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0 (1700-1725).djvu/80

此頁尚未校對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九十四卷目錄

 醫部彙考七十四

  脈法四

  張機傷寒論辨脈法 平脈法

  華佗中藏經脈要論 五色脈論 脈病內外證訣 論臟腑虛實寒熱生死逆

  從脈證之法 論診雜病必死脈

藝術典第九十四卷

醫部彙考七十四

脈法四

《漢張機傷寒論》

《辨脈法》

問曰:「脈有陰陽,何謂也?」答曰:「凡脈大浮數動滑,此名 陽也。脈沉濇弱弦微,此名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 陽病見陰脈者死。」見音現

問曰:「脈有陽結陰結者,何以別之?」答曰:「其脈浮而數, 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也,期十七日當劇。 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鞭,名曰陰結也, 期十四日當劇。」

問曰:「病有灑淅惡寒,而復發熱者何?」答曰:「陰脈不足, 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曰:「何謂陽不足?」答曰: 「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 惡寒也。」曰:「『何謂陰不足』?答曰:假令尺脈弱,名曰陰不 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陽脈浮,陰脈弱者,則 血虛,血虛則筋急也。其脈沉者,榮氣微也。其脈浮而」 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榮氣微者。加燒鍼。則血流 不行。更發熱而躁煩也。

脈藹藹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脈纍纍如循長竿者, 名曰陰結也。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微也。脈縈縈 如蜘蛛絲者,陽氣衰也。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 血也。

「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復來 者,名曰促脈。」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脈。

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 寒者,此三焦傷也。若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 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也。

陽脈浮大而濡,陰脈浮大而濡。陰脈與陽脈同等者, 名曰「緩」也。

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者,壯如弓弦,按之不移也。 脈緊者,如轉索無常也。

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 寒虛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 失精。

問曰:「病有戰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脈浮而緊, 按之反芤,此為本虛,故當戰而汗出也。其人本虛,是 以發戰,以脈浮故當汗出而解也。若脈浮而數,按之 不芤,此人本不虛,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發戰也。」 問曰:「病有不戰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脈大而浮數, 故知不戰汗出而解也。」

問曰:「病有不戰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脈自微, 此以曾經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內無津液,此陰 陽自和,必自愈,故不戰不汗出而解也。」

問曰:「傷寒三日,脈浮數而微,病人身涼和者,何也?」答 曰:「此為欲解也,解以夜半。脈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 脈數而解者,必能食也;脈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問曰:「脈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別之?」答曰:「寸口、關上 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 脈陰陽為和平,雖劇當愈。」

師曰:「立夏得洪大脈,是其本位。其人病,身體苦疼重 者,須發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須發汗;若汗 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脈, 是其時脈,故使然也。四時倣此。」

問曰:「凡病,欲知何時得何時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 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 得病夜半愈者,以陽得陰則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 中愈者,以陰得陽則解也。」

寸口脈浮為在表,沉為在裏,數為在腑,遲為在臟。假 令脈遲,此為在臟也。

趺陽脈浮而濇,少陰脈如經也,其病在脾,法當下利。 何以言之?若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今趺陽脈浮而 濇,故知脾氣不足,胃氣虛也。以少陰脈弦而浮,纔見 此為調脈,故稱如經也。若反滑而數者,故知當屎膿 也。

寸口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 傷營,營衛俱病,骨節煩疼,當發其汗也。

趺陽脈遲而緩,胃氣如經也。趺陽脈浮而數,浮則傷 胃,數則動脾,此非本病,醫特下之所為也。營衛內陷, 其數先微,脈反但浮,其人必大便鞭,氣噫而除。何以 言之?本以數脈動脾,其數先微,故知脾氣不治。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