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1 (1700-1725).djvu/51

此页尚未校对

應。北政之歲,三陰司天,則尺不應;三陰在泉,則寸不 應,是皆運氣使然也,故謂之「從。」從者,順四時五行而 為之遷變,安得死哉。

《衝陽太谿太衝》

衝陽者,胃脈也。在足跗上五寸,骨閒動脈,上去陷谷 三寸。蓋土者萬物之母,衝陽脈不衰,胃氣猶在,病雖 危,尚可生也。然於旺中,又忌弦急,弦急者,肝脈也。若 見此脈,為木來尅土,謂之賊邪,不治。

足跗,即腳面也。

「太谿者,腎脈也,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蓋水 者,天一之元,太谿不衰,腎猶未絕,病雖危,尚可生也。

內踝後跟骨,即足跗後兩旁圓骨,俗名孤拐骨。

太衝者,肝脈也,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陷中。蓋肝者 東方木也,生物之始,此脈不衰,則生生之機尚可望 也,女人專以此為主。

《分人迎氣口脈訣》

《脈讚》曰:「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神 門決斷在兩關後,故曰人迎。緊盛則傷於寒,氣口緊 盛則傷於食,此人迎、氣口所以有內傷外感之辨也。 左為人迎,以候天之六氣,風寒暑濕燥火之外感者 也。人迎浮盛則傷風,緊盛則傷寒,虛弱則傷暑,沈細 則傷濕,虛數則傷熱,皆外所因,法當表散滲洩則愈。」 右為氣口,以候人之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內傷之 邪。其喜則脈散,怒則脈激,憂則脈濇,思則脈結,悲則 脈緊,恐則脈沈,驚則脈動,皆內所因,看與何部相應, 即知何臟何經受病,方乃不失病機,法當溫順以消 平之。其如診按表裡名義情狀,姑如後說。但《經》所述, 謂神者脈之主,脈者血之府,氣者神之御,脈者氣之 使。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文藻雖 雅,義理難明。動靜之辭,有博有約。博則二十四字,不 濫絲毫,約則浮沈遲數。總括綱紀,辭理燦然。浮為風 為虛,沈為濕為實,遲為寒為冷,數為熱為燥。風寒濕 熱屬於外,虛實冷燥屬於內。內外既分,三因須別,學 者宜詳觀覽,不可憚煩也。

《內因脈》

喜則傷心脈必虛,思傷脾結脈中居。因憂傷肺脈必 濇,怒氣傷肝脈便濡,恐則傷腎脈沈是緣;驚傷膽動 相須脈緊因悲傷胞絡,七情氣口內因之。

《外因脈》

緊則傷寒腎不移。虛因傷暑向胞推。濇緣傷燥須觀 肺。細緩傷濕要觀脾。浮則傷風肝部應。弱為傷火察 心知。六部各脈須當審。免使將寒作熱醫。

《不內外因脈》

「勞神役慮定傷心,虛濇之中仔細尋。勞役陰陽傷腎 部,忽然緊脈必相侵。房帷任意傷心絡,微濇之中宜 忖度。」「疲極筋力便傷肝,指下尋之脈弦弱。飲食饑飽 並傷脾,未可輕將一例推。饑則緩弦當別議,若然滑 實飽無疑。叫呼損氣因傷肺,燥弱脈中宜熟記。能通 不內外中因,生死吉凶都在是。」

《死絕脈》

雀啄連來三五啄,屋漏半日一點落。彈石硬來尋即 散,搭指散亂真解索。魚翔似有亦似無,蝦遊靜中跳 一躍。寄語醫家仔細看,六脈見一休下藥。

《動止脈》

「一動一止兩日死,兩動一止四日爾。三動一止六日 亡,四動一止八日事,五動一止只十日。十動一止一 年去,春草生時即死期。二十一動二年住,清明節後 始傾亡。三十動止三年次,立秋節後病則危。四十動 止四年次,小麥一熟是死期。五十一止五年試,草枯 水寒時死矣。」此為「《太素脈元》祕。」

《諸脈宜忌類》

傷寒熱病宜洪大,忌沈細。咳嗽宜浮濡,忌沈伏。腹脹 宜浮大,忌虛小。下痢宜微小,忌大浮洪。狂疾宜實大, 忌沈細。霍亂宜浮洪,忌微遲。消渴宜數大,忌虛小。水 氣宜浮大,忌沈細。鼻衄宜沈細,忌浮大。心腹痛宜沈 細,忌浮大。弦長頭痛宜浮滑,忌短濇。中風宜浮遲,忌 急實大數。喘急宜浮滑,忌濇脈。唾血宜沈弱,忌實大。 上氣浮腫,宜浮滑,忌微細。中惡宜緊細,忌浮大。金瘡, 宜微細,忌緊數。中毒,宜洪大,忌微細。婦人帶下,宜遲 滑,忌浮虛。吐血,宜沈小,忌實大。腸澼下膿血,宜浮小 沈遲,忌數疾。婦人已產,宜小實,忌虛浮。又宜沈細緩 滑微小,忌實大。弦急牢緊內傷,宜弦緊,忌小弱。風痹 痿弱,宜虛濡,忌緊疾急。溫病發熱甚,忌脈反小;下痢 身熱,脈忌數。腹中有積,脈忌虛弱;腹痛宜虛,小遲忌 堅,大疾病熱,忌脈靜,洩忌脈大。脫血而脈實,病在中, 脈虛,病在外,脈濇,皆所忌也。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

《診脈貴在用意》

脈法之難言也尚矣。經曰:「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 有紀,從陰陽始;始之有經,從五行生。」夫人生兩間,賴 二氣五行,錯而成形,脈亦因之。古今論脈者,原無一