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0 (1700-1725).djvu/71

此页尚未校对

咽乾燥,病在土脾。

一陰,厥陰也;一陽,少陽也,乃陰中之生陽也。若一陰一陽之氣代絕,則水不能隨之上升,止陰氣自至於心下。上下無常者,或上或下也。古者以腹中和,小便利為知,出入不知,謂脾肺燥而不能出灌於四支也。是以水液不能上交於肺,則喉咽乾燥矣。不能滲灌於中土,則土燥而脾病矣。

二陽三陰。至陰皆在。陰不過陽。陽氣不能止陰。陰陽 並絕。浮為血瘕。沈為膿胕。

「二陽者,陽明之主闔也;三陰者,太陰之主開也。脾為陰中之至陰,至陰皆在」者,言脾胃之氣皆在於中,而為開為闔者,乃二陽三陰之氣也。陰欲開而不能過於陽之闔,陽欲闔而不能止其陰之開,陰陽之氣不相和合,而陽與陰絕,陰與陽絕矣。如脈浮則病在脾而為血瘕,沈則病在胃而為膿胕,蓋陰陽之氣不從,而血為之病也。

雷公曰:「請問短期?」黃帝曰:「冬三月之病,病合於陽者, 至春正月,脈有死徵,皆歸於春。」

冬三月之病,水為病也。病合於陽者,合病太陽之氣也。至春正月,有死徵之脈見,皆歸於所出之春氣。蓋春氣之本於冬,而陽氣之生於水,陽氣已病,復從春氣外出,故死。

《方盛衰論》

聖人持診之道,先後陰陽而持之,奇恆之勢,乃《六十 首》,診微合之事,追陰陽之變,章五中之情,其中之論, 取虛實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診。

「先後。陰陽而持之」者,按尺寸以候脈之來去也。「奇恆之勢,各以六十為首」,即《診要》《經終》《脈解》諸篇所論是也。「合微之事」者,聲合五音也;合五行,脈合陰陽也。「陰陽之變」者,天地陰陽之氣,有德化政令,變易災眚也。「五中之情」,五內之情志也。「取虛實之要,定五度之事」者,取虛實定五度也。五度者,度神之有餘有不足,氣有餘,有不足,血有餘,有不足,形有餘,有不足,志有餘有不足也。又有五實死,五虛死。其時有生者,如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此皆聖人持診之要道,不可不知也。

是以切陰不得陽,診消亡;得陽不得陰,守學不湛。知 左不知右,知右不知左,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後,故 治不久。知醜知善,知病不知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 知行知止,用之有紀,診道乃具,萬世不殆。起所有餘, 知所不足。

持診之道,有陰陽逆從,有左右前後上下之診,論在《脈要精微篇》中。「湛,甚也。」醜,善脈證之有善惡也。有餘之病,則起而行,不足之病,多坐而臥。知起之所為有餘,則知所以不足。蓋知此即可以知彼,知一可以知十也。

度事上下,脈事因格,是以形弱氣虛死。形氣有餘,脈 氣不足,死。脈氣有餘,形氣不足生。

「事」者,謂通變也。「上下」者,氣之通於天,病之變化也。格,窮究也。言當先度其上下之通變,因而窮究其脈之通變,是以形弱氣虛者死,此又無論其脈之平與不平,度其形氣而知其死矣。「形氣有餘,脈氣不足者死;脈氣有餘,形氣不足者生。」是當以形證、脈氣通變審之,而後可必其死生也。

是以診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轉神明,必清 必靜,上觀下觀,司八正邪,別五中部,按脈動靜,循尺, 滑濇寒溫之意,視其大小合之,病能逆從以得,復知 病名,診可十全,不失人情,故診之或視息,視意故不 失條理,道甚明察,故能長久。不知此道,失經絕理,亡 言妄期,此謂失道。

「轉神明」者,運己之神,以候彼之氣也。「上觀下觀」者,若視深淵,若迎浮雲也。八正,日月星辰四時之氣也。別五中部,先別五臟之脈也。按脈動靜,候其浮沈遲數也。循尺滑濇寒溫之意,謂脈滑者,尺之皮膚亦滑,脈濇者,尺之皮膚亦濇。尺膚滑其淖澤者,風也;尺膚濇者,風痹也。尺膚熱甚,脈甚躁者,病溫也;尺膚寒其脈小者,泄少氣。尺膚炬然先熱後寒者,寒熱也。尺膚先寒,久大之而熱者,亦寒熱也。故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善調脈者,不待於色,能參合而行之,可以為上工也。視其脈之大小,合之病能「病能」者,奇恆之病也。「逆從」者,轉神不回,回則不轉也。能正其病名而後診,可十全不失其人情矣。「視息」者,候呼吸之往來,脈之去至也。《視意》者,閉戶塞牖。繫之病者,數問其情,以從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亡言》者,亡妄之言,不知診道,妄與生死之期,此失經絕理,是謂失道矣。

《靈樞經》

《邪氣臟腑病形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之,見其色知其病,名曰明;按 其脈知其病,命曰神;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余願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