時之士,按寸不及尺,握 手不及足,必欲診衝陽,按太谿,而後無歉,況於寸關 尺耶?大抵問而知之,以觀其外,切而知之,以察其內, 證之與脈,不可偏廢。且如「傷寒脈緊,傷風脈緩,熱病 脈盛,中暑脈虛,人迎緊盛傷於寒,氣口緊盛傷於食」, 率以脈別之。非特此也,病人心下緊滿,按之石硬而 痛者,結胸也。結胸證於法當下,雖三尺之童,皆知用 大黃甘遂陷胸湯下之,然仲景云:「結胸脈浮者,不可 下,下之則死。」以此推之,若止憑外證,便用陷胸湯則 誤矣。況《傷寒》尤要辯表裏,脈浮為在表,脈沉為在裏, 陽動則有汗,陰動則發熱。得汗而脈「靜者生,汗已而 脈躁者死。陰病陽脈則不成,陽病陰脈則不永。」生死 吉凶,如合龜鏡。其微至於禍福休咎,修短貴賤,無不 可考。然古人乃以切脈為下者,特以脈理精微,其體 難辯,而傷寒得外證為多故也。外證易見,切脈難明。 弦緊之混淆,遲、緩之參差,沉與伏相類,濡與弱相似。 非得之於心,超然領解。孰能校疑似於錙銖者哉。苟 知浮芤滑實弦緊洪屬於表。遲緩微濇沉伏濡弱屬 於裏。表裏內外。陰陽消息。以經處之。亦過半矣。

《人迎氣口》

「人迎」氣口在頸,法象天地要會,始終之門戶。

人迎氣口為太陰肺經,而《黃帝》乃云「人迎亦胃脈」何也?左手關前一分者,人迎之位;挾喉嚨兩旁者,人迎之穴。屬足陽明胃之經也。

《太谿脈》

傷寒何以須診太谿脈耶?答曰:太谿穴,是足少陰腎 之經,男子以右腎為命門,女子以左腎為命門,主生 死之要。病人有命門脈者活,無者死。仲景云:少陰病, 手足逆冷,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太谿七壯。故傷 寒必診太谿,以察其腎之盛衰也。

太谿二穴。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

《衝陽脈》

傷寒何以須診衝陽脈耶?答曰:「衝陽穴,是足陽明胃 之經,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乃傳於五臟六腑,臟腑 皆受氣於胃,清者為榮,濁者為衛,榮行脈中,衛行脈 外,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胃為水穀之海,主稟四時,皆 以胃氣為本,是謂四時之變病,死生之要會。故傷寒 必診衝陽脈,以察其胃之有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